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线工件自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25  122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线工件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工件指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加工对象,工件通常是由金属铁材质制成,在工厂的生产过程中流水线起到在各个加工工艺流程中起到中转物料的作用;在一些生产流程中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需要多个流水线进行衔接,在工厂流水线中,金属工件批量在输送带传送出时需要将工件进行收集。
3.但是现有的工厂生产的金属工件从输送带上输出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流水线两侧将工件在输送带上取出,收集,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低,且需要加快金属工件收集速度时人力往往来不及收集金属工件,不便于生产线上的工件下料。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线工件自动下料装置,通过电磁铁将工件吸附,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转盘旋转将工件移出输送带上,然后弹簧触片和电源触片旋转经过绝缘固定杆断开连接,电磁铁失去电源连接磁力小时,使吸附有工件的电磁铁将工件落下,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固定底座、支撑块、伺服电机和转盘,所述伺服电机设于固定底座的顶部,所述转盘设于固定底座的一侧,所述支撑块设于转盘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转杆,所述转盘一侧外壁开有固定孔,所述第二转杆的一端外壁通过轴承固定设于固定孔的内壁,所述转盘的外壁中央位置开有安装孔,所述转盘通过安装孔固定于第二转杆的一侧外壁,所述转盘的侧壁固定设有等距离分布的u形固定片,所述u形固定片的一侧外壁开有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孔的内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吊杆,所述吊杆的一端外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固定夹片,所述固定夹片的一端外壁固定设有电磁铁,所述转盘的一侧外壁开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两侧内壁分别固定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弹簧触片和电源触片,所述支撑块一侧外壁固定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绝缘固定杆。
6.优选的,所述环形槽和定位环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绝缘固定杆的一端位于环形槽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弹簧触片和电源触片一端外壁开有斜角,所述弹簧触片和电源触片的一端外壁接触。
8.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一侧外壁固定设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位于转盘的一侧。
9.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和支撑块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固定底座和支撑块安装于输送带的一侧。
10.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和电源触片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连接有电源开关,所述弹簧触片与电磁铁电性连接。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转盘开始旋转,转盘外壁设有的u形固定片依次途经过输送带顶部,当工件在输送带上传送出来时通过电磁铁将工件吸附,通过转盘的旋转,将电磁铁吸附的工件移出输送带,通过弹簧触片和电源触片一侧外壁经过绝缘固定杆,绝缘固定杆将弹簧触片和电源触片断开连接,使电磁铁失去磁力,电磁铁吸附的工件落下,通过伺服电机调整旋转速度便于调整工件生产的效率,本实用新型将工件在输送带上下料效率高,节省了大量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盘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片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盘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块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伺服电机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固定底座、2支撑块、3伺服电机、4固定孔、5转盘、6u形固定片、7 第一转动孔、8第一转杆、9固定环、10吊杆、11固定夹片、12电磁铁、13 环形槽、14弹簧触片、15电源触片、16安装孔、17定位环、18绝缘固定杆、 19第二转杆、20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生产线工件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固定固定底座1、支撑块2、伺服电机3和转盘5,所述伺服电机3设于固定底座1的顶部,所述转盘5设于固定底座1的一侧,所述支撑块2设于转盘5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转杆19,所述转盘5一侧外壁开有固定孔4,所述第二转杆19的一端外壁通过轴承固定设于固定孔4的内壁,所述转盘5的外壁中央位置开有安装孔 16,所述转盘5通过安装孔16固定于第二转杆19的一侧外壁,所述转盘 5的侧壁固定设有等距离分布的u形固定片6,所述u形固定片6的一侧外壁开有第一转动孔7,所述第一转动孔7的内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转杆8,所述第一转杆8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环9,所述固定环9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吊杆10,所述吊杆10的一端外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固定夹片11,所述固定夹片11的一端外壁固定设有电磁铁12,所述转盘5 的一侧外壁开有环形槽13,所述环形槽13的两侧内壁分别固定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弹簧触片14和电源触片15,所述支撑块2一侧外壁
固定设有定位环17,所述定位环17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绝缘固定杆18,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工件输送带的一侧,将转盘5的中轴线位于工件输送带的正上上方,在转盘5一侧的地面上放置收集箱,通过伺服电机3 带动转盘5开始旋转,转盘5外壁设有的u形固定片6依次途经过输送带顶部,当工件在输送带上传送出来时通过电磁铁12将工件吸附,通过转盘5的旋转,当电磁铁12吸附的工件移动到输送带一侧位于收集箱正上方,通过弹簧触片14和电源触片15一侧外壁经过绝缘固定杆18,绝缘固定杆18将弹簧触片14和电源触片15断开连接,使电磁铁12失去电性连接,电磁铁12吸附的电磁铁落入收集箱内,通过伺服电机3调整旋转速度便于调整工件生产的效率,通过本实用新型将工件在输送带上下料效率高,节省了大量的生产成本。
24.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槽13和定位环17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绝缘固定杆18的一端位于环形槽13的内部,环形槽13旋转时绝缘固定杆18始终位于环形槽13的内部,便于断开弹簧触片14和电源触片15接触。
25.进一步的,所述弹簧触片14和电源触片15一端外壁开有斜角,所述弹簧触片14和电源触片15的一端外壁接触,通过弹簧触片14和电源触片 15一侧外壁开有的斜角便于提高电性连接的效率。
2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杆8一侧外壁固定设有两个限位块20,两个所述限位块20位于转盘5的一侧,通过两个限位块20便于将转盘5固定在第一转杆8的一侧外壁,避免转盘5在第一转杆8的外壁上移动。
2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座1和支撑块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固定底座1和支撑块2安装于输送带的一侧。
28.进一步的,所述伺服电机3和电源触片15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连接有电源开关,所述弹簧触片14与电磁铁12电性连接,通过弹簧触片14和电源触片15接触,电磁铁12得到电源。
29.本实用工作原理:
30.参照说明书附图1-6,首先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工厂流水线上的输送带上,输送带上传输工件时通过电磁铁12将工件吸附,通过伺服电机3带动转盘5 旋转将工件移出输送带上,然后弹簧触片14和电源触片15旋转经过绝缘固定杆18断开连接,电磁铁12失去电源连接磁力小时,使吸附有工件的电磁铁 12将工件落下,完成对工件的自动下料。
31.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