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丸剂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24  135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丸剂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药丸剂包装机。


背景技术:

2.丸剂,中药的一种药物剂型。药物研成细末,用蜜或水、或糊、或药汁、或蜂蜡等拌和,制成圆球形的大小不等的药丸,中药丸剂主要采用包装瓶进行包装;
3.在生产过程中,其包装方式主要为人工数粒和包装机,人工数粒包装工作量较大且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包装机包装因数粒准确度不高,容易造成包装瓶内的丸剂数量过多或过少,包装合格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药丸剂包装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中药丸剂包装机,能够定量输送丸剂,提高了包装合格率,能够调整送药管高低,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调整出料斗的角度,提高了收集丸剂的准确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丸剂包装机,包括底板、皮带输送机、定量下料单元和包装下料单元;
6.底板:上设有横向的皮带输送机;
7.定量下料单元:安装在底板的表面后端右侧;
8.包装下料单元:包含有支撑架二、接药斗、放置管和移动管,所述支撑架二固定连接在底板的表面后端,支撑架二的顶端前侧固定连接接药斗,所述接药斗的底端固定连接放置管的顶端,所述移动管的上端外侧与放置管的下端内侧竖向滑动连接。
9.底板固定皮带输送机和支撑架二,皮带输送机使包装瓶向前移动进行收集丸剂,定量下料单元用于控制丸剂进入包装瓶内的数量,支撑架二支撑接药斗,移动管通过向上回缩至放置管内使出药口与皮带输送机之间距离增加,从而可以放置高低不同的包装瓶。
10.进一步的,所述包装下料单元还包含有环套一、支撑板一 、圆盘一、扭块、螺纹杆、轴承、环套二、支撑板二和圆盘二,所述环套一固定套接在放置管的中下部,所述移动管的中下部固定套接有环套二,所述支撑板一 的左侧固定连接环套一,所述支撑板一 的右侧固定连接圆盘一,所述支撑板二的左侧固定连接环套二,所述支撑板二的右侧固定连接圆盘二,所述螺纹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圆盘二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部与圆盘一螺纹连接,螺纹杆的顶端连接扭块,环套一固定支撑板一 ,支撑板一 固定圆盘一,通过顺时针转动扭块使螺纹杆相对于轴承转动,从而使环套二、支撑板二和圆盘二向上移动实现移动管的回缩,当需要减小出料口和皮带输送机之间距离时,逆时针转动扭块使移动管伸长。
11.进一步的,所述包装下料单元还包含l型固定块、活动柱、固定块和出药斗,所述移动管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块,两个l型固定块分别转动连接有活动柱,所述出药斗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分别与对应的活动柱固定连接,l型固定块固定活动柱,通过移动出药斗使固定块带动活动柱在l型固定块内转动。
12.进一步的,所述包装下料单元还包含垫片和螺母,两个活动柱的外端分别套接有垫片且螺纹连接有螺母,当出药斗移动到某一角度时,通过转动螺母使垫片贴紧l型固定块,从而实现紧固作用。
13.进一步的,所述定量下料单元还包含有送药管一、u型固定块、半圆弧阻药板、控量圆盘、转轴、限位环、电动机、送药管二、支撑架一、紧固螺栓和支撑条,所述支撑架一固定连接底板的后端右侧,所述电动机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一的上表面前端,且电动机的前侧输出轴固定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的前端与控量圆盘的中部固定连接,且转轴位于控量圆盘前侧的轴段固定套接有限位环,所述控量圆盘的圆周侧等角度的开设有定量下料槽,所述控量圆盘的右端外侧与半圆弧阻药板的内侧弧面滑动连接,所述半圆弧阻药板的后侧上下端分别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支撑条的上下两端,支撑条的中部固定连接支撑架一的顶部前端,所述半圆弧阻药板的上下端分别固定有u型固定块,上侧的u型固定块固定连接送药管一,下侧的u型固定块固定连接送药管二,所述电动机的输入端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14.支撑架一支撑支撑条,支撑条支撑u型固定块,紧固螺栓将半圆弧阻药板与支撑条固定,丸剂从送药管一落入控量圆盘的定量下料槽内,半圆弧阻药板阻挡丸剂从一侧掉落,限位环限制转轴的位置,通过启动电动机使转轴旋转带动控量圆盘转动,使丸剂落入送药管二,
15.进一步的,所述定量下料单元还包含有储物斗,所述储物斗固定连接在送药管一的顶端,将需要包装的丸剂放入储物斗,丸剂从储物斗落入送药管一。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中药丸剂包装机,具有以下好处:
17.1、本中药丸剂包装机设置了定量下料单元,通过控量圆盘的旋转使丸剂按一定数量下落,能够定量输送丸剂,提高了包装合格率。
18.2、本中药丸剂包装机设置了包装下料单元,通过扭动扭块使移动管回缩,能够调整送药管高低,提高了工作效率。
19.3、本中药丸剂包装机设置了角度调整功能,通过转动螺母使出药斗角度固定不变,能够调整出料斗的角度,提高了收集丸剂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侧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底板、2皮带输送机、3定量下料单元、31储物斗、32送药管一、33u型固定块、34半圆弧阻药板、35控量圆盘、36转轴、37限位环、38电动机、39送药管二、310支撑架一、311紧固螺栓、312支撑条、4包装下料单元、41支撑架二、42接药斗、43放置管、44环套一、45支撑板一 、46圆盘一、47扭块、48螺纹杆、49轴承、410移动管、411环套二、412支撑板二、413圆盘二、414 l型固定块、415垫片、416活动柱、417螺母、418固定块、419出药斗。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药丸剂包装机,包括底板1、皮带输送机2、定量下料单元3和包装下料单元4;
26.底板1:上设有横向的皮带输送机2;
27.定量下料单元3:安装在底板1的表面后端右侧;
28.定量下料单元3还包含有送药管一32、u型固定块33、半圆弧阻药板34、控量圆盘35、转轴36、限位环37、电动机38、送药管二39、支撑架一310、紧固螺栓311和支撑条312,支撑架一310固定连接底板1的后端右侧,电动机38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一310的上表面前端,且电动机38的前侧输出轴固定连接转轴36,转轴36的前端与控量圆盘35的中部固定连接,且转轴36位于控量圆盘35前侧的轴段固定套接有限位环37,控量圆盘35的圆周侧等角度的开设有定量下料槽,控量圆盘35的右端外侧与半圆弧阻药板34的内侧弧面滑动连接,半圆弧阻药板34的后侧上下端分别通过紧固螺栓311连接支撑条312的上下两端,支撑条312的中部固定连接支撑架一310的顶部前端,半圆弧阻药板34的上下端分别固定有u型固定块33,上侧的u型固定块33固定连接送药管一32,下侧的u型固定块33固定连接送药管二39,电动机38的输入端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29.支撑架一310支撑支撑条312,支撑条312支撑u型固定块33,紧固螺栓311将半圆弧阻药板34与支撑条312固定,丸剂从送药管一32落入控量圆盘35的定量下料槽内,半圆弧阻药板34阻挡丸剂从一侧掉落,限位环37限制转轴36的位置,通过启动电动机38使转轴36旋转带动控量圆盘35转动,使丸剂落入送药管二39。
30.定量下料单元3还包含有储物斗31,储物斗31固定连接在送药管一32的顶端,将需要包装的丸剂放入储物斗31,丸剂从储物斗31落入送药管一32。
31.包装下料单元4:包含有支撑架二41、接药斗42、放置管43和移动管410,支撑架二41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表面后端,支撑架二41的顶端前侧固定连接接药斗42,接药斗42的底端固定连接放置管43的顶端,移动管410的上端外侧与放置管43的下端内侧竖向滑动连接。
32.底板1固定皮带输送机2和支撑架二41,皮带输送机2使包装瓶向前移动进行收集丸剂,定量下料单元3用于控制丸剂进入包装瓶内的数量,支撑架二41支撑接药斗42,移动管410通过向上回缩至放置管43内使出药口与皮带输送机2之间距离增加,从而可以放置高低不同的包装瓶。
33.包装下料单元4还包含有环套一44、支撑板一 45、圆盘一46、扭块47、螺纹杆48、轴承49、环套二411、支撑板二412和圆盘二413,环套一44固定套接在放置管43的中下部,移动管410的中下部固定套接有环套二411,支撑板一 45的左侧固定连接环套一44,支撑板一 45的右侧固定连接圆盘一46,支撑板二412的左侧固定连接环套二411,支撑板二412的右侧固定连接圆盘二413,螺纹杆48的底端通过轴承49与圆盘二413转动连接,螺纹杆48的顶部与圆盘一46螺纹连接,螺纹杆48的顶端连接扭块47,环套一44固定支撑板一 45,支撑板一 45固定圆盘一46,通过顺时针转动扭块47使螺纹杆48相对于轴承49转动,从而使环套二411、支撑板二412和圆盘二413向上移动实现移动管410的回缩,当需要减小出料口和皮带输送机2之间距离时,逆时针转动扭块47使移动管410伸长。
34.包装下料单元4还包含l型固定块414、活动柱416、固定块418和出药斗419,移动管410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块414,两个l型固定块414分别转动连接有活动柱416,出药斗419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固定块418,两个固定块418分别与对应的活动柱416固定连接,l型固定块414固定活动柱416,通过移动出药斗419使固定块418带动活动柱416在l型固定块414内转动。
35.包装下料单元4还包含垫片415和螺母417,两个活动柱416的外端分别套接有垫片415且螺纹连接有螺母417,当出药斗419移动到某一角度时,通过转动螺母417使垫片415贴紧l型固定块414,从而实现紧固作用。
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药丸剂包装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启动电动机38使转轴36旋转带动控量圆盘35转动,将需要包装的丸剂放入储物斗31,丸剂从储物斗31落入送药管一32,丸剂通过药管一32落入控量圆盘35的定量下料槽内,半圆弧阻药板34阻挡丸剂从一侧掉落,丸剂旋转到送药管二39口落入接药斗42,由于控量圆盘35的定量下料槽之间距离从而实现定量输送药丸功能,通过逆时针转动扭块47使移动管410伸长,丸剂通过接药斗42落入放置管43,再通过放置管43落入移动管410,需要增加出料口和皮带输送机2之间距离时,通过顺时针转动扭块47使移动管410回缩从而实现距离的减小,丸剂从移动管410落入出药斗419,通过调整出药斗419角度后转动螺母417使垫片415贴紧l型固定块414,使出药斗419角度固定,此时丸剂从出药斗419落入包装瓶内。
37.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外部控制开关组选用的是plc单片机,电动机38则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电动机38可采用步进电机。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电动机38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