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料生产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7-2  143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胶料生产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胶料生产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料,其使用领域及使用量均极大,而橡胶因其能够多次重复使用等性能,也使得它的回收利用极为普遍,而回收来的橡胶则需要进行重新熔炼并挤出,制得胶料。刚制得的胶料需要冷却再进行后续处理。
3.目前,一般采用冷水进行冷却,一次冷却的胶料量较小,若冷却的胶料量较多时冷却效率又较低,且耗费水量较多,且其后续又需要干燥,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料生产用冷却装置,其可以高效的冷却较多量的胶料,工作效率较高。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胶料生产用冷却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冷却箱、第二冷却箱和底座,所述第一冷却箱内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第二冷却箱内设置有翻搅件,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冷却风机,所述冷却风机向第一冷却箱和第二冷却箱内输送冷风。
7.进一步地,所述冷却通道的竖截面是s型结构,所述冷却通道顶端开有进料口且穿设于第一冷却箱顶壁,所述冷却通道底端开有出料口且与第二冷却箱相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却箱外侧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与第一冷却箱之间形成冷却腔体,所述冷却腔体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通过第一输气管与冷却风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冷却腔体与冷却通道之间连通连接有多个通气管。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却箱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第一冷却箱内部与冷却腔体通过通气孔相连通;所述冷却通道壁上开设有多个冷却孔。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冷却箱为圆筒状,所述第二冷却箱横向设置,且径向长度大于第一冷却箱的长度。
11.进一步地,所述翻搅件包括电机和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与电机输出端连接并伸入第二冷却箱内,所述转轴沿第二冷却箱径向方向分布,所述转轴上固定有多个翻搅叶片。
12.进一步地,所述翻搅叶片是与第二冷却箱侧壁相贴合的弧形结构。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冷却箱底壁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冷却箱顶壁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每个所述第二进气口均通过第二输气管与冷却风机输出端相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冷却箱底壁设置有排料口。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冷却箱内设置冷却通道,第二冷却箱内设置翻搅件,还设置有冷却风机,冷却风机向第一冷却箱和第二冷却箱内输送冷风,胶料通过冷却通道时一直被冷却,再进入第二冷却箱内一边被翻搅件翻搅一边冷却,从而相配合高效的对胶料进
行冷却,可以连续冷却较多量的胶料,工作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胶料生产用冷却装置的剖面图。
19.图标:1-第一冷却箱,11-夹层,12-冷却腔体,121-第一进气口,122-第一出气口,13-通气孔,2-第二冷却箱,201-第二进气口,202-第二出气口,203-排料口,3-底座,4-冷却通道,401-进料口,402-出料口,403-通气管,404-冷却孔,5-翻搅件,501-电机,502-转轴,503-翻搅叶片,6-冷却风机,601-第一输气管,602-第二输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1.实施例
22.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胶料生产用冷却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冷却箱1、第二冷却箱2和底座3,所述第一冷却箱1内设置有冷却通道4,所述第二冷却箱2内设置有翻搅件5,所述底座3上还设置有冷却风机6,所述冷却风机6向第一冷却箱1和第二冷却箱2内输送冷风。
23.胶料通过冷却通道4时一直被冷却,再进入第二冷却箱2内一边被翻搅件5翻搅一边冷却,从而相配合高效的对胶料进行冷却,可以连续冷却较多量的胶料,工作效率较高。
24.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通道4的竖截面是s型结构,所述冷却通道4顶端开有进料口401且穿设于第一冷却箱1顶壁,所述冷却通道4底端开有出料口402且与第二冷却箱2相连通;s型结构以延长胶料的通过路径,从而使胶料接触冷气的时间更长,从而提高冷却效率;且冷却通道4使胶料均匀的铺设于冷却通道4内,避免胶料堆积为一堆,增大胶料暴露在冷气中的面积,以提高冷却效率。
2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箱1外侧设置有夹层11,所述夹层11与第一冷却箱1之间形成冷却腔体12,所述冷却腔体12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121和第一出气口122,所述第一进气口121通过第一输气管601与冷却风机6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冷却腔体12与冷却通道4之间连通连接有多个通气管403;冷气通过通气管403直接吹入冷却通道4内对冷却通道4内的胶料进行冷却。
2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箱1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13,第一冷却箱1内部与冷却腔体12通过通气孔13相连通;所述冷却通道4壁上开设有多个冷却孔404;冷气从通气孔13进入第一冷却箱1内,使第一冷却箱1内均充满冷气,使冷却通道4整个都处在冷气环境中,同时冷气也可以通过冷却孔404进入冷却通道4内,从而高效的对冷却通道4内的胶料进
行冷却。
2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箱2为圆筒状,所述第二冷却箱2横向设置,且径向长度大于第一冷却箱1的长度;增大空间,以增大胶料暴露在冷气中的面积,以提高冷却效率。
28.本实施例中,所述翻搅件5包括电机501和转轴502,所述转轴502一端与电机501输出端连接并伸入第二冷却箱2内,所述转轴502沿第二冷却箱2径向方向分布,所述转轴502上固定有多个翻搅叶片503;所述翻搅叶片503是与第二冷却箱2侧壁相贴合的弧形结构;电机501带动转轴502和翻搅叶片503转动,翻搅叶片503对第二冷却箱2内的物料进行翻搅,避免胶料堆积在一起无法散热。
2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箱2底壁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二进气口201,所述第二冷却箱2顶壁设置有第二出气口202,每个所述第二进气口201均通过第二输气管602与冷却风机6输出端相连接;冷气通过第二输气管602从第二进气口201进入第二冷却箱2内对第二冷却箱2内的胶料进行冷却。
3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箱2底壁设置有排料口203;冷却好后的胶料从排料口203排出。
3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