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2.断路器一般是用于电路的过载和短路保护之用,通常都是安装在配电箱内,一般配电箱里会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会开设好固定孔,在安装时通过断路器上的卡扣卡设在固定孔内进行固定。
3.中国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号cn210245431u公开了一种安装更牢固的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所述断路器本体具有一安装槽,所述断路器本体上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位于安装槽上方两个呈间隙设置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的一端设有固定于断路器本体上的第一固定柱,所述支撑片可绕着第一固定柱来回转动,所述支撑片的另一端设有卡置槽,所述断路器本体上设有与卡置槽相配合的第二固定柱,所述支撑片靠近安装槽一侧的中心位置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端部与安装槽的底部呈相抵触设置。在人们安装断路器时,首先将两个支撑片分别向外转动出安装槽,使得支撑片不会影响到断路器的正常安装,在用卡扣将断路器安装在固定板上时,重新将两个支撑片转动回原来的位置,由于固定板具有一定的厚度,使得支撑片上设置的弹性件会抵住固定板,支撑片上设置的卡置槽便能够利用弹性件的弹力牢牢的卡设在第二固定柱上,这时两个支撑片便会将断路器更加稳固的固定在固定板上,保证了电路的安全性。
4.上述实用新型仍有不足:传统的短路器在安装在固定板上时都是一个断路器挨着另一个断路器,多个上述断路器相邻的安装在同一条固定板上时,若中间其中一个断路器损坏,需要拆除损坏断路器一侧的断路器,再将损坏的断路器取出,若为了便于上述断路器取出,多个相邻断路器之间需要间隔预留出空间,这样会造成安装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断路器,包括
7.壳体;
8.安装槽;
9.第一固定柱;
10.第二固定柱;
11.支撑片,支撑片设有两个;
12.支撑片包括:
13.短片部,短片部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柱上;
14.长片部,长片部铰接于短片部下端;
15.卡槽,卡槽开设于长片部下端外一侧;
16.其中,两个相邻长片部的卡槽槽口相互背离设置,短片部的长度小于两个第一固
定柱之间的间距,长片部可向短片部翻折。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片分为长片部和短片部,长片部与短片部铰接,长片部可向上翻折缩短支撑片的长度,当需要拆卸单个断路器时,例如附图中的支撑片a,首先逆时针转动支撑片a,使其离开第二固定柱后,拨动滑板,使滑板离开第二插槽进入第一插槽内,向后翻转其长片部,随后向下滑动滑板将其取出,此时用手转动其短片部向上转动,使支撑片a不会与另一个相邻支撑片相互碰撞抵触,同理转动另一个支撑片,即可取下断路器,方便快捷,且不占用多余空间和影响其它相邻断路器。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片还包括:
19.第一插槽,第一插槽开设于短片部下端面上;
20.第二插槽,第二插槽开设与长片部上端面上;
21.滑板,滑板插设于第一插槽内;
22.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开设于第一插槽的一侧壁上;
23.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开设与第二插槽的一侧壁上;
24.弹簧,弹簧粘接于滑板的一侧壁上;
25.其中,长片部未翻转时,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相互对应,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之间形成供滑板来回滑动的第一滑槽,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形成供弹簧伸出的第三滑槽,弹簧的一端通过第三滑槽抵触于安装槽槽底,第二插槽的槽深小于滑板的高度。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断路器时,安装槽卡入固定板上,例如附图中的支撑片a,首先翻转支撑片a的长片部将滑板插入第一插槽内,随后顺时针转动支撑片a靠近相对应的第二固定柱,随后翻下支撑片a的长片部,使其与第二固定柱相互配合,随后拨动滑板使其滑入第二插槽内,对长片部和短片部进行限位同时弹簧抵触于固定板上,牢固不易松动。
2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片还包括:
28.弧形槽,弧形槽分别开设于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的两侧槽壁上;
29.第一弧形弹片,第一弧形弹片焊接于滑板两侧壁上;
30.其中,滑板可通过弧形槽和第一弧形弹片分别卡位在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弧形槽在滑板插入第一插槽后转动支撑片时,使滑板不会滑出第一插槽掉落,便于安装,同时滑板在滑入第二插槽安装完成后,若收到碰撞等其它因素滑槽不易发生偏移使支撑片松动。
3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片还包括:
33.第一磁块,第一磁块粘设于第一插槽槽底;
34.第二磁块,第二磁块粘设于滑板上端;
35.其中,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互吸合。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互吸合,在滑板插入第一插槽时后,进一步防止滑板掉出第一插槽。
3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短片部背离安装槽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插槽连通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沿短片部高度方向设置,第二滑槽的一端贯穿短片部下端面设置,滑板背离安装槽的一侧焊接有凸出第二滑槽槽口设置的第二弧形弹片。
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弧形弹片,便于用手拨动滑板,便于安装。
3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二弧形弹片表面设有粗糙层。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用手拨动第二弹片时打滑。
附图说明
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2.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整体结构侧视图;
43.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整体结构正视图;
44.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短片部后视剖视图;
45.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支撑片a长片部后视图;
46.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短片部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8.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断路器,包括
49.壳体1;
50.安装槽2;
51.第一固定柱21;
52.第二固定柱22;
53.支撑片3,支撑片3设有两个;
54.支撑片3包括:
55.短片部31,短片部31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柱21上;
56.长片部32,长片部32铰接于短片部31下端;
57.卡槽,卡槽开设于长片部32下端外一侧;
58.其中,两个相邻长片部32的卡槽槽口相互背离设置,短片部31的长度小于两个第一固定柱21之间的间距,长片部32可向短片部31翻折。
5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片分为长片部和短片部,长片部与短片部铰接,当需要拆卸单个断路器时,例如附图中的支撑片a,首先逆时针转动支撑片a,使其离开第二固定柱后,拨动滑板,使滑板离开第二插槽进入第一插槽内,向后翻转其长片部,随后向下滑动滑板将其取出,此时用手转动其短片部向上转动,使支撑片a不会与另一个相邻支撑片相互碰撞抵触,同理转动另一个支撑片,即可取下断路器,方便快捷,且不占用多余空间和影响其它相邻断路器。
6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片3还包括:
61.第一插槽4,第一插槽4开设于短片部31下端面上;
62.第二插槽5,第二插槽5开设与长片部32上端面上;
63.滑板6,滑板6插设于第一插槽4内;
64.第一开口61,第一开口61开设于第一插槽4的一侧壁上;
65.第二开口62,第二开口62开设与第二插槽5的一侧壁上;
66.弹簧63,弹簧63粘接于滑板6的一侧壁上;
67.其中,长片部32未翻转时,第一开口61与第二开口62相互对应,第一插槽4与第二插槽5之间形成供滑板6来回滑动的第一滑槽,第一开口61与第二开口62之间形成供弹簧63伸出的第三滑槽,弹簧63的一端通过第三滑槽抵触于安装槽2槽底,第二插槽5的槽深小于滑板6的高度。
6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断路器时,安装槽卡入固定板上,例如附图中的支撑片a,首先翻转支撑片a的长片部将滑板插入第一插槽内,随后顺时针转动支撑片a靠近相对应的第二固定柱,随后翻下支撑片a的长片部,使其与第二固定柱相互配合,随后拨动滑板使其滑入第二插槽内,对长片部和短片部进行限位同时弹簧抵触于固定板上,牢固不易松动。
6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片3还包括:
70.弧形槽7,弧形槽7分别开设于第一插槽4与第二插槽5的两侧槽壁上;
71.第一弧形弹片71,第一弧形弹片71焊接于滑板6两侧壁上;
72.其中,滑板6可通过弧形槽7和第一弧形弹片71分别卡位在第一插槽4和第二插槽5内。
7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弧形槽在滑板插入第一插槽后转动支撑片时,使滑板不会滑出第一插槽掉落,便于安装,同时滑板在滑入第二插槽安装完成后,若收到碰撞等其它因素滑槽不易发生偏移使支撑片松动。
7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片3还包括:
75.第一磁块8,第一磁块8粘设于第一插槽4槽底;
76.第二磁块81,第二磁块81粘设于滑板6上端;
77.其中,第一磁块8与第二磁块81相互吸合。
7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互吸合,在滑板插入第一插槽时后,进一步防止滑板掉出第一插槽。
7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短片部31背离安装槽2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插槽5连通的第二滑槽9,第二滑槽9沿短片部31高度方向设置,第二滑槽9的一端贯穿短片部31下端面设置,滑板6背离安装槽2的一侧焊接有凸出第二滑槽9槽口设置的第二弧形弹片10。
8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弧形弹片,便于用手拨动滑板,便于安装。
8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弧形弹片10表面设有粗糙层。
8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用手拨动第二弹片时打滑。
8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