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交通用隧道喷射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2.轨道交通工具包括有货车,高铁,城铁,地铁等,这些轨道交通工具在运行时,需要铺设轨道,遇到障碍物时,一般需要开设隧道通过;而隧道由于内部封闭,在使用久了后,交通工具高速移动带来的灰尘会粘黏在隧道两侧墙壁上,导致风阻增大,因此每过一段时间需要对隧道墙壁进行清洗。
3.现有方法是通过人工搬运清洗设备对准墙壁进行喷射清洗,人工搬运清洗设备体力劳动强度大,而且清洗效率低下;虽然也有一些作业清洗车,但是这些车一般都是只能在普通的汽车隧道内行走,无法进入到如城铁,地铁的小隧道内。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隧道喷射清洗装置,代替人工劳动作业,专门用于自动对隧道两侧墙壁进行清洗作业,清洗效率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交通用隧道喷射清洗装置,包括车架及设置在车架下面的车轮,所述车架一端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末端设置有清洗盘和喷头;所述车架另一端设置有车体控制系统;所述车架上设置有水箱;所述喷头通过水管与水泵连接,所述水泵与水箱连接。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洗盘和喷头设置在翻转架上;所述翻转架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通过减速箱与清洗盘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架包括铰接在车架上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末端铰接第二连杆,第二连杆末端铰接有翻转架;所述第一连杆侧边与车架之间设置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二连杆尾端与第一连杆之间设置有第二油缸;所述第二连杆与翻转架之间设置有第三油缸。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洗盘为圆盘状,盘面上分布有毛刷。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搅拌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上设置有油泵系统。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1、通过升降架的升降来控制喷头和清洗盘的位置,用于对隧道两侧壁进行清洗,同时设置两个升降架后,可以实现同时对两侧壁的清洁,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清洁效率。
14.2、既包含有清洗盘也包含有喷头,通过喷头对墙壁清洗喷水冲洗,通过清洗盘的毛刷对墙壁进行摩擦清洗,二者结合能够提高清洗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翻转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车架;2、车轮;3、升降架;4、清洗盘;5、喷头;6、水箱;7、搅拌电机;8、搅拌器;9、车体控制系统;10、清洗剂容器;11、水管;12、油泵系统;13、翻转架;14、减速箱;15、大齿轮;16、小齿轮;17、旋转电机;18、水泵;31、第一连杆;32、第一油缸;33、第二油缸;34、第二连杆;35、第三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22.请参阅图1至图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一种轨道交通用隧道喷射清洗装置,包括车架1及设置在车架1下面的车轮2,所述车架1一端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升降架3;所述升降架3末端设置有清洗盘4和喷头5;所述车架1另一端设置有车体控制系统9;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水箱6;所述喷头5通过水管11与水泵18连接,所述水泵18与水箱6连接。
23.车架1为平板状,车轮2分布在车架1底部两侧,车体控制系统9包括驱动车轮2行走的驱动机构,可以为电机与蓄电池的组合,也可以为内燃机与变速箱的组合;车体控制系统9还包括操控转向系统,刹车系统,乘坐系统等;升降架3除了可以上下升降外,还可以设计成横向伸缩的结构,便于适配不同大小的隧道使用;水箱6一般设置为圆柱状,水箱6上安装有清洗剂容器10,用于在水箱6内加入清洗剂;喷头5位于清洗盘4上方;清洗盘4通过旋转对墙壁进行擦洗;水泵18用于将水箱6内的清洗液泵入水管11内,使得喷头5喷出高压水。升降架3可以只设置在车架1一侧,用于对隧道单侧壁进行清洗,也可以设置在车架1两侧,用于同时对隧道两侧壁进行清洗。
24.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清洗盘4和喷头5设置在翻转架13上;所述翻转架13上设置有旋转电机17;所述旋转电机17通过减速箱14与清洗盘4连接。翻转架13侧面为l形状,旋转电机17安装在翻转架13上,驱动清洗盘4旋转;减速箱14内包括有小齿轮16和大齿轮15,小齿轮16连接旋转电机17的旋转轴;大齿轮15与清洗盘4同轴连接;减速箱14也安装在翻转架13上。
25.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升降架3包括铰接在车架1上的第一连杆31,所述第一连杆31末端铰接第二连杆34,第二连杆34末端铰接有翻转架13;所述第一连杆31侧边与车架1之间设置有第一油缸32;所述第二连杆34尾端与第一连杆31之间设置有第二油缸33;所述第二连杆34与翻转架13之间设置有第三油缸35。
26.其中,第一油缸32驱动第一连杆31的摆动,第二油缸33驱动第二连杆34的翻转,第三油缸35驱动翻转架13的翻转。各油缸与油泵系统12连接。
27.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清洗盘4为圆盘状,盘面上分
布有毛刷。清洗盘4旋转时,毛刷对墙壁进行按压式摩擦清洗,与喷头配合,进行喷淋和擦洗。
28.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清洗剂在水箱中的快速混合均匀,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水箱6内设置有搅拌器8。搅拌器8上端连接搅拌电机7。
2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油泵系统12。油泵系统12用于控制各个油缸的运行。
3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水管11上设置有电磁阀。每根水管11单独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控制水管11的通断,用于控制喷头的喷水。
31.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原理:
32.车体控制系统9控制车轮2的移动,车架1沿着轨道移动,移动过程中,水泵18将水箱6内的水泵入水管中,从喷头5喷射出,喷头5可以为高压喷头或者雾化喷头,对隧道墙壁进行喷淋清洗,然后喷头5下方的清洗盘4在旋转电机17的带动下对墙壁进行擦洗;结合喷淋水,确保墙壁清洗干净。升降架3控制喷头和清洗盘的位置,包括高度位置和与墙壁的远近距离。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用于隧道的墙壁清洗,还可以用于其他跨领域的一些墙面清洗。
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4.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