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栓剂模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成品栓剂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相应的模片对半成品栓剂进行包装,而模片对半成品栓剂包装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成品栓剂的保存、运输和使用,一旦模片对半成品的栓剂密效果不合格,将直接导致栓剂药效的流失和栓剂的污染,从而使得栓剂无法再进行销售和使用,继而产生经济损失和浪费,故对模片本身进行密封性的检测就变得尤为重要,而传统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不高,且操作麻烦,容易造成误检和漏检现象的产生,从而影响到药品的封装工作,突出了传统检测装置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栓剂模片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栓剂模片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导向条、气缸、带轴齿轮、前半模、后半模、传动齿条、凹槽、前通气孔、后通气孔、穿刺孔、框型密封胶条、检测部分,所述工作台顶端左右两部各固定有两水平的导向条,所述工作台顶端前部固定有一水平的气缸,所述工作台底端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水平的带轴齿轮,所述工作台前部通过导向条滑动连接有一竖直的前半模,所述工作台后部通过导向条滑动连接有一竖直的后半模,所述前半模和后半模底端各固定有一水平的传动齿条,所述前半模和后半模上部各开有多个竖直的凹槽,所述前半模上部各贯穿有多个水平的前通气孔,所述后半模上部各贯穿有多个水平的后通气孔,所述前半模和后半模上部各贯穿有多个水平的穿刺孔,所述前半模和后半模上各固定有一竖直的框型密封胶条,所述前半模和后半模上安装有检测部分。
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检测部分包括前密封盖、电磁铁、永磁铁、穿刺杆、后密封盖、压力传感器、连接嘴、密封胶条,所述前半模前端安装有一竖直的前密封盖,所述前密封盖上部安装有多个竖直的电磁铁,各所述电磁铁后端磁性吸附有一竖直的永磁铁,各所述永磁铁后端各固定有三个水平的穿刺杆,所述后半模后端安装有一竖直的后密封盖,所述前密封盖前端中部和后密封盖后端中部各固定有多个竖直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前密封盖前端上部和后密封盖后端上部各固定有多个水平的连接嘴,所述前密封盖后端和后密封盖前端各固定有一竖直的密封胶条。
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传动齿条始终与带轴齿轮相啮合,所述前通气孔、后通气孔和穿刺孔分别与凹槽相连通,所述框型密封胶条能够与前密封盖和后密封盖相接触,各所述穿刺杆始终与前半模上的穿刺孔相间隙插接,且能够与后半模上的穿刺孔相间隙插接,各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各连接嘴通过软管相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对半成品的模片进行吹泡加工的过程中实现对半模密封性的检测,从而能够节省大量的检测时间,加快生
产效率,而通过电磁铁、永磁铁和压力传感器的协同动作,能够实现对模片上密封性有问题的部位进行精准识别,同时并进行精准穿刺标记,在避免了漏检和误检现象发生的同时,又保证了密封性良好的模片的正常使用,避免了过渡的浪费。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轴齿轮的安装示意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密封盖和后密封盖的安装示意图。
12.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半模和后半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3.图5为本实用新型前密封盖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工作台,2、导向条,3、气缸,4、带轴齿轮,5、前半模,6、后半模,7、传动齿条,8、凹槽,9、前通气孔,10、后通气孔,11、穿刺孔,12、框型密封胶条,13、检测部分,14、前密封盖,15、电磁铁,16、永磁铁,17、穿刺杆,18、后密封盖,19、压力传感器,20、连接嘴,21、密封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16.如图1-5所示,一种栓剂模片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导向条2、气缸3、带轴齿轮4、前半模5、后半模6、传动齿条7、凹槽8、前通气孔9、后通气孔10、穿刺孔11、框型密封胶条12、检测部分13,所述工作台1顶端左右两部各固定有两水平的导向条2,所述工作台1顶端前部固定有一水平的气缸3,所述工作台1底端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水平的带轴齿轮4,所述工作台1前部通过导向条2滑动连接有一竖直的前半模5,所述工作台1后部通过导向条2滑动连接有一竖直的后半模6,所述前半模5和后半模6用于对模片进行夹取,所述前半模5和后半模6底端各固定有一水平的传动齿条7,所述传动齿条7始终与带轴齿轮4相啮合,所述前半模5和后半模6上部各开有多个竖直的凹槽8,所述凹槽8用于吹泡成型,所述前半模5上部各贯穿有多个水平的前通气孔9,所述后半模6上部各贯穿有多个水平的后通气孔10,所述前半模5和后半模6上部各贯穿有多个水平的穿刺孔11,所述前通气孔9、后通气孔10和穿刺孔11分别与凹槽8相连通,所述前半模5和后半模6上各固定有一竖直的框型密封胶条12,所述框型密封胶条12用于与前密封盖14或后密封盖18构成多个空腔,所述前半模5和后半模6上安装有检测部分13。
17.所述检测部分13包括前密封盖14、电磁铁15、永磁铁16、穿刺杆17、后密封盖18、压力传感器19、连接嘴20、密封胶条21,所述前半模5前端安装有一竖直的前密封盖14,所述前密封盖14上部安装有多个竖直的电磁铁15,各所述电磁铁15同各框型密封胶条12与前密封盖14构成的空腔一一相对应,各所述电磁铁15后端磁性吸附有一竖直的永磁铁16,各所述永磁铁16后端各固定有三个水平的穿刺杆17,所述后半模6后端安装有一竖直的后密封盖18,所述前密封盖14前端中部和后密封盖18后端中部各固定有多个竖直的压力传感器19,各所述压力传感器19与各电磁铁15一一相对应,所述前密封盖14前端上部和后密封盖18后端上部各固定有多个水平的连接嘴20,各所述连接嘴20与各电磁铁15一一相对应,所述前密封盖14后端和后密封盖18前端各固定有一竖直的密封胶条21。
18.所述框型密封胶条12能够与前密封盖14和后密封盖18相接触,各所述穿刺杆17始终与前半模5上的穿刺孔11相间隙插接,且能够与后半模6上的穿刺孔11相间隙插接,各所述压力传感器19与各连接嘴20通过软管相连接。
1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装置是在对模片进行吹泡的同时对模片的密封性进行检测的,通过控制气缸3的动作,能够控制前半模5和前密封盖14沿着导向条2前后移动,从而通过传动齿条7和带轴齿轮4的传动实现后半模6和后密封盖18的同步反向滑动,从而能够对加工中的模片实现夹取和释放,初始时穿刺杆17在永磁铁16和电磁铁15的作用下均收缩在前半模5的穿刺孔11内部,当对模片进行夹取时,通过外部装置并利用凹槽8对模片进行成型吹泡,而在对模片进行吹泡的过程中,一旦模片由于材料的变形而导致孔洞的产生时,吹泡装置产生的空气将直接通过对应的凹槽8、前通气孔9、后通气孔10、穿刺孔11和连接嘴20通入对应的压力传感器19,继而引起对应的压力传感器19检测到的压力发生变化,从而控制对应的电磁铁15通电,致使对应的穿刺杆17在对应的穿刺孔11内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模片上密封性有问题的地方进行穿刺,然后对电磁铁15通以反向电流,使得穿刺杆17复位,从而通过后续的检测装置来识别出这些被穿刺的模片,继而能够避免将半成品的栓剂灌装在密封性有问题的模片内部。
20.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