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菌检测用的溶液滴定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25  119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真菌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真菌检测用的溶液滴定设备。


背景技术:

2.真菌,是一种真核生物,最常见的真菌是各类蕈类,另外真菌也包括霉菌和酵母。现在已经发现了七万多种真菌,估计只是所有存在的一小半,大多真菌原先被分入动物或植物,现在成为自己的界,分为四门,真菌自成一门,和植物、动物和细菌相区别,真菌和其他三种生物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真菌的细胞有含甲壳素(又叫几丁质、甲壳素、壳多糖)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壁,研究人员通常需要用到溶液滴定设备来对真菌进行检测。
3.在如今现有的滴定设备中,例如申请号为cn201821074247.8申请文案的技术结构中,包括可动支撑板、第一电动推杆、底板,所述底板上方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所述底板上方远离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支撑架内部上方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支撑架前部对应所述第二转轴位置设置有调平电机,该装置虽然实现了滴定检测,但是滴定管不能移动,在实用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操作起来十分的不方便,影响工作的效率。
4.基于此,我们需要研制出一种移动调节装置,从而可以使得滴定管根据实际情况在水平方向适当的移动调节,更具有灵活性,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操作简单,造价较低,十分的实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真菌检测用的溶液滴定设备,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真菌检测用的溶液滴定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移动调节装置,所述移动调节装置包括两个电动滑轨,每个所述电动滑轨分别设置在壳体内壁两侧,每个所述电动滑轨内均设置有电动滑块,其中一个所述电动滑块的内腔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远离电机一端与另一个电动滑块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上设置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外壁一侧设置有固定卡环,所述固定卡环内设置有滴定管。
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壁上表面一侧设置有接口,所述接口内设置有溶液瓶。
9.进一步的,所述溶液瓶下端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下端设置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远离电磁阀一端与滴定管上端相互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壁凹口位置的下表面设置有滴定台。
1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壁一侧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外壳外壁一侧与壳体外壁相互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器通过导线连接有测量笔。
1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壁另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外壳外壁一侧与壳体外壁相互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调节装置,实现了可以使得滴定管根据实际情况在水平方向适当的移动调节,更具有灵活性,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操作简单,造价较低,十分的实用,通过电磁阀,实现了对连接软管内的溶液通断进行控制,通过显示器,实现了对测量参数的显示。
16.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截面示意图;
20.图4为图3中a区放大示意图。
21.图中:1、壳体;11、接口;12、滴定台;2、移动调节装置;21、电动滑轨; 22、电动滑块;23、电机;24、丝杆;25、螺母座;26、固定卡环;27、滴定管; 3、溶液瓶;31、电磁阀;32、连接软管;4、显示器;5、测量笔;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请着重参照附图1-4,一种真菌检测用的溶液滴定设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移动调节装置2,所述移动调节装置2包括两个电动滑轨21,每个所述电动滑轨21分别设置在壳体1内壁两侧,每个所述电动滑轨21内均设置有电动滑块22,其中一个所述电动滑块22的内腔上设置有电机23,所述电机 23的输出端设置有丝杆24,所述丝杆24远离电机23一端与另一个电动滑块22 转动连接,所述丝杆24上设置有螺母座25,所述螺母座25外壁一侧设置有固定卡环26,所述固定卡环26内设置有滴定管27。
26.请着重参照附图1,所述壳体1外壁一侧设置有显示器4,所述显示器4的外壳外壁一侧与壳体1外壁相互连接,通过显示器4,实现了对测量参数的显示,所述显示器4通过导
线连接有测量笔5,通过测量笔5,实现了对含有真菌的溶液进行测量(为市场上滴定仪内的检测笔),所述壳体1外壁另一侧设置有控制器6(型号:fx2n-128mr-001),所述控制器6的外壳外壁一侧与壳体1外壁相互连接,通过控制器6,实现了对滴定管27移动方向进行控制。
27.请着重参照附图2和附图4,所述壳体1外壁上表面一侧设置有接口11,所述接口11内设置有溶液瓶3,所述溶液瓶3下端设置有电磁阀31,所述电磁阀 31下端设置有连接软管32,所述连接软管32远离电磁阀31一端与滴定管27 上端相互连接,通过电磁阀31,实现了对连接软管32内的溶液通断进行控制,所述壳体1外壁凹口位置的下表面设置有滴定台12,通过滴定台12,实现了对装有真菌的器皿进行支撑。
2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29.首先将装置整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检查装置整体内的各个器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在确保无安全隐患后接通电源,然后将装有真菌液的器皿放到滴定台12上,随后通过控制器6打开移动调节装置2,由电动滑块22和电动滑轨21 之间的相互配合来控制滴定管27纵向移动,丝杆24和螺母座25之间的相互配合来控制滴定管27横向移动,相比于传统固定滴定管27的结构,这种结构更具有灵活性。
30.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