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体灰缝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2  160



1.本实用新型属于灰缝控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砌体灰缝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大量的砌筑墙体需要进行砌筑施工,因此灰缝的控制要求十分严格,如传统的砌筑施工由于对砌筑的灰缝的控制不够严格,导致在砌筑中砌体结构在顶部的预留部分不符合后塞留缝尺寸规范要求(3cm≤后塞留缝≤5cm),从而影响砌体结构的砌筑质量。要确保砌体灰缝和后塞留缝尺寸,首先需要解决控制杆高度可自由调节,满足层高变化的楼层。因此需要设计且可以自由变化长度的调节装置,且调节装置固定牢固、携带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新型提供一种砌体灰缝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通过螺杆、竖直杆、竖直板的配合,可以自由变化长度,适用不同的楼层高度,且固定稳定牢固,易于携带,同时借助刻度线实现对灰缝位置、尺寸的控制。
4.为实现上述功能,本新型提供一种砌体灰缝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杆,控制杆包括螺杆、竖直杆,竖直杆为中空结构,竖直杆底部连接有与螺杆匹配的螺母,螺杆的上部穿过螺母,且螺杆的上部位于竖直杆内部;
5.螺杆的底部连接在底托上;
6.竖直杆的上部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竖直板;竖直板的顶部连接有第一顶托;
7.竖直杆和竖直板上分别有刻度线。
8.本新型进一步改进,螺母与竖直杆可拆卸式连接。对于螺母顶部可以设置与竖直杆内径匹配的圆柱形,将该端插入到竖直杆,螺杆与底托螺纹连接;竖直板和第一顶托可拆卸式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各个部件的快速拆装,施工时候携带方便,且维修容易。
9.本新型进一步改进,竖直杆整体为圆柱形,竖直板整体为长方体形。采用本技术方案,竖直板围绕绞点可以转动,当不需要时候可以转动到竖直杆外侧,便于携带,当需要时候可以转动到竖直杆上部。
10.本新型进一步改进,该装置还包括与竖直杆匹配的固定环,固定环套设在竖直杆外周。采用本技术方案,主要是考虑各个无顶建筑的使用,通过固定环起到辅助固定作用。
11.本新型进一步改进,螺杆的上部有顶块,顶块的形状与竖直杆形状相互匹配,且顶块的外径为竖直杆内径的0.9-0.99倍。采用本技术方案,主要是保持螺杆的平稳性。
12.本新型进一步改进,竖直杆的顶部有第二顶托,第二顶托为球形。采用本技术方案,对于低层建筑,不需要竖直板,借助竖直杆和第二顶托便可以实现对灰缝位置的确定。
13.本新型进一步改进,第一顶托的底部有两条缝隙,该缝隙的尺寸与竖直板尺寸相匹配。采用本技术方案,使用时候,将竖直板插入到缝隙内,实现对竖直板的固定。
14.本新型进一步改进,底托的底部为粗糙面。采用本技术方案,提高整套装置的平衡稳定性。
15.本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该控制装置,通过竖直杆、竖直板的配合,可以变化总长度,适应不同的楼层高度,同时竖直板不用时候可以向下旋转,扣在竖直杆的外部,使用方便、便于携带。
17.(2)竖直杆和竖直板上分别有刻度线,借助刻度线实现对灰缝位置的标记及其尺寸精准控制。
18.(3)该装置设有螺杆,可以通过旋转竖直杆从而调节该转置的总体长度,使得顶托和底托与建筑的顶部和底部卡紧,固定牢固。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竖直杆和竖直板叠在一起时)。
21.图2是本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竖直杆和竖直板展开时)。
22.图3是本新型螺杆与螺母连接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底托,2、螺杆,3、螺母,4、竖直杆,5、刻度线,6、竖直板,7、第二顶托,8、第一顶托,9、顶块。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
26.如附图1-3所示,一种砌体灰缝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杆,控制杆包括螺杆2、竖直杆4,竖直杆4为中空结构,竖直杆4底部连接有与螺杆2匹配的螺母3,螺杆2的上部穿过螺母3,且螺杆2的上部位于竖直杆4内部;
27.螺杆2的底部连接在底托1上;
28.竖直杆4的上部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竖直板6;竖直板6的顶部连接有第一顶托8;
29.竖直杆4和竖直板6上分别有刻度线。
30.实施例2
3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螺母3与竖直杆4可拆卸式连接,螺杆2与底托1螺纹连接;竖直板6和第一顶托8可拆卸式连接。
32.竖直杆4整体为圆柱形,竖直板6整体为长方体形。
33.该装置还包括与竖直杆4匹配的固定环,固定环套设在竖直杆4外周。
34.螺杆2的上部有顶块9,顶块的形状与竖直杆内部形状相互匹配,且顶块的外径为
竖直杆内径的0.9-0.99倍。
35.竖直杆4的顶部有第二顶托7,第二顶托为球形。
36.第一顶托8的底部有两条缝隙,该缝隙的尺寸与竖直板6尺寸相匹配。
37.底托1的底部为粗糙面。
38.在具体使用时候,将竖直板展开,如附图2所示,将第一顶托8固定在竖直板6顶部,底托1立在地面,转动竖直杆4,使得第一顶托8和底托1牢固的顶在屋顶和地面,施工人员借助竖直杆4和竖直板6的刻度线5对墙面的灰缝位置进行标记。
39.当使用完成,将第一顶托取下,竖直板6向下旋转到竖直杆4外边,如附图1所示,转动竖直杆4使螺杆2归位,便于携带。
40.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砌体灰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包括螺杆(2)、竖直杆(4),所述竖直杆(4)为中空结构,所述竖直杆(4)底部连接有与螺杆(2)匹配的螺母(3),所述螺杆(2)的上部穿过螺母(3),且螺杆(2)的上部位于竖直杆(4)内部;所述螺杆(2)的底部连接在底托(1)上;所述竖直杆(4)的上部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竖直板(6);所述竖直板(6)的顶部连接有第一顶托(8);所述竖直杆(4)和竖直板(6)上分别有刻度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灰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3)与竖直杆(4)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螺杆(2)与底托(1)螺纹连接;所述竖直板(6)和第一顶托(8)可拆卸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灰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杆(4)整体为圆柱形,所述竖直板(6)整体为长方体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灰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与竖直杆(4)匹配的固定环,固定环套设在竖直杆(4)外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灰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的上部有顶块(9),所述顶块的形状与竖直杆内部形状相互匹配,且顶块的外径为竖直杆内径的0.9-0.99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灰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杆(4)的顶部有第二顶托(7),第二顶托为球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灰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托(8)的底部有两条缝隙,该缝隙的尺寸与竖直板(6)尺寸相匹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灰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1)的底部为粗糙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灰缝控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砌体灰缝控制装置。本砌体灰缝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杆,控制杆包括螺杆、竖直杆,竖直杆为中空结构,竖直杆底部连接有与螺杆匹配的螺母,螺杆的上部穿过螺母,且螺杆的上部位于竖直杆内部;螺杆的底部连接在底托上;竖直杆的上部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竖直板;竖直板的顶部连接有第一顶托;竖直杆和竖直板上分别有刻度线。该控制装置,通过螺杆、竖直杆、竖直板的配合,可以自由变化长度,适用不同的建筑高度,且固定稳定牢固,易于携带,同时借助刻度线实现对灰缝位置、尺寸的控制。尺寸的控制。尺寸的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张希星 曹佃征 左露鑫 张义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2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