一字型起升机构防漏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7-3  137



1.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升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字型起升机构防漏油装置。


背景技术:

2.起升装置是各种塔式起重机、港口起重行车等的重要作业装置。现有的塔式起重机起升装置都采用电机、连接器、制动器、减速机等依次串接在一起的结构形式,具体包括电机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带动卷筒组件转动,同时在卷筒组件内部设有输出轴,输出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减速机与轴承座。输出轴作为动力输出部件,负责机构电机的动力经过减速器输出给卷筒,是起升机构的重要部分。在现有的常规结构中,输出轴与减速器连接容易漏油,造成减速器缺油,从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字型起升机构防漏油装置,将减速机直接作为输出轴组件,省略现有的输出轴,有效减少漏油点。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一字型起升机构防漏油装置,包括机架、电机、减速器、卷筒和轴承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器连接,所述减速器与所述卷筒连接,所述轴承座连接在所述卷筒的一端,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器之间设有连接器,所述减速器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且带动箱体转动的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器连接;所述减速器的箱体与所述卷筒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卷筒的中心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减速器的箱体上设有与所述卷筒内侧壁连接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垂直于所述轴承组件。
6.又一示例性的,所述箱体为锥形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活动段和自由段,所述活动段的内径大于所述自由段的内径,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连接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段与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活动段以连接段的中心为轴心转动;所述自由段向所述轴承座方向延展。
7.又一示例性的,所述活动段设有第一支耳,所述卷筒内壁设有向内延伸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第一支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8.又一示例性的,所述连接段的端部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螺栓与连接器固定连接,相邻两个螺栓之间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插入至连接器和箱体的连接段。
9.又一示例性的,所述连接段的底部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10.又一示例性的,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在自由段,或自由段与活动段的连接处。
11.又一示例性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通过连接架与所述连接柱连接,所述连接架与所述轴承组件的轴平行。
12.又一示例性的,所述轴承座连接在所述卷筒端部的中心,且所述轴承座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机架上。
13.又一示例性的,所述轴承座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卷筒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14.本实用新型一字型起升机构防漏油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15.(1)本装置通过对减速器进行改进,将减速器的输出方向进行了改变,且减速器直接连接卷筒并带动转动,省去了原有技术中输出轴组件,从而减少了漏油点,解决了因漏油而造成的减速器损害问题。
16.(2)减少漏油点,节省了油耗,节约了成本。
17.(3)在现有设备基础上,减少了输出轴组件,即在一个机构中减少了零部件,生产制造难度降低,同时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1机架,2电机,3减速器,4卷筒,5轴承座,6连接器,
22.301箱体,302轴承组件,303连接段,304活动段,305自由段,306第一支耳,307支撑柱;
23.401第一支撑杆,402第二支撑杆,403连接柱,404连接架;
24.501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1
27.一字型起升机构防漏油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1、电机2、减速器3、卷筒4和轴承座5,电机2的输出端与减速器3连接,减速器3与卷筒 4连接,轴承座5连接在所述卷筒4的一端,电机2的输出端与减速器3之间设有连接器6,减速器3包括箱体301和设置在箱体301内、且带动箱体301转动的轴承组件302,轴承组件302与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器6连接;减速器3的箱体301与卷筒4的另一端连接,卷筒4的中心设有第一支撑杆401,减速器3的箱体301上设有与卷筒4内侧壁连接的第二支撑杆402,第一支撑杆 401和第二支撑杆402均垂直于轴承组件302。
28.又一示例性的,箱体301为锥形箱体301,箱体301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 303、活动段304和自由段305,活动段304的内径大于自由段的内径,连接段 303与连接器6固定连
接,活动段304与连接段303连接,活动段304以连接段 303的中心为轴心转动;自由段305向所述轴承座5方向延展。
29.具体的,活动段304设有第一支耳306,卷筒4内壁设有向内延伸的连接柱 403,连接柱403与第一支耳30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段303的端部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螺栓与连接器6固定连接,相邻两个螺栓之间设有支撑柱307,所述支撑柱307的两端分别插入至连接器6和箱体301的连接段303,连接段303 的底部与机架1固定连接。支撑柱307能够分担一部分压力,从而提高螺栓的使用寿命。而设置在连接段303的支撑柱307,与轴承座5向上的支撑一起,能够对整个减速器3和卷筒4提供支撑力。
30.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支撑杆402设置在自由段305与活动段304的连接处,也可以设置在自由段305。第二支撑杆402的一端通过连接架404与连接柱403 连接,连接架404与轴承组件302的轴平行。第二支撑杆402与连接架404的设定,能够使减速器3和卷筒4更加稳定,转动更加平稳,精准。
31.本实用新型中,轴承座5连接在卷筒4端部的中心,且轴承座5可拆卸连接在机架1上。具体的,轴承座5上设有连接板501,连接板501与卷筒4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轴承座5与连接段303的一起固定在机架1上,对整个装置起稳定左右。
32.本实用新型中,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器6与减速器3的连接段303连接,在电机2的驱动下减速器3进行转动,减速器3的活动段304也进行转动,由于卷筒4的一端固定在活动段304,因此动力传送带动卷筒4旋转进行作业。减速器3的输出方向从以前的自由段305改变为现在的活动段304,输出方向进行了改变,减速器3通过特定的结构达到对卷筒4的稳定支撑,省去了原有技术中输出轴组件,从而减少了漏油点,解决了因漏油而造成的减速器3损害问题,节省了油耗,节约了成本。另外在现有设备基础上,减少了输出轴组件,即在一个机构中减少了零部件,生产制造难度降低,同时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
33.本实用新型中,电机2的结构、减速器3的转轴组件、以及轴承座5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部件,通过其作用可对型号进行自由选择,因此其结构和原理在此不以赘述。
34.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