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器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线杆运杆车。
背景技术:
2.电线杆运杆车是一种在电力施工过程中用于运送混凝土电线杆的工具车辆,现有最为常用的电线杆运杆车为“炮车”式结构,能够进行盛放和运输功能,但是这种运杆车需要人力进行装卸和推运,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造成滑落、碰撞、压伤事故,非常不安全,并且适用电线杆规格范围小,只适用于较轻型人可以搬得起的电线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杆运杆车,这种运杆车能够从电线杆端部起重抬起电线杆并固定,在电线杆两端都架设这种运杆车,使架起的电线杆能够托运,以解决现有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电线杆运杆车,包括:两个车轮、悬空台、液压千斤顶、升降壳体、若干导柱、支撑螺栓和侧边顶压螺杆,所述悬空台的两边铰接车轮,所述支撑螺栓上下穿过悬空台并与悬空台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导柱和液压千斤顶设置在悬空台上,所述液压千斤顶的顶部撑杆连接升降壳体并能够推动升降壳体沿导柱上下升降滑动,所述升降壳体包括:延伸连接体和放置槽体,所述放置槽体在远离液压千斤顶的端面设置第一开口,放置槽体内用以放入电线杆的端部,所述放置槽体的侧面设置有能够伸缩的侧边顶压螺杆,用以从侧面抵紧放入的电线杆。
6.进一步的,所述侧边顶压螺杆与放置槽体的侧面壁体采用螺纹连接,所述侧边顶压螺杆的外端部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侧边顶压螺杆的内端部设置抵靠板。
7.进一步的,所述侧边顶压螺杆的抵靠板与放置槽体的侧面壁之间设置有预紧弹簧。
8.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体在远离侧边顶压螺杆的另一侧壁体内设置有斜靠台,所述斜靠台设置在放置槽体的侧壁内侧的中上部。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螺栓设置有2个,所述支撑螺栓设置在液压千斤顶靠近升降壳体方向的两侧旁,所述支撑螺栓顶端设有螺栓把手,底端设置有脚垫
10.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体的顶面设置第二开口。
11.进一步的,所述导柱至少设置有4根。
12.进一步的,所述液压千斤顶在远离升降壳体的一边上设置摇把。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4.本电线杆运杆车能够套在电线杆的端部,设置液压千斤顶将平躺在地上的电线杆起重抬离地面,在电线杆两端都套上本运杆车并固定,使架起的电线杆方便进行托运,固定结构稳定,避免了现有运杆车容易造成滑落、碰撞、压伤等事故问题。架起过程人工操作方
便省力,能够起运多种规格的电线杆和较重的电线杆,且安全可靠,也便于进行吊装。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7.图3为放置槽体左视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18.图4为电线杆被抬起后的状态图。
19.图标:1-车轮,2-悬空台,3-液压千斤顶,4-升降壳体,5-导柱,6-支撑螺栓,7-侧边顶压螺杆,8-电线杆,9-转动把手,10-抵靠板,11-预紧弹簧,12-斜靠台,13-摇把,401-延伸连接体,402-放置槽体,403-第一开口,404-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电线杆运杆车,包括:两个车轮1、悬空台2、液压千斤顶3、升降壳体4、支撑螺栓6、若干导柱5和侧边顶压螺杆7,悬空台2具体呈u字形,悬空台2的两边铰接车轮1,悬空台2悬空于地面,使平台上的构件有前后转动空间,导柱5和液压千斤顶3设置在悬空台2上,支撑螺栓6上下穿过悬空台2并与悬空台2采用螺纹连接,支撑螺栓6设置有2个,为了达到力学支撑效果,使悬空台2在液压千斤顶3顶起升降壳体4时不发生转动,支撑螺栓6设置在液压千斤顶3靠近升降壳体4方向的两侧旁,支撑螺栓6顶端设有螺栓把手,底端设置有脚垫,支撑螺栓6在起重电线杆8端部时支撑地面,在运杆车行动时向上旋转收起悬空如图4。为了稳定导柱5至少设置有4根,液压千斤顶3的顶部撑杆连接升降壳体4并能够推动升降壳体4沿导柱5上下升降滑动,如图2,升降壳体4包括:延伸连接体401和放置槽体402,延伸连接体401是连接导柱5和液压千斤顶3上的平板,放置槽体402在远离液压千斤顶3的端面设置第一开口403,类似于侧边开口的壳体,放置槽体402内从第一开口403处放入电线杆8的端部。本运杆车需要两个运杆车同时运作,电线杆8两端各设置一个,这样做一方面便于端部运杆车挂置使其能进行托运,另一方面电线杆8中间位置空置便于中间重心位置挂缆绳吊车起吊,放置槽体402的顶面也设置为开口,为第二开口404,使得装入的电线杆8能够直接朝上被吊车吊走。放置槽体402的侧面设置有能够伸缩的侧边顶压螺杆7,用以从侧面抵紧放入的电线杆8,避免运输过程中滑落。液压千斤顶3在远离升降壳体4的一边上设置摇把13,外侧设置液压摇把13,便于操作起重。
22.参照图3,侧边顶压螺杆7的伸缩顶压方式优选的采用简单便于操作的螺纹转动,侧边顶压螺杆7与放置槽体402的侧面壁体采用螺纹连接,侧边顶压螺杆7的外端部设置有转动把手9,侧边顶压螺杆7的内端部设置抵靠板10。侧边顶压螺杆7的抵靠板10与放置槽体402的侧面壁之间设置有预紧弹簧11,提供预紧自锁,在转动抵靠完成后再额外提供轴向力使螺纹自锁。由于上方有第二开口404,为了使放入并抵紧的的电线杆8在运输过程中不会从上方抖出滑落,放置槽体402在远离侧边顶压螺杆7的另一侧壁体内设置有斜靠台12,斜
靠台12设置在放置槽体402的侧壁内侧的中上部,限制电线杆8从上方滑出。
2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图1,在放入电线杆8时放置槽体402位于最低点接触地面,支撑螺栓6下放支撑地面,电线杆8原本放置在地面上,还是需要人工使用工具将电线杆8端部翘起一点角度,使得放置槽体402的下底面能够插入到电线杆8端部的下面即可,电线杆8端部放入到放置槽体402后,操作摇把13使液压千斤顶3逐渐向上顶升放置槽体402,如图4,将电线杆8顶端部升翘起抬离地面,同样的动作再顶升电线杆8的另一端,也可以同时两端顶升电线杆8,当电线杆8两端都被抬起后,侧边顶压螺杆7从侧面旋进夹紧电线杆8,最后支撑螺栓6朝上收回,便能稳定运输电线杆8。
2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线杆运杆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车轮(1)、悬空台(2)、液压千斤顶(3)、升降壳体(4)、若干导柱(5)、支撑螺栓(6)和侧边顶压螺杆(7),所述悬空台(2)的两边铰接车轮(1),所述支撑螺栓(6)上下穿过悬空台(2)并与悬空台(2)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导柱(5)和液压千斤顶(3)设置在悬空台(2)上,所述液压千斤顶(3)的顶部撑杆连接升降壳体(4)并能够推动升降壳体(4)沿导柱(5)上下升降滑动,所述升降壳体(4)包括:延伸连接体(401)和放置槽体(402),所述放置槽体(402)在远离液压千斤顶(3)的端面设置第一开口(403),放置槽体(402)内用以放入电线杆(8)的端部,所述放置槽体(402)的侧面设置有能够伸缩的侧边顶压螺杆(7),用以从侧面抵紧放入的电线杆(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杆运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顶压螺杆(7)与放置槽体(402)的侧面壁体采用螺纹连接,所述侧边顶压螺杆(7)的外端部设置有转动把手(9),所述侧边顶压螺杆(7)的内端部设置抵靠板(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杆运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顶压螺杆(7)的抵靠板(10)与放置槽体(402)的侧面壁之间设置有预紧弹簧(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杆运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体(402)在远离侧边顶压螺杆(7)的另一侧壁体内设置有斜靠台(12),所述斜靠台(12)设置在放置槽体(402)的侧壁内侧的中上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杆运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螺栓(6)设置有2个,所述支撑螺栓(6)设置在液压千斤顶(3)靠近升降壳体(4)方向的两侧旁,所述支撑螺栓(6)的顶端设有螺栓把手,底端设置有脚垫。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杆运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体(402)的顶面设置第二开口(40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杆运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5)至少设置有4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杆运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千斤顶(3)在远离升降壳体(4)的一边上设置摇把(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线杆运杆车,属于电力器材技术领域,包括:两个车轮、悬空台、液压千斤顶、升降壳体、若干导柱、支撑螺栓和侧边顶压螺杆,悬空台的两边铰接车轮,所述导柱和液压千斤顶设置在悬空台上,液压千斤顶的顶部撑杆连接升降壳体并能够推动升降壳体沿导柱上下升降滑动,所述升降壳体包括:延伸连接体和放置槽体,所述放置槽体在远离液压千斤顶的端面设置第一开口。本电线杆运杆车能够套在电线杆的端部,设置液压千斤顶将平躺在地上的电线杆起重抬离地面,在电线杆两端都套上本运杆车并固定,使架起的电线杆方便进行托运,固定结构稳定,避免了现有运杆车容易造成滑落、碰撞、压伤等事故问题。压伤等事故问题。压伤等事故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余忠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自贡市益州电力线路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2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