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水池热水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淬火水池盘管缓冷深冷系统。
背景技术:
2.淬火水池的热水温度在淬火前一般不高于35℃,淬火后一般不高于45℃,因此,需要设计足够大的水池。为了保证淬火前后水温达标,通常还需要施加另外的降温方式。传统补充冷水平衡温度的方式由于受零排放的环保限制而禁用,用单级冷却塔方式也受到季节天气湿球温度限制(夏季很难低于31℃),然而,随着科技发展,对一些特殊材料淬火前要求水温低于24℃甚至15℃,从而提高淬火综合性能。因此,对淬火池水温进行深度冷却成为淬火处理技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淬火水池盘管缓冷深冷系统,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淬火水池盘管缓冷深冷系统,包括
5.盘管管式换热器,设置在淬火水池内壁上,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
6.电螺杆冷水机组,设置在淬火水池外侧,具有与所述盘管管式换热器出口端相连的蒸发器进口管,所述蒸发器进口管上设置有冷冻水管道泵,所述电螺杆冷水机组还具有与盘管管式换热器进口端相连的蒸发器出口管;
7.开式冷却塔,设置在电螺杆冷水机组一侧,所述开式冷却塔的进口与电螺杆冷水机组的冷凝器出口管相连,开式冷却塔的出口与电螺杆冷水机组的冷凝器进口管相连,所述冷凝器进口管上设置有冷却水管道泵。
8.所述冷冻水管道泵进口侧的蒸发器进口管上、和所述冷却水管道泵进口侧的冷凝器进口管上均设置有过滤器。
9.所述蒸发器进口管的冷冻水管道泵两侧、和所述冷凝器进口管的冷却水管道泵两侧均设置有减震软接头。
10.所述蒸发器进口管、蒸发器出口管、冷凝器进口管和冷凝器出口管上均设置有手动蝶阀。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淬火水池盘管缓冷深冷系统,其通过在淬火水池内壁上设置盘管管式换热器实现池水的缓慢稳态换热,并使盘管管式换热器外的高温介质与联合有开式冷却塔的电螺杆冷水机组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淬火水池水温的高精度均匀深度冷却。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夜间低价谷电运行,实现经济方式的深度水冷,满足高性能淬火要求,达到节能减排、提高性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工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淬火水池盘管缓冷深冷系统,包括安装在淬火水池1内壁上的盘管管式换热器2,其进口端和出口端延伸至淬火水池1以外;淬火水池1之外还安装有电螺杆冷水机组3和开式冷却塔4,其中,盘管管式换热器2的出口端与电螺杆冷水机组3的蒸发器进口管501相连,盘管管式换热器2的进口端与电螺杆冷水机组3的蒸发器出口管502相连,而电螺杆冷水机组3的冷凝器出口管503与开式冷却塔4的进口相连,电螺杆冷水机组3的冷凝器进口管504与开式冷却塔4的出口相连。上述蒸发器进口管501上安装有冷冻水管道泵6,冷凝器进口管504上安装有冷却水管道泵7。通常情况下,在冷冻水管道泵6进口侧的蒸发器进口管501和冷却水管道泵7进口侧的冷凝器进口管504上均安装有过滤器8;在蒸发器进口管501的冷冻水管道泵6两侧和冷凝器进口管504的冷却水管道泵7两侧均安装有减震软接头9;而蒸发器进口管501、蒸发器出口管502、冷凝器进口管504和冷凝器出口管503上均安装有手动蝶阀10。
15.工作时,打开各手动蝶阀10,然后开启冷冻水管道泵6、冷却水管道泵7和电螺杆冷水机组3,使蒸发器出口管502内的水温降至7℃,由于蒸发器出口管502与盘管管式换热器2相连通,因此,上述深冷水可以和淬火水池1内的高温淬火水进行缓慢稳态的热交换,最终将淬火水池1内的淬火水温冷却至最低12℃,突破传统单级冷却塔方式因受到季节天气湿球温度限制导致淬火水温难以降至31℃以下的缺陷,从而满足特殊、高性能淬火要求。上述盘管管式换热器2作为安装在淬火水池1内壁上的冷热换热载体,可以借助池内的湍动水流实现区域大面积均匀缓慢的稳态冷却,同时减少地面设施,简单实用,特别适合于水池水质无腐蚀且体积宽裕的中小工程场合应用。
1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诸如“前”、“后”、“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淬火水池盘管缓冷深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盘管管式换热器,设置在淬火水池内壁上,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电螺杆冷水机组,设置在淬火水池外侧,具有与所述盘管管式换热器出口端相连的蒸发器进口管,所述蒸发器进口管上设置有冷冻水管道泵,所述电螺杆冷水机组还具有与盘管管式换热器进口端相连的蒸发器出口管;开式冷却塔,设置在电螺杆冷水机组一侧,所述开式冷却塔的进口与电螺杆冷水机组的冷凝器出口管相连,开式冷却塔的出口与电螺杆冷水机组的冷凝器进口管相连,所述冷凝器进口管上设置有冷却水管道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水池盘管缓冷深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水管道泵进口侧的蒸发器进口管上、和所述冷却水管道泵进口侧的冷凝器进口管上均设置有过滤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水池盘管缓冷深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进口管的冷冻水管道泵两侧、和所述冷凝器进口管的冷却水管道泵两侧均设置有减震软接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水池盘管缓冷深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进口管、蒸发器出口管、冷凝器进口管和冷凝器出口管上均设置有手动蝶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淬火水池盘管缓冷深冷系统,包括:盘管管式换热器,设置在淬火水池内壁上,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电螺杆冷水机组,设置在淬火水池外侧,具有与所述盘管管式换热器出口端相连的蒸发器进口管,所述蒸发器进口管上设置有冷冻水管道泵,所述电螺杆冷水机组还具有与盘管管式换热器进口端相连的蒸发器出口管;开式冷却塔,设置在电螺杆冷水机组一侧,所述开式冷却塔的进口与电螺杆冷水机组的冷凝器出口管相连,开式冷却塔的出口与电螺杆冷水机组的冷凝器进口管相连,所述冷凝器进口管上设置有冷却水管道泵。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淬火水池水温的高精度均匀深度冷却,满足高性能淬火要求,达到节能减排、提高性能的目的。的。的。
技术研发人员:申国强 岳晓翠 林玉东 闫少华 于永涛 陈刚 康新亚 张江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7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