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仪表板结构,属于飞机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飞机上的仪表板,是为固定各种显示器、仪表设备和控制器设备,是飞行员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然而目前所使用的仪表板是垂直安装,仪表板上安装的设备拥挤、杂乱,空间利用率不高,影响飞行员对数据的判读,而且现有的仪表板还是分体式安装,安装与拆卸复杂,还存在配合误差等。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机仪表板结构,其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飞机仪表板结构,包括支臂,主仪表板,左辅助仪表板,支座,右辅助仪表板,遮光罩;所述支臂一端与主仪表板连接,另一端与机体连接;所述左辅助仪表板上端与主仪表板下端连接,下端与机体连接;所述支座一端与主仪表板连接,另一端与机体连接;所述右辅助仪表板上端与主仪表板下端连接,下端与机体连接;所述遮光罩固定在主仪表板上端。
6.进一步的,为保证安装在主仪表板上的设备包含在飞行员的最佳视区内,所述主仪表板的安装平面前倾12
°
并且与飞行员正常视线垂直。
7.进一步的,为便于飞行员操作和地勤人员安装、拆卸,所述左辅助仪表板和右辅助仪表板的安装平面采用前倾12
°
、内倾15
°
设计,同时左辅助仪表板和右辅助仪表板分别设计有三个脚架用于定位,上面一只脚架与主仪表板通过螺钉和托板螺母连接,下面两只脚架与飞机操纵台通过螺钉和托板螺母连接。
8.进一步的,为便于遮光罩的安装与拆卸,所述遮光罩通过螺钉和托板螺母固定在主仪表板上端。
9.进一步的,为了确保主仪表板不在航向方向上移动,所述支臂的侧面通过铆钉铆接在主仪表板上,前面通过螺栓和螺母与飞机斜框连接。
10.进一步的,为了确保主仪表板不在翼展方向上移动,所述支座的侧面通过螺钉和托板螺母与主仪表板连接,下面通过螺栓和螺母与飞机口框梁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2.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化设计,结构简单,外观简洁,方便在飞机上安装和拆卸,安装平面前倾并且与飞行员正常视线垂直,便于飞行员观看和操作主要的显示设备,提高了人机功效。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飞机仪表板结构的组成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飞机仪表板结构的俯视图;
16.图中所示:1-支臂、2-主仪表板、3-左辅助仪表板、4-支座、5-右辅助仪表板、6-遮光罩。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19.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1.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飞机仪表板结构,包括支臂1,主仪表板2,左辅助仪表板3,支座4,右辅助仪表板5,遮光罩6;所述支臂1一端与主仪表板2连接,另一端与机体连接;所述左辅助仪表板3上端与主仪表板2下端连接,下端与机体连接;所述支座4一端与主仪表板2连接,另一端与机体连接;所述右辅助仪表板5上端与主仪表板2下端连接,下端与机体连接;所述遮光罩6固定在主仪表板上端。
22.所述主仪表板2前倾12
°
安装与飞行员正常视线垂直,确保了安装在主仪表板上的设备包含在飞行员的最佳视区内。
23.所述左辅助仪表板3和右辅助仪表板5前倾12
°
、内倾15
°
安装,便于飞行员观看和操纵设备;左辅助仪表板3和右辅助仪表板5上面与主仪表板2通过螺钉和托板螺母连接,下面与飞机操纵台通过螺钉和托板螺母连接连接,该安装方式便于后期的维护。
24.所述遮光罩6通过螺钉和托板螺母固定在主仪表板2上端,为仪表板上显示器遮挡住有害光照射,便于飞行员观看显示器,同时方便于遮光罩6的安装与拆卸。
25.所述支臂1的侧面通过铆钉铆接在主仪表板2上,前面通过螺栓和螺母与飞机斜框连接,确保主仪表板2安装面与飞行员正常视线垂直的同时固定主仪表板2不在航向方向上移动。
26.所述支座4的侧面通过螺钉和托板螺母与主仪表板2连接,下面通过螺栓和螺母与飞机口框梁连接,确保主仪表板2安装面与飞行员正常视线垂直的同时固定主仪表板不在翼展方向上移动。
27.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先将支臂1铆接在主仪表板2上,再将遮光罩6通过螺钉和托板螺母固定在主仪表板2上,用螺钉和托板螺母将支座4固定在主仪表板2上,用螺栓和螺母将支座4固定在飞机口框梁上,然后用螺栓和螺母将支臂1固定在飞机斜框上,再用螺钉和托板螺母将左辅助仪表板3和右辅助仪表板5固定在主仪表板2和操纵台上,最后将相应显示器、仪表和控制器设备电缆与机上电缆对接,用螺钉将相应显示器、仪表和控制器设备固定在仪表板上。
28.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9.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飞机仪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臂(1),主仪表板(2),左辅助仪表板(3),支座(4),右辅助仪表板(5),遮光罩(6);所述支臂(1)一端与主仪表板(2)连接,另一端与机体连接;所述左辅助仪表板(3)上端与主仪表板(2)下端连接,下端与机体连接;所述支座(4)一端与主仪表板(2)连接,另一端与机体连接;所述右辅助仪表板(5)上端与主仪表板(2)下端连接,下端与机体连接;所述遮光罩(6)固定在主仪表板(2)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仪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仪表板(2)的安装平面前倾12
°
并且与飞行员正常视线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仪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辅助仪表板(3)和右辅助仪表板(5)的安装平面采用前倾12
°
、内倾15
°
设计,同时左辅助仪表板(3)和右辅助仪表板(5)分别设计有三个脚架用于定位,上面一只脚架与主仪表板(2)通过螺钉和托板螺母连接,下面两只脚架与飞机操纵台通过螺钉和托板螺母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仪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罩(6)通过螺钉和托板螺母固定在主仪表板(2)上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仪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1)的侧面通过铆钉铆接在主仪表板(2)上,前面通过螺栓和螺母与飞机斜框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仪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的侧面通过螺钉和托板螺母与主仪表板(2)连接,下面通过螺栓和螺母与飞机口框梁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飞机仪表板结构,该结构包括主仪表板、左辅助仪表板、右辅助仪表板、支臂、支座、遮光罩。主仪表板用于安装显示器、仪表和控制器设备;左辅助仪表板用于安装控制器设备;右辅助仪表板用于安装仪表设备;支臂和支座用于将主仪表板固定在机体上;遮光罩用于遮挡有害光照射显示器,便于飞行员观看显示器。该仪表板采用一体化设计,结构简单,外观简洁,方便在飞机上安装和拆卸,安装平面前倾并且与飞行员正常视线垂直,便于飞行员观看和操作主要的显示设备。作主要的显示设备。作主要的显示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惠 祝令勋 文其龙 李作帮 张伟 王俊人 徐钰明 龚宴辉 朱洪 阮剑 自晓旭 张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贵飞飞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9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