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用手电钻垂直钻孔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25  147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用手电钻钻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手电钻垂直钻孔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高铁等轨道车辆的车体制造过程涉及大量平面或圆弧曲面板材上的手电钻开孔作业,在对这些板材使用手电钻钻孔时,需要操作者控制钻头进给的方向角度,以便确保钻孔沿板材表面的法线方向进给。
3.如图1所示,手电钻1的主要结构包括手持机体1-1、固定端头1-2、转动端头1-3和钻头1-4,固定端头1-2固连在手持机体1-1的前端,转动端头1-3转动连接在固定端头1-2的前端,钻头1-4固连在转动端头1-3的前端。
4.在操作者经验不足、精力或体力下降、钻孔方向处于侧壁或仰视角度时,手电钻1的钻孔角度难以掌控,容易发生与车体表面不垂直的倾斜情况,无法满足轨道车辆沉头螺钉等零部件安装需求,甚至导致工件报废,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用手电钻在轨道车辆车体板材上开孔作业时,受到板材曲面形状、倾斜角度、操作者熟练程度和精力、体力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手电钻的钻孔角度难以掌控,容易发生钻头进给方向与板材表面的法线方向不重合,进而导致钻孔角度倾斜、垂直度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手电钻垂直钻孔辅助装置。
6.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7.轨道车辆用手电钻垂直钻孔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基座、浮动基座、弹簧、夹持套和锁紧套;
8.固定基座的两端固定有竖直平行的两个导向柱,导向柱的上段设有外螺纹,导向柱的下段为光杆,弹簧套在下段上;
9.浮动基座的中心设有用于固定夹持套的夹持套通孔,浮动基座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用于导向柱穿过的导向通孔;浮动基座两端的底面各固连一个限位筒,两个限位筒的中心线与两个导向通孔的中心线一一对应重合,限位筒的内径大于导向柱的外径,限位筒的外径小于弹簧的内径,限位筒的高度小于弹簧的自然长度;
10.浮动基座置于固定基座的上方,两个导向柱的上段一一对应顺次穿过限位筒、导向通孔后与限位螺母螺纹连接,限位筒套在下段上且位于弹簧的内部;
11.夹持套整体为变径套筒结构,夹持套的上部套筒内径大于下部套筒的内径,上部套筒设有外螺纹,夹持套的中部外侧固连有环台,上部套筒的内径等于手电钻的固定端头的外径,下部套筒置于夹持套通孔内,环台置于夹持套通孔周边的浮动基座上;
12.锁紧套设有内螺纹,锁紧套与上部套筒螺纹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辅助装置利用导向柱可以确保钻头与预钻孔作用面
为垂直状态,从而确保钻孔与作用面垂直,钻孔精度高,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该辅助装置利用限位筒限定钻头的最大钻入深度,以免手电钻磕伤作用面。该辅助装置的固定基座底面形状可以与预钻孔的作用面形状相同,实现固定基座与预钻孔的作用面无缝贴合;固定基座还可以是具有强磁性的磁力块,使用时能够直接吸附在钢结构侧壁或顶板等作用面上,降低手持力度。
附图说明
14.图1是轨道车辆用手电钻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用手电钻垂直钻孔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用手电钻垂直钻孔辅助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基座和弹簧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夹持套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用手电钻垂直钻孔辅助装置在弹簧处于原始状态下的应用示意图。
20.图7是图6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8是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用手电钻垂直钻孔辅助装置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下的应用示意图。
22.图9是图8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如图2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用手电钻垂直钻孔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基座2、浮动基座3、弹簧4、夹持套5和锁紧套6;固定基座2的两端固定有竖直平行的两个导向柱2-1,导向柱2-1的上段2-1-1设有外螺纹,导向柱2-1的下段2-1-2为光杆,弹簧4套在下段2-1-2上。固定基座2的底面形状与手电钻1预钻孔的作用面形状相同,实现固定基座2与预钻孔的作用面无缝贴合。固定基座2可以是具有强磁性的磁力块,使用时能够直接吸附在钢结构侧壁或顶板等作用面上,降低手持力度。
25.浮动基座3的中心设有用于固定夹持套5的夹持套通孔3-1,浮动基座3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用于导向柱2-1穿过的导向通孔3-2;浮动基座3两端的底面各固连一个限位筒3-3,两个限位筒3-3的中心线与两个导向通孔3-2的中心线一一对应重合,限位筒3-3的内径大于导向柱2-1的外径,限位筒3-3的外径小于弹簧4的内径,限位筒3-3的高度小于弹簧4的自然长度。
26.浮动基座3置于固定基座2的上方,两个导向柱2-1的上段2-1-1一一对应顺次穿过限位筒3-3、导向通孔3-2后与限位螺母2-2螺纹连接,限位螺母2-2用于限定浮动基座3不从两个导向柱2-1上脱离;限位筒3-3套在下段2-1-2上且位于弹簧4的内部,限位筒3-3用于限定钻头1-4的最大钻入深度。
27.夹持套5整体为变径套筒结构,夹持套5的上部套筒5-1内径大于下部套筒5-2的内径,上部套筒5-1设有外螺纹,夹持套5的中部外侧固连有环台5-3,上部套筒5-1的内径等于手电钻1的固定端头1-2的外径,下部套筒5-2置于夹持套通孔3-1内,环台5-3置于夹持套通
孔3-1周边的浮动基座3上;锁紧套6设有内螺纹,锁紧套6与上部套筒5-1螺纹连接。上部套筒5-1的内部和锁紧套6的外部均设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滚花。
28.弹簧4处于原始长度状态时,钻头1-4位于固定基座2和浮动基座3之间;限位筒3-3落在固定基座2上时,转动端头1-3位于固定基座2和浮动基座3之间。
29.如图6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用手电钻垂直钻孔辅助装置使用时,将手电钻1的转动端头1-3和钻头1-4穿过上部套筒5-1,固定端头1-2插入上部套筒5-1内,通过锁紧套6锁紧定位,此时如图6和图7所示,弹簧4处于原始未压缩状态;然后,将手电钻1连同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装置一起移到预钻孔处,将固定基座2的底面贴合在预钻孔作用面上,启动电源开始钻孔,如图8和图9所示,钻头1-4在两个导向柱2-1的导向作用下,垂直钻入作用面内,钻孔过程中,弹簧4逐渐被压缩,直至限位筒3-3落在固定基座2上时,弹簧4不再被继续压缩,钻头1-4不能继续前进,钻孔结束。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用手电钻垂直钻孔辅助装置能够确保钻头1-4与预钻孔作用面垂直,钻孔精度高,省时省力。


技术特征:
1.轨道车辆用手电钻垂直钻孔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基座(2)、浮动基座(3)、弹簧(4)、夹持套(5)和锁紧套(6);固定基座(2)的两端固定有竖直平行的两个导向柱(2-1),导向柱(2-1)的上段(2-1-1)设有外螺纹,导向柱(2-1)的下段(2-1-2)为光杆,弹簧(4)套在下段(2-1-2)上;浮动基座(3)的中心设有用于固定夹持套(5)的夹持套通孔(3-1),浮动基座(3)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用于导向柱(2-1)穿过的导向通孔(3-2);浮动基座(3)两端的底面各固连一个限位筒(3-3),两个限位筒(3-3)的中心线与两个导向通孔(3-2)的中心线一一对应重合,限位筒(3-3)的内径大于导向柱(2-1)的外径,限位筒(3-3)的外径小于弹簧(4)的内径,限位筒(3-3)的高度小于弹簧(4)的自然长度;浮动基座(3)置于固定基座(2)的上方,两个导向柱(2-1)的上段(2-1-1)一一对应顺次穿过限位筒(3-3)、导向通孔(3-2)后与限位螺母(2-2)螺纹连接,限位筒(3-3)套在下段(2-1-2)上且位于弹簧(4)的内部;夹持套(5)整体为变径套筒结构,夹持套(5)的上部套筒(5-1)内径大于下部套筒(5-2)的内径,上部套筒(5-1)设有外螺纹,夹持套(5)的中部外侧固连有环台(5-3),上部套筒(5-1)的内径等于手电钻(1)的固定端头(1-2)的外径,下部套筒(5-2)置于夹持套通孔(3-1)内,环台(5-3)置于夹持套通孔(3-1)周边的浮动基座(3)上;锁紧套(6)设有内螺纹,锁紧套(6)与上部套筒(5-1)螺纹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手电钻垂直钻孔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2)的底面形状与手电钻(1)的作用面形状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手电钻垂直钻孔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2)为能够吸附在钢结构作用面上的磁力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手电钻垂直钻孔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套筒(5-1)的内部和锁紧套(6)的外部均设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滚花。

技术总结
轨道车辆用手电钻垂直钻孔辅助装置属于轨道车辆用手电钻钻孔技术领域,其包括固定基座、浮动基座、弹簧、夹持套和锁紧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辅助装置利用导向柱可以确保钻头与预钻孔作用面为垂直状态,从而确保钻孔与作用面垂直,钻孔精度高,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该辅助装置利用限位筒限定钻头的最大钻入深度,以免手电钻磕伤作用面。该辅助装置的固定基座底面形状可以与预钻孔的作用面形状相同,实现固定基座与预钻孔的作用面无缝贴合;固定基座还可以是具有强磁性的磁力块,使用时能够直接吸附在钢结构侧壁或顶板等作用面上,降低手持力度。降低手持力度。降低手持力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君 赵强 苏浩洋 毕福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8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