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扶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扶梯的梳齿板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在自动扶梯中会安装梳齿板,以及在自动扶梯的上/下部导轨转向机构r段会安装玻璃夹紧件。上述梳齿板和玻璃夹紧件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部件。其中,梳齿板通过梳齿板紧固件安装在自动电梯中。在自动扶梯安装过程中,上述的梳齿板以及玻璃夹紧件不适合使用工装生产线组装,需要作业人员进行手工安装。在手工安装时往往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梳齿板以及玻璃夹紧件的安装固定,费时费力,且各部件的安装精确度无法维持在较佳的水平。因此急需设计一款定位工装,以满足自动扶梯的梳齿板以及玻璃夹紧件的安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自动扶梯的梳齿板定位工装,能够快速将梳齿板紧固件定位固定,简化梳齿板紧固件的安装步骤,省时省力,实用性强。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扶梯的梳齿板定位工装,所述自动扶梯包括梳齿板紧固件;所述定位工装包括架体和设置于架体上的相对两侧的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板、调整板、定位销、调整螺栓和梳齿板定位板;
5.所述架体用于架设在自动扶梯上;
6.所述定位销用于沿水平方向预装于自动扶梯上;所述定位板和调整板相互间隔设置于架体上;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用于供预装后的定位销卡入并形成限位配合的卡槽;所述调整螺栓沿水平方向螺纹连接于调整板上;所述调整螺栓具有用于与自动扶梯形成抵接配合的抵接端;
7.所述梳齿板定位板设置于架体上,用于连接所述梳齿板紧固件。
8.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扶梯包括导轨;所述定位单元包括配合部;所述架体通过若干组配合部架设在导轨上;所述配合部包括连接部和支撑部;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架体相连、第二端朝下侧方向延伸形成所述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定位板之间以及支撑部与调整板之间在水平方向形成间距。
9.进一步的,所述梳齿板定位板在架体上的上下位置可调节。
10.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扶梯包括梳齿板紧固件;所述梳齿板定位板通过梳齿板紧固件连接所述梳齿板。
11.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扶梯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若干组定位孔;在预装时,所述定位销插设于其中一组所述定位孔中。
12.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销与定位孔螺纹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扶梯包括侧板;所述调整螺栓的抵接端与侧板之间形成抵接配合。
14.进一步的,所述卡槽的下端设有开口;所述卡槽的内周面与定位销的外周面相适配。
15.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单元包括玻璃夹紧定位板;所述自动扶梯包括玻璃托架和玻璃夹紧件;所述玻璃夹紧定位板设置于架体上,用于通过玻璃托架连接所述玻璃夹紧件。
16.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夹紧件包括内侧固定板、外侧固定板、延长板和垫板;所述内侧固定板与架体固定相连;所述外侧固定板与内侧固定板相连;所述垫板设置于延长板和外侧固定板之间。
1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板和调整板的配合使用,当架体架设在自动扶梯上时,通过定位销和卡槽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架体的快速定位固定,通过调整螺栓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架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调节,上述方式的结合,能够实现架体的快速安装定位,无需扶持即可进行装配作业。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梳齿板定位板和玻璃夹紧件定位板的配合使用,在定位梳齿板紧固件的同时,能够对自动扶梯的上/下部导轨转向机构r段的玻璃夹紧件进行定位固定,从而实现一个工装同时定位两个部件的功能,功能多,实用性强。
20.3、本实用新型的梳齿板定位板的上下位置可以调节,从而能够满足不同高度的自动扶梯的梳齿板紧固件的安装需求。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26.图5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板和配合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板和配合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31.其中:1、架体;2、定位板;21、卡槽;22、螺纹孔;3、调整板;4、梳齿板定位板;5、定位销;51、调整螺栓;6、玻璃夹紧件定位板;61、内侧固定板;62、外侧固定板;63、垫板;64、延长板;7、配合部;71、支撑部;72、连接部;8、导轨;81、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33.如图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梯的梳齿板定位工装,该定位工装用于自动扶梯的梳齿板和玻璃夹紧件的安装。该定位工装包括架体1和安装于架体1上的左右两侧的定位单元。架体由铝型材及铝型材连接件组成,架体可以设计为多种类型的宽度,以满足不同宽度的自动扶梯的安装需求,此外,整体上,工装采用铝型材专用碟形螺母及螺栓连接,结构简洁,重量轻而结实,方便搬运与使用。
34.本实施例中,该自动扶梯包括导轨、梳齿板、梳齿板紧固件、侧板;玻璃夹紧件、玻璃托架等部件。上述部件均为现有技术中的自动扶梯中的常规部件,上述部件的具体结构也均为现有技术。
35.上述的定位单元包括定位板2、配合部7、调整板3、定位销5、调整螺栓 51和梳齿板定位板42。
36.该架体1用于架设在自动扶梯的导轨8上。具体为,架体1通过若干组配合部7架设在导轨8上。配合部7包括连接部72和支撑部71。连接部72的第一端与架体1相连、第二端朝下侧方向延伸形成支撑部71。两侧的配合部7的支撑部71抵接在导轨8的顶面上,从而能够将架体1架设在导轨8上(如图3、 4所示)。
37.前述的定位销5用于沿水平方向预装于自动扶梯上。具体的,自动扶梯的侧板81上沿自动扶梯的运输方向加工有若干组定位孔(如图6所示)。在预装时,该定位销5的一端插设于其中一组定位孔中,从而完成定位销5的固定。本实施例中,在定位销5的一端加工有螺纹段,定位销5通过螺纹段与定位孔螺纹连接。根据实际安装需求,该定位销5可以与对应位置的定位孔相连接。
38.定位板2和调整板3相互间隔安装于架体1上本实施例中,定位板2和调整板3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架体1上的预定位置。定位板2上加工有用于供预装后的定位销5卡入并形成限位配合的卡槽21。该卡槽21为倒“u”形结构,卡槽21的下端加工有开口,通过将定位板2由定位销5的上侧方向向下移动,以使得定位销5可以从该开口进出入卡槽21中。卡槽21的内周面与定位销5的外周面相适配。当定位销5卡入卡槽21中时,定位板2只能沿定位销5的中心轴线方向(自动扶梯的宽度方向)移动,在其他水平方向上不会发生移动。调整螺栓51沿水平方向螺纹连接于调整板3上。调整螺栓51具有用于与自动扶梯形成抵接配合的抵接端。具体的,该调整螺栓51的抵接端能够与侧板81之间形成抵接配合。通过正反转动调整螺栓51,使得调整板3能够沿定位销5的中心轴线方向(自动扶梯的宽度方向)移动,进而能够调节架体1在定位销5的中心轴线方向(自动扶梯的宽度方向)的位置。本实施例中,亦可以在定位板2上加工螺纹孔22,调整螺栓51可以与该螺纹孔22螺纹连接,进而使得该调整螺栓51起到与调整板3上的调整螺栓51相同的效果。
39.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支撑部71与定位板2之间以及支撑部71与调整板3 之间在水平方向形成间距。通过该间距设置,在配合部7架设在导轨8上时,能够避免定位板2与导轨8之间、调整板3与导轨8之间发生干涉。此外,为使得本实施例的工装的整体结构紧凑,在结构设计时,将配合部7与定位板2 一体成型设计,配合部7与调整板3一体成型设计。
40.前述的梳齿板定位板4安装在架体1上的预定位置,用于连接自动扶梯的梳齿板紧固件。梳齿板定位板4通过梳齿板紧固件连接梳齿板,该梳齿板紧固件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梳齿板定位板4上。通过调节梳齿板紧固件在梳齿板定位板4上的相对位置,进而完成梳齿板的定位。作业人员无需手抬着梳齿板,即可完成玻璃夹紧件的装配作业。本实施例
中,梳齿板紧固件以及梳齿板均有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部件,不作赘述。
41.本实施例中该梳齿板定位板4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架体上,该梳齿板定位板4在架体1上的上下位置可调节。通过调节梳齿板定位板4的上下位置,进而可以调节待安装的梳齿板的上下位置,从而能够满足不同高度的自动扶梯的梳齿板紧固件的安装需求、
42.本实施例中,为实现玻璃夹紧件的安装,前述的定位单元还包括玻璃夹紧件定位板6。玻璃夹紧定位板6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于架体1上,用于通过玻璃托架连接玻璃夹紧件。通过玻璃夹紧件定位板6以将玻璃夹紧件定位固定,作业人员无需手扶着玻璃夹紧件,即可完成玻璃夹紧件的装配作业。前述的玻璃夹紧件定位板包括内侧固定板61、外侧固定板62、延长板64和垫板63。内侧固定板61与架体1固定相连。外侧固定板62与内侧固定板61相连。垫板63 设置于延长板64和外侧固定板62之间。
43.具体使用时,预先将定位销5安装至自动扶梯的侧板上的一个定位孔中,抬起架体1,以将架体1通过配合部7架设在自动扶梯两侧的导轨8上,定位销 5同步卡入定位板2上的卡槽21中,将梳齿板以及梳齿板紧固件连接至梳齿板定位板4上,通过调节调整螺栓51的位置,以完成架体1的位置调节,进而完成梳齿板的定位。将玻璃夹紧件连接至玻璃夹紧件定位板6上,以完成玻璃夹紧件的定位。通过将定位销5安装至不同位置的定位孔中,从而能够将本实施例的工装定位在自动扶梯上的不同位置(如图6所示),进而可以完成不同位置的玻璃夹紧件的装配作业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