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器件加工用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2  16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器件加工用驱动机构,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光通信是指通过光纤网络传输通信数据信息的通信方式,包括从器件到系统制造等多个环节。光通信因其频带宽、容量大、中继距离长、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强等特点得到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光通信已成为各国电信业务传输的主要手段。
3.目前,光器件加工用驱动机构使用的是驱动器带动驱动轴推动机械结构往复运动完成耦合,由于光通信模块耦合需要微米级以上的精度,丝杠间的间隙及驱动器的精度都会使记录的位置与实际停留的位置产生偏差,这种现象是迟滞现象的表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器件加工用驱动机构,该光器件加工用驱动机构既可以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又可以提高竖直方向上的位置精度,进一步提高产品加工的合格率。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器件加工用驱动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板、可活动地安装于支撑板的一侧表面上的z轴活动座和安装于z轴活动座侧端面上的驱动块,所述支撑板上位于所述驱动块正下方可转动地安装有一转动轴,一转动片的下部套装于所述转动轴上并可随转动轴旋转,所述转动片的上部铰接连接有一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与转动片连接、上端与间隔设置于驱动块正下方的活动座铰接连接,一竖直设置的销轴的上端与驱动块固定连接,所述销轴的下端与活动座活动连接使得活动座与销轴可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运动,一弹性件设置于驱动块与活动座之间并套装于所述销轴上,当弹性件处于未压缩状态时,所述连杆与转动片的连接处位于活动座、转动轴的一侧。
6.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7.1. 上述方案中,所述z轴活动座的侧端面上具有一向外的第一凸起部,所述驱动块上具有一与第一凸起部配合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的上端面与第一凸起部的下端面接触。
8.2. 上述方案中,当弹性件处于未压缩状态时,所述连杆与转动片的连接处位于活动座、转动轴远离z轴活动座的一侧。
9.3. 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杆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杆部、第二连杆部,所述第一连杆部上端与活动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杆部远离第一连杆部的一端与转动片连接。
10.4.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杆部、第二连杆部的连接处与连杆、转动片的连接处位于活动座、转动轴的同一侧。
11.5. 上述方案中,所述销轴的上端与驱动块上对应地开有销孔,一销钉穿过驱动块、销轴各自的销孔,将销轴的上端与驱动块相对固定连接。
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3.本实用新型光器件加工用驱动机构,其所述支撑板上位于所述驱动块正下方可转动地安装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片的上部铰接连接有一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与转动片连接、上端与间隔设置于驱动块正下方的活动座铰接连接,销轴的下端与活动座活动连接使得活动座与销轴可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运动,一弹性件设置于驱动块与活动座之间并套装于所述销轴上,当弹性件处于未压缩状态时,所述连杆与转动片的连接处位于活动座、转动轴的一侧,既可以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加工的成品率,又可以提高待贴合的透镜与pcb板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精度,还可以避免z轴活动座略微回落带来的距离偏差,进一步提高产品加工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14.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耦合装置的pcb板外壳正面结构示意图;
15.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耦合装置的pcb板外壳背面结构示意图;
16.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器件加工用驱动机构附图1的a处放大图;
17.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器件加工用驱动机构局部拆解结构示意图。
18.以上附图中:1、z轴活动座;101、第一凸起部;2、支撑板;3、驱动块;301、第二凸起部;4、转动轴;5、转动片;6、连杆;601、第一连杆部;602、第二连杆部;7、活动座;8、销轴;9、弹性件;10、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的具体含义。
20.实施例1:一种光器件加工用驱动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板2、可活动地安装于支撑板2的一侧表面上的z轴活动座1和安装于z轴活动座1侧端面上的驱动块3,所述支撑板2上位于所述驱动块3正下方可转动地安装有一转动轴4,一转动片5的下部套装于所述转动轴4上并可随转动轴4旋转,所述转动片5的上部铰接连接有一连杆6,所述连杆6的下端与转动片5连接、上端与间隔设置于驱动块3正下方的活动座7铰接连接,一竖直设置的销轴8的上端与驱动块3固定连接,所述销轴8的下端与活动座7活动连接使得活动座7与销轴8可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运动,一弹性件9设置于驱动块3与活动座7之间并套装于所述销轴8上,当弹性件9处于未压缩状态时,所述连杆6与转动片5的连接处位于活动座7、转动轴4的一侧。
21.当弹性件9处于未压缩状态时,上述连杆6与转动片5的连接处位于活动座7、转动轴4远离z轴活动座1的一侧。
22.上述连杆6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杆部601、第二连杆部602,上述第一连杆部601
上端与活动座7连接,上述第二连杆部602远离第一连杆部601的一端与转动片5连接。
23.上述销轴8的上端与驱动块3上对应地开有销孔10,一销钉穿过驱动块3、销轴8各自的销孔10,将销轴8的上端与驱动块3相对固定连接。
24.实施例2:一种光器件加工用驱动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板2、可活动地安装于支撑板2的一侧表面上的z轴活动座1和安装于z轴活动座1侧端面上的驱动块3,所述支撑板2上位于所述驱动块3正下方可转动地安装有一转动轴4,一转动片5的下部套装于所述转动轴4上并可随转动轴4旋转,所述转动片5的上部铰接连接有一连杆6,所述连杆6的下端与转动片5连接、上端与间隔设置于驱动块3正下方的活动座7铰接连接,一竖直设置的销轴8的上端与驱动块3固定连接,所述销轴8的下端与活动座7活动连接使得活动座7与销轴8可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运动,一弹性件9设置于驱动块3与活动座7之间并套装于所述销轴8上,当弹性件9处于未压缩状态时,所述连杆6与转动片5的连接处位于活动座7、转动轴4的一侧。
25.上述z轴活动座1的侧端面上具有一向外的第一凸起部101,上述驱动块3上具有一与第一凸起部101配合的第二凸起部301,上述第二凸起部301的上端面与第一凸起部101的下端面接触。
26.上述第一连杆部601、第二连杆部602的连接处与连杆6、转动片5的连接处位于活动座7、转动轴4的同一侧。
27.上述销轴8的上端与驱动块3上对应地开有销孔10,一销钉穿过驱动块3、销轴8各自的销孔10,将销轴8的上端与驱动块3相对固定连接。
28.上述销轴8的下端开有一沿竖直方向的条形孔12,所述活动座7上开有与条形孔12对应的销孔10,一销钉穿过活动座7上的销孔10和销轴8上的条形孔12,将销轴8的下端与活动座7活动连接。
29.使用时,其通过转动轴4一端的手柄驱动转动轴4旋转从而带动转动片5绕转动轴4旋转,继而转动片5带动连杆6以转动杆与活动座7的连接处为支点旋转,使得连杆6与转动片5的连接处不断靠近活动座7与转动轴4之间的竖直连线,在此过程中活动座7内的销轴8首先向上移动并推动驱动块3和z轴活动座1上移直至z轴活动座1上升到合适位置被止位;转动轴4继续旋转,此时销轴8保持静止,活动座7上移并挤压弹性件9,直至连杆6与转动片5的连接处越过活动座7与转动轴4之间的竖直连线。
30.采用上述光器件加工用驱动机构时,其支撑板上位于所述驱动块正下方可转动地安装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片的上部铰接连接有一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与转动片连接、上端与间隔设置于驱动块正下方的活动座铰接连接,销轴的下端与活动座活动连接使得活动座与销轴可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运动,一弹性件设置于驱动块与活动座之间并套装于所述销轴上,当弹性件处于未压缩状态时,所述连杆与转动片的连接处位于活动座、转动轴的一侧,既可以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加工的成品率,又可以提高待贴合的透镜与pcb板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精度,还可以避免z轴活动座略微回落带来的距离偏差,进一步提高产品加工的合格率。
31.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