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割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25  14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机械加工业地发展,对切割的质量、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高智能化的自动切割设备的要求也在提升。
3.现有的切割设备主要包括装夹台和切割刀片,切割作业时,通常由人工手动将产品夹持在装夹台上,在对一些微小型零件进行批量化切割作业时,人工装夹较为困难,装夹精度难以保证,工作效率也不高,并且该类切割设备通常是切割刀片上下运动实现产品的切割,切割刀片运动过程中稳定性不高,产品的一致性难以保证。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割设备,实现了产品的自动化上料、装夹及切割,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切割精度高,产品一致性好的优点。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切割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振动上料盘、支座以及切割组件,所述支座上设置有具有滑槽的预压力侧边板,所述预压力侧边板上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滑槽内部连通的进料口和切割槽,所述进料口和振动上料盘之间连通设置有输料轨道,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推料板,所述支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推料板滑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推料板上设置有与进料口适配的夹持口,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切割片,所述切割片可伸入至切割槽内。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过程中,产品由振动上料盘经输料轨道输送至进料口,接着产品从进料口落入夹持口并装夹在夹持口上,驱动组件推动推料板朝向切割槽方向滑动,并使得产品被切割片切割,从而实现了产品的自动化上料、装夹以及切割。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压力侧边板包括底部以及连接于底部的两侧边部,位于切割槽下方的两侧边部的间距小于位于进料口下方的两侧边部的间距,所述推料板上垂直于夹料口开设有切割让位槽,所述推料板的两侧壁抵触在两侧边部的内侧壁上。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座上的第一气缸以及滑动连接在支座上的推块,所述推块的一端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块的另一端与推料板固定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割组件还包括纵向滑动连接在机架上的电机座以及固定连接在电机座上的电机,所述切割片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座上远离进料口的一端与滑槽连通设置有落料口。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工作过程中,产品由振动上料盘自动上料至设置在推料板上的夹持口上,当推料板滑动至切割槽下方时,在两侧边部的挤压下,夹
持口将产品夹紧,切割过程中,产品不容易发生晃动,从而实现了对小型及微小型产品的自动化上料、装夹及切割,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切割精度高,产品一致性好,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专用载具输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专用载具输送设备中支座、预压力侧边板、盖板、推料板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专用载具输送设备中预压力侧边板和推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专用载具输送设备中第二气缸、电机座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机架;2、切割组件;21、电机;22、电机座;23、切割片;24、第二气缸;25、连接板;26、滑块;27、滑轨;3、振动上料盘;4、支座;41、落料口;5、预压力侧边板;51、底部;52、侧边部;6、盖板;61、进料口;62、切割槽;7、推料板;71、夹持口;72、切割让位槽;8、输料轨道;9、驱动组件;91、推块;92、第一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割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依次设置有振动上料盘3、支座4以及切割组件2。所述支座4上设置有具有滑槽的预压力侧边板5,所述预压力侧边板5上固定连接有盖板6,所述盖板6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滑槽内部连通的进料口61和切割槽62。所述进料口61和振动上料盘3之间连通设置有输料轨道8。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推料板7,所述支座4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推料板7滑动的驱动组件9,所述推料板7上设置有与进料口61适配的夹持口71。所述切割组件2包括切割片23,所述切割片23可伸入至切割槽62内。所述支座4上远离进料口61的一端与滑槽连通设置有落料口。
20.需要解释的是,当推料板7滑动至切割槽62下方时,所述预压力侧边板5的两侧会施加挤压力给推料板7,从而推料板7的夹持口71会向内微缩,从而将产品夹紧,在切割片23对产品进行切割时,产品不容易发生晃动,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将在下文中做出阐述。
21.工作过程中,可在落料口41处放置料盘,产品由振动上料盘3经输料轨道8输送至进料口61,接着产品从进料口61落入夹持口71并装夹在夹持口71上,驱动组件9推动推料板7朝向切割槽62方向滑动,并使得产品被切割片23切割,切割完毕的产品流入料盘。
22.从而实现了对小型及微小型产品的自动化上料、装夹及切割,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切割精度高,产品一致性好,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23.在上述基础上,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预压力侧边板5包括底部51以及连接于底部51的两侧边部52,位于切割槽62下方的两侧边部52的间距略小于位于进料口61下方的两侧
边部52的间距,并且所述间距朝向推料板7的推料方向递减。所述推料板7上垂直于夹料口开设有切割让位槽72,所述推料板7的两侧壁抵触在两侧边部52的内侧壁上。
24.所述切割让位槽72一方面可以对切割片23进行让位,另一方面当推料板7受压时,夹持口71会向内微缩。
25.工作过程中,当推料板7滑动至切割槽62下方时,在两侧边部52的挤压下,夹持口71将产品夹紧,从而切割过程中,产品不容易发生晃动,因而可以提高产品的切割精度。
26.在上述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固定连接在支座4上的第一气缸92以及滑动连接在支座4上的推块91,所述推块91的一端与第一气缸9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块91的另一端与推料板7固定连接。
27.所述的驱动组件9不局限于第一气缸92和推块91的结构,也可以是电缸或者丝杆螺母机构。
28.工作过程中,通过第一气缸92输出端的伸缩即可推动推块91滑动,从而带动推料板7在滑槽内滑动,同时推块91还滑动连接在支座4上,这样可以给推料板7提供支撑力,使其滑动更加稳定。
29.在上述基础上,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切割组件2还包括纵向滑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电机座22以及固定连接在电机座22上的电机21,所述切割片23固定连接在电机21的输出轴上。
30.所述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5,所述连接板25上固定连接有滑轨27,所述电机21座通过滑块26滑动连接在滑轨27上,所述连接板25上设置有第二气缸24,所述第二气缸24的输出端与电机座22固定连接。
31.通过第二气缸24控制切割片23伸入切割槽62的不同深度,即可完成不同产品的不同切割深度要求,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32.综上所述,该专用载具输送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品由振动上料盘3自动上料至设置在推料板7上的夹持口71上,当推料板7滑动至切割槽62下方时,在两侧边部52的挤压下,夹持口71将产品夹紧,切割过程中,产品不容易发生晃动,从而实现了对小型及微小型产品的自动化上料、装夹及切割,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切割精度高,产品一致性好,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