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用定量下料式施肥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22  125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稻种植用定量下料式施肥设备。


背景技术:

2.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种方式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按是否无土栽培分为水田稻与浮水稻等,水稻种植的过程中需要给水稻施肥,保证水稻有足够的养分生长。
3.现在的施肥大多通过人手动或者借助工具翻开种植水稻周边的土壤,再将化肥放入土坑当中,接着通过水对施肥的位置进行灌溉混合,保证化肥与土壤混合,从而方便化肥中的养分渗透到土壤中给水稻的生长提供充分的养分。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手动施肥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对施肥者来说是巨大的负担,且施肥的过程中不能携带大量的肥料,需要反复跑动取料,增加了整体的施肥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均匀输送肥料且自动出料的水稻种植用定量下料式施肥设备。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水稻种植用定量下料式施肥设备,包括手推车,所述手推车上端固定连接有输送肥料的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内部包括有输料框体,所述输料框体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存放肥料的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出料口与输料框体进料口相互连通,所述输料框体出料口活动连接有用于插入土壤下料的插接管,所述插接管与输料框体之间设置有带动插接管移动的调节气缸,所述调节气缸活动端与插接管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气缸固定端与输料框体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输料机构将肥料输送至插接管内部,并通过调节气缸将插接管移动至靠近水稻根部的位置,从而保证输料机构可以将肥料输送至水稻根部位置,保证整体良好的自动施肥效果。
9.进一步地,所述手推车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调节手推车高度的伸缩调节支脚,所述伸缩调节支脚下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带动手推车移动的万向脚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伸缩调节支脚对插接管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整体对准水稻根部位置进行移动,保证整体施肥的精准度,保证整体良好的施肥效果。
11.进一步地,所述输料机构内部包括有固定在输料框体外侧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穿过输料框体外侧延伸至输料框体内部,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旋输料杆。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可以带动螺旋输料杆匀速旋转,从而保证肥料缓慢的输送至出料管处,方便整体进行充分的出料,保证整体稳定且定量的下料,增加了整体的施肥效果。
13.进一步地,所述输料框体与输料机构对应关于储存箱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所述螺旋输料杆与输料框体内壁形状大小相适配。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输料杆旋转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整体内部的肥料进行匀速移动,保证整体可以对下料的数量进行调节,保证整体良好的下料效果。
15.进一步地,所述输料机构出料口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插接管套接在出料管外侧,所述插接管内壁与出料管外壁形状大小相适配。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管可以在出料管外侧进行移动,方便整体将插接管移动至水稻根部位置,从而方便整体进行施肥,保证整体良好的施肥效果。
17.进一步地,所述储存箱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储存箱内部的防尘盖体,所述防尘盖体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盖体可以对外界的灰尘进行阻挡,防止储存箱内部没有用完的肥料被污染,方便整体进行保存,增加了整体的保存时间。
19.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盖体下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块,所述储存箱上端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块与插接槽活动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块与插接槽方便进行插接,从而方便整体对防尘盖体进行安装和拆卸,以便于整体对没有用完的肥料进行保护。
21.进一步地,所述储存箱内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插接槽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插接块外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活动连接,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宽度相等。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盖体安装后可以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保证整体良好的安装效果,从而整体方便进行插接安装,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4.1、采用了调节气缸和插接管,方便调节气缸带动插接管移动至水稻根部位置,从而保证整体良好的施肥效果,产生定位施肥的效果;
25.2、采用了螺旋输料杆与输料框体,保证整体对肥料进行均匀的输送,同时整体出料通过伺服电机进行控制,保证整体匀速稳定的出料,产生匀速定量出料的效果;
26.3、采用了防尘盖体和插接块,方便整体对防尘盖体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方便对未使用的肥料进行充分的保护,产生增加保护时长的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为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料框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储存箱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尘盖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手推车;2、输料机构;3、输料框体;4、储存箱;5、插接管;6、调节气缸;11、伸缩调节支脚;12、万向脚轮;21、伺服电机;22、螺旋输料杆;23、出料管;41、防尘盖体;42、
把手;43、插接块;44、插接槽;45、导向槽;46、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参照图1,一种水稻种植用定量下料式施肥设备,包括手推车1,手推车1上端固定连接有输送肥料的输料机构2,输料机构2内部包括有输料框体3,输料框体3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存放肥料的储存箱4,储存箱4出料口与输料框体3进料口相互连通,输料框体3出料口活动连接有用于插入土壤下料的插接管5,插接管5与输料框体3之间设置有带动插接管5移动的调节气缸6,调节气缸6活动端与插接管5固定连接,调节气缸6固定端与输料框体3固定连接,调节气缸6与插接管5均为向外倾斜安装结构,方便插接管5伸到水稻根部的位置,保证整体良好的施肥效果,手推车1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调节手推车1高度的伸缩调节支脚11,伸缩调节支脚11下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带动手推车1移动的万向脚轮12,万向脚轮12与伸缩调节支脚11在手推车1下端等间距分布有四组,方便整体进行移动,增加了整体的灵活性。
34.参照图2,输料机构2内部包括有固定在输料框体3外侧的伺服电机21,伺服电机21输出端穿过输料框体3外侧延伸至输料框体3内部,伺服电机2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旋输料杆22,螺旋输料杆22与输料框体3的形状大小相适配,保证整体可以带动肥料进行匀速的输送,从而方便整体进行定量下料,输料框体3与输料机构2对应关于储存箱4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螺旋输料杆22与输料框体3内壁形状大小相适配,关于储存箱4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的输料框体3与输料机构2可以对两边的水稻进行充分施肥,增加了整体的施肥速度,输料机构2出料口固定连接有出料管23,插接管5套接在出料管23外侧,插接管5内壁与出料管23外壁形状大小相适配,出料管23与插接管5均为表面光滑结构,且出料管23与插接管5的倾斜角度相同。
35.参照图3和图4,储存箱4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储存箱4内部的防尘盖体41,防尘盖体41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2,把手42关于防尘盖体41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从而方便整体对防尘盖体41进行安装和拆卸,防尘盖体41下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块43,储存箱4上端开设有插接槽44,插接块43与插接槽44活动连接,插接块43与插接槽44的宽度相等,且插接块43与插接槽44均为表面光滑结构,方便整体进行插接安装,储存箱4内部开设有导向槽45,导向槽45与插接槽44内部相互连通,插接块43外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块46,导向块46与导向槽45活动连接,导向块46与导向槽45宽度相等,导向块46与导向槽45均为表面光滑结构,从而方便整体进行稳定的插接。
36.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往储存箱4内部放入需要施肥的肥料,同时推动手推车1使整体可以在稻田内部进行移动,整体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调节气缸6带动插接管5在出料管23外侧进行移动,保证插接管5移动至水稻根部位置,同时伺服电机21带动螺旋输料杆22进行转动,且螺旋输料杆22转动的过程中推动肥料进行匀速移动,方便整体进行均匀下料,增加了整体的施肥效果,当储存箱4内部存在未使用完的肥料时,通过插接块43与插接槽44插接对防尘盖体41进行安装,且防尘盖体41安装的过程中导向块46与导向槽45相互卡合,保证整体良好的固定效果,增加了整体对肥料的保护效果,从而增加了整体实用性。
37.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