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24  132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接线端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铜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2.铜接线端子,是一段封在绝缘塑料里面的金属片,一端或两端有孔可以插入导线,有的由螺丝用于紧固或者松开,适合大量的导线互联,在电力行业就有专门的端子排,端子箱,上面全是接线端子,单层的、双层的,电流的,电压的,普通的,可断的等等。一定的压接面积是为了保证可靠接触,以及保证能通过足够的电流。现有的铜接线端子强度不够,容易变形,且容易滑动。
3.为此,我们提出铜接线端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铜接线端子,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铜接线端子,包括端头和端片,还包括加强板,所述端头一端固定连接有端片,所述端片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远离端片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防滑组和第二防滑组,所述端片、加强板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端片上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加强板上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连通,端头、端片、加强板、第一耐磨条和第二耐磨条均为金属材质,通过加强板、第一耐磨条和第二耐磨条的设计,能够增加端片的强度;
7.所述端头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端头内部还设有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套置在空腔上,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加强筋、加强环,所述加强筋、加强环均设有多个,加强筋、加强环与端头一体成型,通过加强筋、加强环的设计,能够增加端头的强度。
8.进一步地,所述端头远离端片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空腔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环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加强筋与加强环内壁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增加加强组件的强度。
10.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上安装有自攻螺丝,所述自攻螺丝一端穿过加强板与端片螺纹连接,从而便于对加强板的安装和拆卸。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位于第一防滑组和第二防滑组之间。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滑组包括多根等距设置的第一耐磨条,所述第二防滑组包括多根等距设置的第二耐磨条。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端头、端片、加强板、第一耐磨条和第二耐磨条均为金属材质,通过加强板、第一耐磨条和第二耐磨条的设计,能够增加端片的强度;加强筋、加强环与端头一体成型,通过加强筋、加强环的设计,能够增加端头的强度,加强筋与加强环内壁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增加加强组件的强度,自攻螺丝一端穿过加强板与端片螺纹连接,从而便于对加强板的安装和拆卸,通过第一防滑组和第二防滑组的设计,能够增加端片的防滑性能,同时也能够提高端片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铜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铜接线端子的加强板立体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铜接线端子的端片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铜接线端子的加强筋和加强环连接状态示意图。
18.图中:1、端头;2、端片;3、加强板;4、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第一防滑组;7、第二防滑组;8、第一耐磨条;9、第二耐磨条;10、自攻螺丝;11、空腔;12、加强筋;13、加强环;14、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0.如图1-4所示,铜接线端子,包括端头1和端片2,还包括加强板3,所述端头1一端固定连接有端片2,所述端片2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板3,所述加强板3远离端片2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防滑组6和第二防滑组7,所述端片2、加强板3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所述端片2上的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与加强板3上的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连通,端头1、端片2、加强板3、第一耐磨条8和第二耐磨条9均为金属材质,通过加强板3、第一耐磨条8和第二耐磨条9的设计,能够增加端片2的强度;
21.所述端头1内部设有空腔11,所述端头1内部还设有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套置在空腔11上,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加强筋12、加强环13,所述加强筋12、加强环13均设有多个,加强筋12、加强环13与端头1一体成型,通过加强筋12、加强环13的设计,能够增加端头1的强度。
22.其中,所述端头1远离端片2一端设有开口14,所述开口14与空腔11连通。
23.其中,所述加强环13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加强筋12与加强环13内壁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增加加强组件的强度。
24.其中,所述加强板3上安装有自攻螺丝10,所述自攻螺丝10一端穿过加强板3与端片2螺纹连接,从而便于对加强板3的安装和拆卸。
25.其中,所述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位于第一防滑组6和第二防滑组7之间。
26.其中,所述第一防滑组6包括多根等距设置的第一耐磨条8,所述第二防滑组7包括多根等距设置的第二耐磨条9,通过第一防滑组6和第二防滑组7的设计,能够增加端片2的防滑性能,同时也能够提高端片2的耐磨性。
2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铜接线端子,端头1一端固定连接有端片2,端片2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板3,加强板3远离端片2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防滑组6和第二防滑组7,端片2、加强板3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端片2上的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与加强板3上的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连通,端头1、端片2、加强板3、第一耐磨条8和第二耐磨条9均为金属材质,通过加强板3、第一耐磨条8和第二耐磨条9的设计,能够增加端片2的强度;端头1内部设有空腔11,端头1内部还设有加强组件,加强组件套置在空腔11上,加强组件包括加强筋12、加强环13,加强筋12、加强环13均设有多个,加强筋12、加强环13与端头1一体成型,通过加强筋12、加强环13的设计,能够增加端头1的强度。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铜接线端子,包括端头(1)和端片(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3),所述端头(1)一端固定连接有端片(2),所述端片(2)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板(3),所述加强板(3)远离端片(2)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防滑组(6)和第二防滑组(7),所述端片(2)、加强板(3)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所述端片(2)上的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与加强板(3)上的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连通;所述端头(1)内部设有空腔(11),所述端头(1)内部还设有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套置在空腔(11)上,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加强筋(12)、加强环(13),所述加强筋(12)、加强环(13)均设有多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1)远离端片(2)一端设有开口(14),所述开口(14)与空腔(1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13)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加强筋(12)与加强环(13)内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上安装有自攻螺丝(10),所述自攻螺丝(10)一端穿过加强板(3)与端片(2)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位于第一防滑组(6)和第二防滑组(7)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组(6)包括多根等距设置的第一耐磨条(8),所述第二防滑组(7)包括多根等距设置的第二耐磨条(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铜接线端子,包括端头和端片,还包括加强板,所述端头一端固定连接有端片,所述端片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远离端片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防滑组和第二防滑组,所述端片、加强板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端片上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加强板上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端头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端头内部还设有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套置在空腔上,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加强筋、加强环,所述加强筋、加强环均设有多个,所述端头远离端片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空腔连通,所述加强环为圆环形结构。能够增加该铜接线端子的强度,避免该铜接线端子变形,同时能够提高该铜接线端子的稳定性。同时能够提高该铜接线端子的稳定性。同时能够提高该铜接线端子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强龙 王岩华 许道岛 郑建强 高盛鑫 江丙友 王格 高亦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永久电力金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9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