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池前池入水口的过滤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22  125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池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水池前池入水口的过滤机构。


背景技术:

2.循环水池深2.2米,前池深4.2米,两侧进口滤标高3.9米,滤高度没有到前池顶部,当循环水池小池水位2.15米(由于测量误差,实际水位是2.05米)时,水位刚好到达进口滤顶部,只要水位稍微高一点,循环水池的垃圾就会进入前水池,然后通过泵进入到循环水系统中,这样很不利于冷却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3.另外,前池吸水口没有安装滤网,且水流较急,岸边又比较滑,如果运行人员巡视时一旦滑倒掉进吸水口,将会被冲到前池滤网前,前池吸水池水位上部空间很小,即使会游泳也无法逃生,从而发生溺水的重大安全事故。
4.为此,为了避免高水位运行时垃圾进入前池,为了消除人员掉入水中溺水的安全隐患,在吸水口加装一个过滤机构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循环水池前池入水口的过滤机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循环水池前池入水口的过滤机构,包括前池和滤板,所述前池的一侧依次设置有连通水渠和循环水池,连通水渠连接在前池和循环水池之间,且前池的侧壁内部为空腔结构,前池的侧壁内在其两侧均设有竖直设置的导轨座,导轨座的侧壁之间通过驱动齿轮滑动设有导座,导座的侧壁上焊有倒“j”型的调节架,调节架活动在前池的侧壁上,调节架的一侧侧壁上焊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方在调节架内弹性设置有调节板,滤板卡接在两侧的固定板和调节板之间。
8.优选的,所述循环水池上开设有与连通水渠相适配的连通孔,连通孔中插有滤网。
9.优选的,所述导轨座上开设有与驱动齿轮相适配的齿槽,驱动齿轮的一侧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通过螺丝安装在导座的侧壁上。
10.优选的,所述调节架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其内壁之间焊接有固定轴,调节板呈“l”型结构且滑动在固定轴上。
11.优选的,所述固定轴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调节架的内壁焊接固定,另一端与调节板的侧壁接触。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在前池的顶部处设置可以拆装的滤板,利用滤板对流入前池的垃圾等进行过滤,清理时,可以通过调节架将其上调移出前池,然后,将滤板从调节板和固定板之间移出,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循环水池前池入水口的过滤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循环水池前池入水口的过滤机构的滤板和调节架连接及其安装示意图;
16.图3为图2中局部a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循环水池前池入水口的过滤机构的调节架驱动示意图。
18.图中:1前池、11导轨座、2连通水渠、3循环水池、31滤网、4滤板、5调节架、51驱动齿轮、52固定轴、53调节板、54固定板、6导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参照图1-4,一种循环水池前池入水口的过滤机构,包括前池1和滤板4,前池1的一侧依次设置有连通水渠2和循环水池3,连通水渠2连接在前池1和循环水池3之间,前池1的池壁上设有开关,循环水池3上开设有与连通水渠2相适配的连通孔,连通孔中插有滤网31,且前池1的侧壁内部为空腔结构,前池1的侧壁内在其两侧均设有竖直设置的导轨座11,导轨座11的侧壁之间通过驱动齿轮51滑动设有导座6,导座6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带动调节架5升降调节,导座6的侧壁上焊有倒“j”型的调节架5,调节架5的作用在于对滤板4进行固定和调整位置,调节架5活动在前池1的侧壁上,调节架5的一侧侧壁上焊有固定板54,固定板54的上方在调节架5内弹性设置有调节板53,调节板53的设置对滤板4有定位作用,滤板4卡接在两侧的固定板54和调节板53之间。
21.进一步的,导轨座11上开设有与驱动齿轮51相适配的齿槽,驱动齿轮51的一侧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通过螺丝安装在导座6的侧壁上,调节架5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其内壁之间焊接有固定轴52,调节板53呈“l”型结构且滑动在固定轴52上,固定轴52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调节架5的内壁焊接固定,另一端与调节板53的侧壁接触。
22.本实施例中,安装滤板4时,先按下开关,令旋转电机启动,带动驱动齿轮51沿着齿槽向图2的上方滚动,从而带动调节架5上移,上移至其短端露出前池1后,暂停,接着再将两侧调节架5上的调节板53向其内侧按压,按压进调节架5内后将固定板54贴着两侧调节架5的侧壁向下滑动至与固定板54接触,随后松开按压调节板53的手,使其在弹簧的作用下弹出,弹出后将滤板4卡在调节板53和固定板54之间,随后,再启动旋转电机,令其带动驱动齿轮51沿着齿槽向图2的下方滚动,从而带动调节架5和滤板4下移,待调节架5的顶部与前池1的顶壁接触时,关闭开关即可,清理滤板4上垃圾时,将调节架5上移后,再将调节板53按压至调节架5内,然后将滤板4沿着两侧调节架5的侧壁上滑即可卸下。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水池前池入水口的过滤机构,包括前池(1)和滤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池(1)的一侧依次设置有连通水渠(2)和循环水池(3),连通水渠(2)连接在前池(1)和循环水池(3)之间,且前池(1)的侧壁内部为空腔结构,前池(1)的侧壁内在其两侧均设有竖直设置的导轨座(11),导轨座(11)的侧壁之间通过驱动齿轮(51)滑动设有导座(6),导座(6)的侧壁上焊有倒“j”型的调节架(5),调节架(5)活动在前池(1)的侧壁上,调节架(5)的一侧侧壁上焊有固定板(54),固定板(54)的上方在调节架(5)内弹性设置有调节板(53),滤板(4)卡接在两侧的固定板(54)和调节板(5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池前池入水口的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池(3)上开设有与连通水渠(2)相适配的连通孔,连通孔中插有滤网(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池前池入水口的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座(11)上开设有与驱动齿轮(51)相适配的齿槽,驱动齿轮(51)的一侧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通过螺丝安装在导座(6)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池前池入水口的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5)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其内壁之间焊接有固定轴(52),调节板(53)呈“l”型结构且滑动在固定轴(52)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水池前池入水口的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52)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调节架(5)的内壁焊接固定,另一端与调节板(53)的侧壁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池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水池前池入水口的过滤机构,包括前池和滤板,所述前池的一侧依次设置有连通水渠和循环水池,连通水渠连接在前池和循环水池之间,且前池的侧壁内部为空腔结构,前池的侧壁内在其两侧均设有竖直设置的导轨座,导轨座的侧壁之间通过驱动齿轮滑动设有导座,导座的侧壁上焊有倒“J”型的调节架,调节架活动在前池的侧壁上,调节架的一侧侧壁上焊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方在调节架内弹性设置有调节板,滤板卡接在两侧的固定板和调节板之间。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避免高水位运行时垃圾进入前池,也能对过滤的垃圾进行处理回收,有助于维持冷却设备的良好运行模式。有助于维持冷却设备的良好运行模式。有助于维持冷却设备的良好运行模式。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深能源樟洋电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7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