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柔性层的枕头。
背景技术:
2.枕头是一种为人们保证睡眠舒适的睡眠工具,而作为睡眠工具,对于枕头的舒适性要求成为最重要的要求之一。现有的记忆枕头中往往都是一体成型,通过慢回弹对颈脖睡姿进行记忆,进而起到良好的承托作用,但不同人群往往对枕头有不同的需求。由于枕头的高度不能能随人体不同的睡姿改变而改变,使用者在不同的睡姿下其颈部都不能得到最合适的支撑,从而产生脖子疼痛或者睡眠障碍的可能性,导致睡眠质量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柔性层的枕头,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4.一种带有柔性层的枕头,包括枕头主体和柔性层,所述柔性层放置在所述枕头主体的上方,所述柔性层的两侧设置有两翼,所述两翼用于承托颈椎,所述枕头主体的两侧设置有凹面,所述凹面用于容纳所述两翼,所述凹面与所述两翼的形状相匹配,用于所述两翼与所述凹面贴合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层为内弧形结构。
6.进一步地,所述枕头主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宽槽,所述宽槽长度与枕头主体的长度相同,所述宽槽用于容纳所述柔性层,增高柔性层的厚度。
7.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层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增加柔性层的柔软度。
8.进一步地,所述枕头主体和柔性层采用记忆海绵。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带有柔性层的枕头,柔性层与枕头主体贴合连接,柔性层的两翼用于承托颈椎,柔性层采用软性海绵,有利于增加平躺时承托颈椎的舒适度,使其保持颈椎平躺时自然生理弯曲状态,保证睡眠质量。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枕头底座的平面示意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层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构成任何限制。
14.如图1-3所示,一种带有柔性层的枕头,包括枕头主体2和柔性层1,所述柔性层1放
置在所述枕头主体2的上方,所述柔性层1的两侧设置有两翼11,所述两翼11用于承托颈椎,所述枕头主体2的两侧设置有凹面21,所述凹面21用于容纳所述两翼11,所述凹面21与所述两翼11的形状相匹配,用于所述两翼11与所述凹面21贴合连接。
15.在本实用新型中,枕头主体2与柔性层贴合连接,两翼11的形状与凹面21的形状相匹配,使两翼11与凹面21贴合连接,当两翼贴合连接在凹面上时,由于凹面的两侧凸起形成凸面22,凸面22水平面相对于凹面21水平面较高,限制两翼固定在凹面上,避免柔性层1在枕头主体上发生移动,无法有效承托颈椎,导致脖子酸痛的问题。柔性层1与枕头主体2相结合,形成两侧高中间低的枕头,枕头两侧的高度不相同,用于适应客户对不同高度的枕头要求,枕头的两侧高用于将脖子托起,而中间低用于承拖头部,从而适应人体躺在枕头上时的颈椎的自然生理弯曲状态,避免脖子酸痛,保证睡眠质量。
16.枕头采用可拆卸设计,便于客户更换不同软硬度的柔性层,与枕头主体搭配使用,来满足对枕头软硬度的要求。两翼11与凹面21贴合连接放置,两翼与脖子接触,在柔性层受到压迫时,两翼会分散压力,发生形变,使颈椎处于自然生理弯曲状态。
17.进一步地,所述枕头主体2和柔性层1采用记忆海绵。采用具有慢回弹特点的记忆海绵,用于贴合头部及颈部曲线,记忆海绵可制作为软性海绵和硬性海绵。枕头主体作为枕头底座采用硬性海绵,用于支撑柔性层,柔性层可采用软性海绵或硬性海绵,用于针对不同人群对枕头软硬度的需求。
18.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层1为内弧形结构。内弧形结构的柔性层与枕头主体的结构相配合,用于将两翼贴合在凹面上,限制移动,枕头主体的凸面22用于侧睡时承托颈椎,由于侧睡时,肩膀与脖子的高度差较大,需要垫在相对于平躺时更高的凸面区域,用来承托侧睡状态的颈椎,使脊椎与颈椎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颈椎变形,柔性层为内弧形结构,使凸面与双翼同一水平面,而枕头主体采用硬性海绵,使凸面在受到压迫时不易塌陷,有效承托侧睡时的颈椎弯曲状态以及用于限制柔性层的移动。
19.进一步地,所述枕头主体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宽槽23,所述宽槽23长度与枕头主体的长度相同,所述宽槽23用于容纳所述柔性层1,增高柔性层1的厚度,增加柔性层的舒适度。柔性层采用软性海绵,宽槽与凹面配合,用于容纳柔性层,使柔性层贴合枕头主体,增高柔性层的厚度,有利于增加躺下时头部的舒适度。
20.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层1设置有多个凹槽12,所述凹槽12用于进一步增大柔性层的柔软度。当柔性层受到压迫时,凹槽受到的力向槽内分散,使柔性层更柔软。
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柔性层的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主体和柔性层,所述柔性层放置在所述枕头主体的上方,所述柔性层的两侧设置有两翼,所述两翼用于承托颈椎,所述枕头主体的两侧设置有凹面,所述凹面用于容纳所述两翼,所述凹面与所述两翼的形状相匹配,用于所述两翼与所述凹面贴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柔性层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层为内弧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柔性层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主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宽槽,所述宽槽长度与枕头主体的长度相同,所述宽槽用于容纳所述柔性层,增高柔性层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柔性层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层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增大柔性层的柔软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柔性层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主体和柔性层采用记忆海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柔性层的枕头,包括枕头主体和柔性层,所述柔性层放置在所述枕头主体的上方,所述柔性层的两侧设置有两翼,所述两翼用于承托颈椎,所述枕头主体的两侧设置有凹面,所述凹面用于容纳所述两翼,所述凹面与所述两翼的形状相匹配,用于所述两翼与所述凹面贴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带有柔性层的枕头,柔性层与枕头主体贴合连接,柔性层的两翼用于承托颈椎,柔性层采用软性海绵,有利于增加平躺时承托颈椎的舒适度,使其保持颈椎平躺时自然生理弯曲状态,保证睡眠质量。保证睡眠质量。保证睡眠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金刚
技术研发日:2021.08.19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