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软枕

专利查询2022-7-3  1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软枕。


背景技术:

2.对于昏迷的、偏瘫的患者,尤其是偏瘫患者,他们的头总是严重地偏向一侧,这样对于头部压疮的预防、颅内压的控制以及颈静脉的回流造成重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软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患者头总是严重地偏向一侧,这样对于头部压疮的预防、颅内压的控制以及颈静脉的回流造成很大影响。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软枕,包括:枕头、侧耳,所述枕头外侧为圆弧状且中心为圆形通孔,所述侧耳根据所述通孔左右对称,并且所述侧耳与所述枕头的上表面相连接。
5.优选的是,所述枕头内填充有生态珍珠棉。
6.优选的是,所述枕头外表面为水晶绒。
7.优选的是,所述枕头外圈直径为20cm-35cm,厚度为5cm-14cm,通孔直径为10cm-20cm。
8.优选的是,所述侧耳为椭圆形,所述侧耳最长直径为8cm-15cm,最短直径为4cm-10cm,厚度为4cm-10cm。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对于昏迷的、偏瘫的患者,尤其是偏瘫患者,他们的头总是严重地偏向一侧,这样对于头部压疮的预防、颅内压的控制以及颈静脉的回流造成重大的影响,该技术使患者的头部跟随身体处于正位,避免压迫一侧颈静脉,避免因头的姿势影响颅内压。
附图说明
10.图1为一种新型软枕的俯视图;
11.图2为一种新型软枕的主视图;
12.图3为一种新型软枕使用状态的主视图。
13.图中:1-枕头,2-侧耳,3-通孔,4-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15.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
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软枕,包括:枕头1、侧耳2,所述枕头1外侧为圆弧状且中心为圆形通孔3,所述通孔3使后脑处于悬空状态,进行预防,所述侧耳2根据所述通孔3左右对称,并且所述侧耳2与所述枕头1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侧耳2保持头部4的位置,使头部4跟随身体处于正位。
17.所述枕头1内填充有生态珍珠棉。
18.所述枕头1外表面为水晶绒。
19.所述枕头1外圈直径为20cm-35cm,厚度为5cm-14cm,通孔3直径为10cm-20cm。
20.所述侧耳2为椭圆形,所述侧耳2最长直径为8cm-15cm,最短直径为4cm-10cm,厚度为4cm-10cm。
21.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软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侧耳,所述枕头外侧为圆弧状且中心为圆形通孔,所述侧耳根据所述通孔左右对称,并且所述侧耳与所述枕头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枕头外圈直径为20cm-35cm,厚度为5cm-14cm,通孔直径为10cm-20cm;所述侧耳为椭圆形,所述侧耳最长直径为8cm-15cm,最短直径为4cm-10cm,厚度为4cm-10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软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内填充有生态珍珠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软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外表面为水晶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软枕,包括:枕头、侧耳,所述枕头外侧为圆弧状且中心为圆形通孔,所述侧耳根据所述通孔左右对称,并且所述侧耳与所述枕头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枕头内填充有生态珍珠棉;所述枕头外表面为水晶绒;所述枕头外圈直径为20cm-35cm,厚度为5cm-14cm,通孔直径为10cm-20cm;所述侧耳为椭圆形,所述侧耳最长直径为8cm-15cm,最短直径为4cm-10cm,厚度为4cm-10cm;本实用新型使患者的头部跟随身体处于正位,避免压迫一侧颈静脉,避免因头的姿势影响颅内压,简单实用,经济实惠。经济实惠。经济实惠。


技术研发人员:苏欢 吴志萍 任江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2.01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