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清洗的自动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清洗的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印刷电路板又称pcb线路板,主要用于实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在印刷电路板的印刷制造过程中,印刷电路板上残留的灰尘、残渣等会影响印刷电路板的质量,因此印刷电路板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印刷电路板进行清洗,防止影响后续工序。
3.印刷电路板在清洗时,传统的方法是由人工将其一张张依次放置到清洗机上,人工成本投入高且生产效率低;而随着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目前越来越多的生产商采用机械手来抓取印刷电路板实现印刷电路板的上料,但是由于印刷电路板为平板结构,直接采用机械手抓取,力度难以掌控,容易造成印刷电路板损坏或者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清洗的自动上料装置,可实现印刷电路板的自动上料,提高效率并减少人工成本,同时上料稳定快捷,可避免对印刷点乱造成损坏。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的方案是:一种印刷电路板清洗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运输机构、及设于运输机构进料端的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设于运输机构进料端下方的上料轨道、滑动安装于上料轨道上的吸附组件、及设于上料轨道与运输机构之间的翻转组件,所述吸附组件与翻转组件均设于上料轨道靠近运输机构一端,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翻转轴、及固定安装于翻转轴上的翻转块,所述翻转块朝远离运输机构的方向延伸,翻转块远离运输机构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装载电路板的翻转架;
6.所述吸附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上料轨道上的吸附板、及若干插接在吸附板上的负压吸嘴,所述负压吸嘴吸附电路板移动到翻转架上。
7.进一步的,所述上料轨道还滑动安装有用于承载电路板的承载板,所述上料轨道两侧的机架侧壁上设有传送带,所述承载板两端固定安装在传送带端面上。
8.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向远离运输机构的方向倾斜。
9.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控制翻转轴翻转的翻转电机、及用于推动吸附组件移动的吸附气缸,所述翻转电机固定安装于机架一侧,翻转电机输出轴与翻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吸附气缸固定安装于机架内,吸附气缸活塞杆与吸附板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内安装有用于产生负压的负压机,各所述负压吸嘴均与负压机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架截面为j形结构,翻转架底部设有承接电路板的沟槽。
12.进一步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若干等距平行设置的运输辊,所述运输辊包括辊轴
及装套于辊轴上的转筒,所述运输辊靠近上料轨道一侧的运输辊上开设有与翻转架位置对应的缺口,所述翻转架呈水平状态时,翻转架嵌合在缺口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进料端上设置上料机构,使印刷电路板经上料轨道运输至上料机构前方时,吸附气缸推动负压吸嘴与电路板接触,随后拉动电路板至翻转架上,随后翻转架翻转,使电路板跟随翻转至运输轨道上,实现电路板的自动上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上料效率。
1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17.图3为本实施例的剖视图。
18.图中:1、机架;2、运输机构;21、运输辊;211、辊轴;212、转筒;3、上料机构;31、上料轨道;32、吸附组件;321、吸附板;322、负压吸嘴;33、翻转组件;331、翻转轴;332、翻转块;333、翻转架;334、沟槽;34、承载板;35、驱动组件;351、翻转电机;352、吸附气缸;4、传送带;5、负压机。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能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1.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结合图1至图3,一种印刷电路板清洗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运输机构2、及设于运输机构2进料端的上料机构3,本实施例通过在机架1内安装上料机构3,使电路板可自动上料至运输机构2中,实现上料的功能,可降低人工成本并提高上料效率;其中,本实施例的上料机构3包括设于运输机构2进料端下方的上料轨道31、滑动安装于上料轨道31上的吸附组件32、及设于上料轨道31与运输机构2之间的翻转组件33,本实施例通过将若干电路板整齐排放在上料轨道31上,通过吸附组件32将位于最前端的电路板吸附至翻转组件33中,并由翻转组件33将电路板翻转至运输机构2中,实现本实施例自动上料的功能;本实施例的吸附组件32与翻转组件33均设于上料轨道31靠近运输机构2一端,其中翻
转组件33包括翻转轴331、及固定安装于翻转轴331上的翻转块332,使翻转轴331转动时,可带动翻转块332转动,进而实现对电路板的翻转上料;本实施例的翻转块332朝远离运输机构2的方向延伸,翻转块332远离运输机构2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装载电路板的翻转架333,翻转时,吸附组件32将电路板吸附至翻转架333上,随后翻转轴331转动带动翻转块332转动,翻转块332进而带动翻转架333转动,使电路板被翻转至运输机构2上,完成电路板的自动上料。
23.本实施例的吸附组件32包括滑动安装在上料轨道31上的吸附板321、及若干插接在吸附板321上的负压吸嘴322,负压吸嘴322吸附电路板移动到翻转架333上,本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经上料轨道31运输至上料机构3前方时,吸附气缸352推动负压吸嘴322与电路板接触,随后拉动电路板至翻转架333上,随后翻转架333翻转,使电路板跟随翻转至运输轨道上,实现电路板的自动上料,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上料效率。
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上料轨道31还滑动安装有用于承载电路板的承载板34,若干电路板通过承载板34竖直放置在上料轨道31上,便于后续完成自动上料,本实施例的上料轨道31两侧的机架1侧壁上设有传送带4,承载板34两端固定安装在传送带4端面上,使位于最前端的电路板被吸附完成上料后,承载板34可在传送带4的作用下向靠近上料机构3的方向移动,进而使下一块电路板能被成功吸附翻转上料。
25.本实施的承载板34向远离运输机构2的方向倾斜,使电路板与竖直平面存在一定角度,便于吸附机构将电路板吸附至翻转架333中上料,提高上料成功率及上料效率。
26.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上料机构3包括驱动组件35,其中,驱动组件35包括用于控制翻转轴331翻转的翻转电机351、及用于推动吸附组件32移动的吸附气缸352,翻转电机351固定安装于机架1一侧,翻转电机351输出轴与翻转轴331固定连接,实现翻转轴331的转动,进而带动翻转架333转动实现电路板的上料;而吸附气缸352固定安装于机架1内,吸附气缸352活塞杆与吸附板321固定连接,使本实施例的吸附机构对上料轨道31最前端的电路板进行吸附时,吸附气缸352活塞杆可推动吸附板321向靠近电路板的方向移动,使负压吸嘴322贴合在电路板表面,进而实现对电路板的吸附。
27.本实施例的机架1内还安装有用于产生负压的负压机5,各负压吸嘴322均与负压机5连接,实现本实施例对电路板的吸附功能。
2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翻转架333截面为j形结构,翻转架333底部设有承接电路板的沟槽334,使电路板被吸附机构吸附至翻转架333上时,电路板的底端可嵌合在沟槽334内,进而使电路板在翻转时可保持固定,防止电路板在翻转上料过程中掉落。
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运输机构2包括若干等距平行设置的运输辊21,其中运输辊21包括辊轴211及装套于辊轴211上的转筒212,本实施例通过在运输辊21靠近上料轨道31一侧的运输辊21上开设有与翻转架333位置对应的缺口,是翻转架333翻转后呈水平状态时,翻转架333嵌合在缺口内,避免干扰运输辊21的转动,翻转架333翻转后,电路板表面与运输辊21接触,带动其从沟槽334内脱出,待电路板完全离开翻转架333后,翻转架333再翻转回竖直状态,进行下一块电路板的上料,降低了人工上料的成本,并提高了上料效率。
3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和修
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