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回灌井井泵电缆紧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28  142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回灌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热回灌井井泵电缆紧固结构。


背景技术:

2.回灌井,指注入并处置具有腐蚀性或有害液体的井。一般多使用废弃的老油井处理含油盐水或原污水。缺点是会使地下水污染,还会促使地下土层滑移。井口装置是地热井开采和回灌必备的设备,整套设备的选型需考虑其耐腐蚀性、抗压和力学强度,井口装置的密封、管底沉砂、管道中含有的氧化物等问题,阻止着砂岩回灌试验的步伐,因此解决以上问题至关重要。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井口装置在回灌过程中,需对整个井口装置进行密封,原先的做法是在电缆上绑缠自粘胶带,然后采用螺丝紧固的方式对电缆孔隙进行密封,这种方式不仅会影响电缆使用寿命,而且可能会将电缆拧断。
4.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热回灌井井泵电缆紧固结构,通过将多个电缆本体分别贯穿设置在多个带孔隙的螺母以及转动插管内,电机正转带动多个带孔隙的螺母分别螺纹连接在多个固定插管内从而实现将多个电缆本体固定,固定效果较好,同时密封效果较好,电缆孔隙密封使用软橡胶套与带孔隙的螺母进行紧固,既保护井泵电缆不受损,又能起到地热尾水在回灌过程中完全与空气隔离,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热回灌井井泵电缆紧固结构,包括井口管,所述井口管外周面底部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顶部贯穿连接有多个固定插管,多个所述固定插管内均安插有电缆本体,多个所述电缆本体外周面均通过胶水粘接有软橡胶套,所述井口管外周面顶部活动套设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插管,多个所述转动插管底部均连接有带孔隙的螺母,多个所述带孔隙的螺母外周面顶部均连接有第一外齿圈,所述活动环与固定环之间设置有第二外齿圈,所述第二外齿圈内周面连接有内齿圈,多个所述第一外齿圈均与内齿圈相啮合,所述活动环一侧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周面底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第二外齿圈相啮合。
7.优选的,所述固定环与活动环之间设置有环形腔,所述第二外齿圈以及内齿圈均设置在环形腔内侧。
8.优选的,所述环形腔与活动环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件,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的夹角均为60度。
9.优选的,多个所述固定插管外周面均开设有外螺纹,多个所述固定插管外周面的外螺纹与带孔隙的螺母内壁的内螺纹均相匹配设置。
10.优选的,所述井口管外周面两端均连接有限位条,所述活动环内周面两端均开设有限位口,两个所述限位条分别安插在两个限位口内。
11.优选的,所述井口管顶部连接有限位圈。
12.优选的,所述环形腔靠近电机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齿轮设置在弧形槽内。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将多个电缆本体分别贯穿设置在多个带孔隙的螺母以及转动插管内,电机正转带动多个带孔隙的螺母分别螺纹连接在多个固定插管内从而实现将多个电缆本体固定,固定效果较好,同时密封效果较好,电缆孔隙密封使用软橡胶套与带孔隙的螺母进行紧固,既保护井泵电缆不受损,又能起到地热尾水在回灌过程中完全与空气隔离。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井口管、第一外齿圈以及环形腔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环形腔与第一外齿圈以及内齿圈的分离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动环、转动插管以及齿轮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环、固定插管以及电缆本体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井口管;2、固定环;3、固定插管;4、电缆本体;5、软橡胶套;6、活动环;7、转动插管;8、带孔隙的螺母;9、第一外齿圈;10、第二外齿圈;11、内齿圈;12、固定板;13、电机;14、转轴;15、齿轮;16、环形腔;17、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3.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24.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地热回灌井井泵电缆紧固结构,包括井口管1,所述井口管1外周面底部连接有固定环2,所述固定环2顶部贯穿连接有多个固定插管3,多个所述固定插管3内均安插有电缆本体4,多个所述电缆本体4外周面均通过胶水粘接有软橡胶套5,所述井口管1外周面顶部活动套设有活动环6,所述活动环6底部通过轴承转
动连接有多个转动插管7,多个所述转动插管7底部均连接有带孔隙的螺母8,多个所述带孔隙的螺母8外周面顶部均连接有第一外齿圈9,所述活动环6与固定环2之间设置有第二外齿圈10,所述第二外齿圈10内周面连接有内齿圈11,多个所述第一外齿圈9均与内齿圈11相啮合,所述活动环6一侧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外周面底部连接有齿轮15,所述齿轮15与第二外齿圈10相啮合。
26.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环2与活动环6之间设置有环形腔16,所述第二外齿圈10以及内齿圈11均设置在环形腔16内侧。
27.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腔16与活动环6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件17,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件17之间的夹角均为60度,通过多个连接件17实现将环形腔16与活动环6相连接。
28.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固定插管3外周面均开设有外螺纹,多个所述固定插管3外周面的外螺纹与带孔隙的螺母8内壁的内螺纹均相匹配设置,便于螺纹连接。
29.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井口管1外周面两端均连接有限位条,所述活动环6内周面两端均开设有限位口,两个所述限位条分别安插在两个限位口内,实现对活动环6限位,避免活动环6发生转动。
30.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井口管1顶部连接有限位圈,实现对活动环6限位,避免活动环6移出。
31.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腔16靠近电机13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齿轮15设置在弧形槽内,使得齿轮15能够与第二外齿圈10相啮合。
32.实施方式具体为:实际使用时,将电机13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接通,随后将多个电缆本体4分别贯穿设置在多个带孔隙的螺母8以及转动插管7内,随后接通电机13正转带动转轴14以及齿轮15转动,齿轮15从而带动第二外齿圈10、内齿圈11、多个第一外齿圈9以及多个带孔隙的螺母8同时转动,由于多个固定插管3外周面的外螺纹与带孔隙的螺母8内壁的内螺纹均相匹配设置,多个带孔隙的螺母8分别螺纹连接在多个固定插管3内从而实现将多个电缆本体4固定,固定效果较好,同时密封效果较好,电缆孔隙密封使用软橡胶套5与带孔隙的螺母8进行紧固,既保护井泵电缆不受损,又能起到地热尾水在回灌过程中完全与空气隔离,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井口装置在回灌过程中,需对整个井口装置进行密封,原先的做法是在电缆上绑缠自粘胶带,然后采用螺丝紧固的方式对电缆孔隙进行密封,这种方式不仅会影响电缆使用寿命,而且可能会将电缆拧断的问题。
33.本实用工作原理:通过将多个电缆本体4分别贯穿设置在多个带孔隙的螺母8以及转动插管7内,电机13正转带动多个带孔隙的螺母8分别螺纹连接在多个固定插管3内从而实现将多个电缆本体4固定,固定效果较好,同时密封效果较好,电缆孔隙密封使用软橡胶套5与带孔隙的螺母8进行紧固,既保护井泵电缆不受损,又能起到地热尾水在回灌过程中完全与空气隔离。
34.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