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脊柱全长摄片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脊柱全长摄片能清晰显示脊柱侧弯方向、侧弯角度,能分析椎体与椎间隙,能看到对称的两侧椎弓根及其根间距,能明确诊断有否先天性畸形存在,为临床医生诊治提供准确、量化的受检者脊柱情况。然而如果是儿童或者躁动等自控能力较差的受检群体,往往在摄片的过程中不易配合。随意晃动或者弯曲身体,从而可能造成摄片效果不理想,重复摄影,工作效率低下,也增加了设备的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脊柱全长摄片用辅助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儿童脊柱全长摄片用辅助装置,包括底座和两根立杆,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与两根所述立杆固接,两根所述立杆呈相对间隔布置在所述底座的后端,两根所述立杆之间设有透明板,在此透明板上设有刻度线,每根所述立杆上均安装有一个可上下往返移动的头固定,两个所述头固定相对设置,所述头固定包括连接筒、连接杆、支撑杆和头固件,所述连接筒与所述立杆活动连接,并在所述连接筒上设有锁定机构锁定活动的所述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外壁固接有垂直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平行于所述底座表面分布,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接,所述支撑杆垂直于所述连接杆,所述支撑杆为可水平往返伸缩结构,并在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紧固机构锁定伸缩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接有头固件,所述头固件开设有夹槽,两个相对的头固件上的夹槽相互配合,从而可将患者的头部夹持固定;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有四个带刹车片的万向滚轮。
6.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位于所述立杆的前方,在此安装口内安装有电动升降架,所述电动升降架顶端连接有承台板,所述电动升降架可带动所述承台板收纳在所述安装口内;所述底座的一侧还设有控制踏板,所述控制踏板与所述电动升降架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用作控制所述电动升降架的升降。
7.进一步地,每根所述立杆上均开设有连接通口,所述连接筒由两个半圆形基块构成,每个所述基块均开设有半圆形通槽,两个所述基块通过螺栓螺接,螺接后两个通槽可拼合成一个圆形通道,此圆形通道与所述连接通口套接;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插孔和插销,在其中一个所述基块的外壁开设有插孔,套接在圆形通道内的此段立杆上也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此段立杆上的多个插孔呈等间距竖向间隔布置,所述插销插接在插孔内,从而将活动的连接筒锁定,另一个所述基块外壁与所述连接杆固接。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还固接有手把杆,所述手把杆垂直于所述底座端面,每个所
述手把杆上设有弹力束缚带,所述束缚带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所述第一套杆的一端与所述头固件螺接,另一端套接在所述第二套杆内,并在所述第二套杆内水平往返移动,且通过紧固机构将活动的第一套杆锁定。
10.进一步地,所述头固件为倒置的“u”型结构,其开口处固接硅胶垫,所述夹槽为圆弧状结构,并开设在所述硅胶垫的侧壁上。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受检者站在底座表面,靠在透明板上,根据受检者的身高来调节头固定在立杆上的位置,支撑杆是水平往返伸缩结构,调节两个头固件的距离,通过两个头固件上的夹槽,从而把受检者的头部夹持固定,这样可以强迫自控能力较差的儿童或者躁动受检者,始终保持良好的脊柱全长摄片体位,提升摄片效果。头固定可以匹配不同受检者的身高,而支撑杆可调节两个头固件间距,来匹配不同大小的头部使用,运用更方便灵活,底座下方的万向滚轮可以方便移动整个辅助装置。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童脊柱全长摄片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中承台板呈上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00-底座、110-安装口、120-万向滚轮、200-立杆、210
‑ꢀ
透明板、211-刻度线、220-连接通口、300-头固定、310-连接筒、311
‑ꢀ
基块、320-连接杆、321-手把杆、3210-束缚带、330-支撑杆、331-第一套杆、332-第二套杆、3321-紧固机构、340-头固件、341-硅胶垫、 3410-夹槽、400-电动升降架、410-控制踏板、500-承台板、600-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脊柱全长摄片用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00和两根立杆200,所述底座100的上端面与两根所述立杆200固接,两根所述立杆200呈相对间隔布置在所述底座 100的后端,两根所述立杆200之间设有透明板210,在此透明板210 上设有刻度线211。每根所述立杆200上均安装有一个可上下往返移动的头固定300,两个所述头固定300相对设置。所述头固定300包括连接筒310、连接杆320、支撑杆330和头固件340,所述连接筒 310与所述立杆200活动连接,并在所述连接筒310上设有锁定机构锁定活动的所述连接筒310。所述连接筒310外壁固接有垂直设置的连接杆320,所述连接杆320平行于所述底座100表面分布。所述连接杆320与所述支撑杆330的一端固接,所述支撑杆330垂直于所述连接杆320,所述支撑杆330为可水平往返伸缩结构,并在所述支撑杆330上设有紧固机构3321锁定伸缩的支撑杆330,所述支撑杆330 的另一端固接有头固件340,所述头固件340开设有夹槽3410,两个相对的头固件340上的夹槽3410相互配合,从而可将患者的头部夹持固定。所述底座100的下端面设有四个带刹车片的万向滚轮120。
17.采用以上结构,受检者站在底座100表面,靠在透明板210上,根据受检者的身高来调节头固定300在立杆200上的位置,支撑杆 330是水平往返伸缩结构,调节两个头固件340的距离,通过两个头固件340上的夹槽3410,从而把受检者的头部夹持固定,这样可以强迫
自控能力较差的儿童或者躁动受检者,始终保持良好的脊柱全长摄片体位,提升摄片效果。头固定300可以匹配不同受检者的身高,而支撑杆330可调节两个头固件340间距,来匹配不同大小的头部使用,运用更方便灵活,底座100下方的万向滚轮120可以方便移动整个辅助装置。
18.作为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100上开设有安装口110,所述安装口110位于所述立杆200的前方,在此安装口110内安装有电动升降架400,所述电动升降架400顶端连接有承台板500,所述电动升降架400可带动所述承台板500收纳在所述安装口110内;所述底座100的一侧还设有控制踏板410,所述控制踏板410与所述电动升降架400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用作控制所述电动升降架400的升降。在底座100对面进行照射的球管,一般下降都有一定的极限,受检者站在承台板500上,脚踩控制踏板410,可以升高受检者,方便球管照射,不使用时,承台板500收纳在安装口110内,对底座100 表面没有影响,不干涉底座100的使用。
19.每根所述立杆200上均开设有连接通口220,所述连接筒310由两个半圆形基块311构成,每个所述基块311均开设有半圆形通槽,两个所述基块311通过螺栓螺接,螺接后两个通槽可拼合成一个圆形通道,此圆形通道与所述连接通口220套接。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插孔和插销600,在其中一个所述基块311的外壁开设有插孔,套接在圆形通道内的此段立杆200上也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此段立杆200上的多个插孔呈等间距竖向间隔布置,所述插销600插接在插孔内,从而将活动的连接筒310锁定。另一个所述基块311外壁与所述连接杆 320固接。连接筒310是可以分拆的结构,可以方便拆装整个头固定 300,连接筒310在连接通口220内上下移动,来调整位置,然后插销600插接在插孔内对头固定300进行定位。
20.所述连接杆320还固接有手把杆321,所述手把杆321垂直于所述底座100端面,每个所述手把杆321上设有弹力束缚带3210,所述束缚带3210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有些身体虚弱的人,可以在摄片时,两只手握持手把杆321,增加稳定性。另外如果是特别躁动的病人,在头被限制体位后,可以利用弹力的束缚带3210,再与两个手把杆321配合,约束患者身体,进一步地增强体位保持效果。
21.所述支撑杆330包括第一套杆331和第二套杆332,所述第一套杆331的一端与所述头固件340螺接,另一端套接在所述第二套杆332内,并在所述第二套杆332内水平往返移动,且通过紧固机构3321 将活动的第一套杆331锁定,使用方便。
22.所述头固件340为倒置的“u”型结构,其开口处固接硅胶垫341,所述夹槽3410为圆弧状结构,并开设在所述硅胶垫341的侧壁上。头固件340采用具有弹性的塑料制成,夹持头部时是柔软的接触面,提升舒适度。
2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