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藏风道组件及包含其的冰箱。
背景技术:
2.目前冰箱市场向高端化、多元化方向发展,风冷无霜冰箱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风冷无霜冰箱一般设置冷藏室、变温室和冷冻室。在冷冻室后部位置设置冷冻蒸发器和风扇风机,在三个间室内设置循环风道组件。借助风扇强制对流使蒸发器冷气通过冷藏风道组件送进冷藏室,从而实现冷藏室制冷。
3.目前市场上风冷冰箱冷藏风道组件顶部出风结构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风道组件顶部两侧出风,另一种是风道组件顶部中间上部竖直顶出风,这两种顶部风道出风方式存在如下缺陷:两侧出风结构向顶部输送的风量较少,导致冷藏箱体顶部中间区域空间温度较高,冷藏室上下温差较大、保鲜效果较差、并且压缩机开机率较高、能耗较高;中间上部竖直顶出风方式,虽然上面冷藏箱体顶部温度能很快降低下来,但是因竖直对冷藏箱胆顶部进行直吹风,冷藏箱体顶部空间对应的风道口位置的温度很容易进入过零状态,很难满足性能测试要求,而且顶部冷量也浪费较大,冷藏室中部及下部冷量又供应不足,也会导致整个冷藏室温差较大、保鲜效果较差、并且压缩机开机率较高、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藏风道组件及包含其的冰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冷冰箱冷藏风道组件出风结构不合理,导致冷藏室温差较大、保鲜效果较差、压缩机开机率较高、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藏风道组件,包括风道本体、设置在所述风道本体内的风道、与所述风道一端连接以将冷冻风源送入的进风口、与所述风道另一端连接以将冷冻风源送入冷藏室上部的上出风口;所述上出风口为斜面异型出风口,冷冻风源以斜向方式吹入到冷藏室上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出风口为三向倾斜出风结构,具有中间出风部和两侧出风部,所述中间出风部规格大于所述两侧出风部规格。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道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面罩、冷藏风道泡沫和冷藏箱胆;所述上出风口包括设置在所述冷藏风道泡沫顶部的汇流口、设置在所述汇流口内以将出风分成多股的至少一个分隔板、设置在所述面罩上且位于所述汇流口上方以使出风改向的改向风口、设置在位于所述改向风口顶部的所述冷藏箱胆上的对出风进行导向的导向斜面。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汇流口顶部朝向所述面罩一侧为斜面结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罩顶部设置有u形开口,所述u形开口上安装有改向板;所述改向板和所述u形开口之间形成所述改向风口;所述改向板为异型结构,
两端板面平直固定在所述u形开口两端,中间为向后翻起结构,且由两端向中心翻起幅度依次增大;所述中间出风部对应于所述改向板中间位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道为y形结构,包括中间风道、第一支道和第二支道,所述中间风道与所述所述进风口连接,所述第一支道和所述第二支道并联设置且一端与所述中间风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出风口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道和/或所述第二支道内的水离子杀菌组件。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面罩上的面光源组件。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光源组件包括光源固定压板、光源固定座、led面光源、面光源板,所述光源固定座嵌设在所述面罩上,所述led面光源安装在所述光源固定座内,所述面光源板盖设在所述光源固定座顶部;所述光源固定压板压设在所述面光源板表面。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光源组件数量为两套,两套所述面光源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面罩两端。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冰箱,包括所述冷藏风道组件。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冰箱为风冷冰箱。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藏风道组件,是一种创新结构的具有出风效果好的冷藏风道组件,通过将冷藏风道组件上部的上出风口设计成斜面异型出风结构,使冷风以倾斜方式进入冷藏箱上部,避免直吹冷藏箱顶部,使冷藏箱内冷气充分对流,快速实现热量交换,提高冷藏室温度均匀性。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冰箱,其应用了上述冷藏风道组件,并在冷藏风道组件上集成安装了具有高档感的面光源组件及杀菌效果好的水离子杀菌组件,有效抑制霉的活性及有害细菌的繁殖,防止变质,有效解决了风冷冰箱冷藏室温差较大、保鲜效果较差、压缩机开机率较高、能耗较高等难题,达到冷藏室温度均匀、较好的保鲜功能、能耗较低的效果。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冷藏风道组件的主视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冷藏风道组件的后视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冷藏风道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冷藏风道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冷藏风道组件中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冷藏风道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三;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冰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风道;11、中间风道;12、第一支道;13、第二支道;2、进风口;3、上出风口;31、汇流口;32、分隔板;33、改向风口;34、导向斜面;4、面罩;41、u形开口;42、改向板;5、冷
藏风道泡沫;6、水离子杀菌组件;7、面光源组件;71、光源固定压板;72、光源固定座;73、面光源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3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藏风道组件,包括风道本体、设置在风道本体内的风道1、与风道1一端连接以将冷冻风源送入的进风口2、与风道1另一端连接以将冷冻风源送入冷藏室上部的上出风口3;上出风口3为斜面异型出风口,冷冻风源以斜向方式吹入到冷藏室上部。
31.通过将上出风口3设置成斜面异型出风口,使得冷风经风道1顶部以斜向方式吹出,不会直接对着冷藏室顶部直吹,避免冷藏室顶部出现过零状态,避免冷量浪费,使冷藏室内冷气充分对流,快速实现热量交换,提高冷藏室温度均匀性。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上出风口3为三向倾斜出风结构,具有中间出风部和两侧出风部,中间出风部规格大于两侧出风部规格。
33.如图3和图4所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上出风口3的出风为三个朝向,分别为中间出风,左侧出风、右侧出风,且三个出风方向均为倾斜出风,该处指的斜向是指冷风出风与冷藏室顶部之间具有锐角的斜向出风方向。
34.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风道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面罩4、冷藏风道泡沫5和冷藏箱胆;上出风口3包括设置在冷藏风道泡沫5顶部的汇流口31、设置在汇流口31内以将出风分成多股的至少一个分隔板32、设置在面罩4上且位于汇流口31上方以使出风改向的改向风口33、设置在位于改向风口33顶部的冷藏箱胆上的对出风进行导向的导向斜面34。冷藏风道泡沫5和面罩4贴合设置在一起后,安装到冷藏箱胆内。
35.如图3所示,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风道1设置在冷藏风道泡沫5内,进风口2位于冷藏风道泡沫5底部,风道1沿冷藏风道泡沫5高度方向贯穿设置,汇流口31位于冷藏风道泡沫5顶部;分隔板32数量为两块,以将汇流口31分成三股进行出风,从而形成中间出风部和两侧出风部;冷藏箱胆上的导向斜面34为由面罩4一侧向冷藏风道泡沫5一侧斜向上延伸平面,由此可将经风道1垂直向上传送来的冷风,经汇流口31后由导向斜面34进行转向,使冷风向斜向下方向送入到改向风口33。由于改向风口33位于导向斜面34下方,故需要进行第一道导向也就是导向斜面34的功能。
36.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汇流口31顶部朝向面罩4一侧为斜面结构。通过该斜面结构,也使得冷风经汇流口31时能沿斜面结构送出,实现转向。
37.如图5和图6所示,进一步的,面罩4顶部设置有u形开口41,u形开口41上安装有改向板42;改向板42和u形开口41之间形成改向风口33;改向板42为异型结构,两端板面平直固定在u形开口41两端,中间为向后翻起结构,且由两端向中心翻起幅度依次增大;中间出风部对应于改向板42中间位置。
38.改向板42从顶部往下看也就是俯视图看是近似为等腰梯形结构,中间出风口出风
面积较大,两侧出风口出风面积较小,与冷藏风道泡沫5顶部的汇流口31截面形成很好的匹配,风量损失较少。
39.如图7所示,另外,斜面异型上出风口3的顶部的斜面出风结构配合后背冷藏箱胆的顶部导向斜面可以形成很好的匹配,让冷藏风道组件顶部出风斜向吹风到冷藏室顶部间室,使冷藏箱内冷气充分对流,快速实现热量交换,提高冷藏室温度均匀性,有效抑制霉的活性及有害细菌的繁殖,防止变质。有效解决了风冷冰箱冷藏室温差较大、保鲜效果较差、压缩机开机率较高、能耗较高等难题。
40.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提高冷藏室风循环效率,风道1为y形结构,包括中间风道11、第一支道12和第二支道13,中间风道11与进风口2连接,第一支道12和第二支道13并联设置且一端与中间风道11连接,另一端与上出风口3连接;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支道12和/或第二支道13内的水离子杀菌组件6。为提高搭载此结构的冰箱产品的杀菌效果,在风道1内安装了水离子杀菌组件6,通过水离子杀菌组件6搭载的等离子体能去除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让蔬果美味新鲜。
41.进一步的,为提高产品的档次感,还包括设置在面罩4上的面光源组件7。
42.如图1和图6所示,具体的,面光源组件7包括光源固定压板71、光源固定座72、led面光源、面光源板73,光源固定座72嵌设在面罩4上,led面光源安装在光源固定座72内,面光源板73盖设在光源固定座72顶部;光源固定压板71压设在面光源板73表面。面光源板73采用亚克力材料制成。为安装放置面光源组件7,冷藏风道组件面罩4两侧开制镂空矩形斜切口结构,与安装有led面光源、面光源板、面光源保护罩的面光源固定座四周的斜向沉台结构形成整体装配,面光源组件7正面与冷藏面罩正面齐平,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美观效果。为保证安装牢靠不脱落,除了在冷藏风道面罩上下方向有卡扣与面光源组件形成预固定,还采用面光源固定板在冷藏风道面罩上用螺钉固定面光源组件。
43.面光源组件7数量为两套,两套面光源组件7对称设置在面罩4两端。
44.为提高冷藏箱内整体的温度均匀性,冷藏风道泡沫5内位于第一支道12和第二支道13内布置有三层送风口及相应的出风口(根据冰箱冷藏室所需制冷量要求的不同,送风口及出风口的层数数量可以有相应的调整)。特别地,为减少箱体左右间室及中间间室的温度差,三层送风口及相应的出风口设置在冷藏风道组件中间部位,为增加正面美观效果,出风口出风方向均为斜角导向出风方式,且出风口做成隐藏式结构,与冷藏风道面罩上每层斜向出风口相配合及连通。
4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上述的冷藏风道组件。
46.进一步的,上述的冰箱为风冷冰箱。
4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冰箱,其应用了上述冷藏风道组件,并在冷藏风道组件上集成安装了具有高档感的面光源组件及杀菌效果好的水离子杀菌组件,有效抑制霉的活性及有害细菌的繁殖,防止变质,有效解决了风冷冰箱冷藏室温差较大、保鲜效果较差、压缩机开机率较高、能耗较高等难题,达到冷藏室温度均匀、较好的保鲜功能、能耗较低的效果。
48.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向内”是朝向容置空间中央的方向,“向外”是远离容置空间中央的方向。
4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
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