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模内一体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2.文具包括学生文具以及办公文具、礼品文具等。现代的释义应该指办公室内常用的一些现代文具:签字笔、水笔、钢笔、铅笔、圆珠笔等;以及笔筒等配套用品。其他办公用品还包括:直尺、笔记本、文件袋、文件封套、计算器、长尾夹等。
3.一般文具在制造过程中采用注塑成型方式进行制造,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而大部分文具如笔筒、笔盖等,均为内空结构,而内空结构注塑过程中不易冷却,导致生产效率低,这也是本行业的难题。
4.因此我们亟需一种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模内一体成型设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注塑过程中不易冷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模内一体成型设备,包括机身,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上模体和下模体,还包括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上模体、所述下模体和所述滑动件移动后形成成型空间,所述上模体和所述下模体均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滑动件具有冷却空腔。
8.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滑动件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动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上模体、所述下模体、和两个所述滑动件移动后形成成型空间。
9.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机身具有上机体和下机体,所述上模体设置在所述上机体上,还包括,
10.第一线性驱动装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下机体上,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分别位于所述下模体的两侧,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的伸缩端与所述上机体连接。
11.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还包括,
12.连接杆,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的伸缩端铰接,两个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件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伸缩通过所述连接杆驱动所述滑动件水平方向滑动。
13.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还包括,
14.第二线性驱动装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线性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下机体上,两个所述第二线性驱动装置的伸缩端均与所述下模体连接,
15.滑动块,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块均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下机体上,
16.伸缩杆,为两个,两个所述伸缩杆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件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块连接,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伸缩驱动所述滑动块水平方向滑动,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伸缩驱动所述伸缩杆伸缩。
17.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滑动件具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所述滑动件水平方向滑动与所述上模体和所述下模体接触,所述上模体、所述下模体、所述挡板和所述滑动件形成所述成型空间。
18.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下模体具有挡部,所述挡部位于所述下模体的两端,所述挡板移动后与所述挡部接触,所述挡部阻挡所述挡板竖直方向移动。
19.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还包括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上机体上,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成型空间连通。
20.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滑动件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冷却空腔连通,还包括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分别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通。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22.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膜内一体成型设备,包括机身,还包括设置在机身上的上模体和下模体,还包括滑动件,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机身上,上模体、下模体和滑动件移动后形成成型空间,上模体和下模体均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机身上,滑动件具有冷却空腔,
23.工作时,上模体和下模体移动后带动滑动件进行移动,最终组成成型空间,滑动件可以为柱体,伸入成型空间内,形成注塑后的空腔,滑动件内的冷却空腔可以通入冷却水,对注塑件从内部进行冷却,
24.有益效果,通过滑动件的移动与上模体和下模体组成注塑空间,可以增加注塑效率,滑动件内设置冷却空腔可以从注塑件内部对注塑件进行冷却,使冷却效果更好,增加成型后的效果,提高注塑效率。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动件剖视图;
29.图中:1、机身,2、上模体,3、下模体,4、滑动件,5、成型空间,41、冷却空腔,11、上机体,12、下机体,6、第一线性驱动装置,7、连接杆,8、第二线性驱动装置,9、滑动块,10、伸缩杆,42、挡板,31、挡部,111、进料口,43、进水口,44、出水口,13、冷却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
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模内一体成型设备,包括机身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1上的上模体2和下模体3,还包括滑动件4,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动件4均滑动设置在所述机身1上,所述上模体2、所述下模体3和所述滑动件4移动后形成成型空间5,所述上模体2和所述下模体3均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机身1上,所述滑动件4具有冷却空腔41。
32.本实施例中,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膜内一体成型设备,包括机身1,还包括设置在机身1上的上模体2和下模体3,还包括滑动件4,滑动件4滑动设置在机身1上,上模体2、下模体3和滑动件4移动后形成成型空间5,上模体2和下模体3均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机身1上,滑动件4具有冷却空腔41,
33.工作时,上模体2和下模体3移动后带动滑动件4进行移动,最终组成成型空间5,滑动件4可以为柱体,伸入成型空间5内,形成注塑后的空腔,滑动件4内的冷却空腔41可以通入冷却水,对注塑件从内部进行冷却,
34.通过滑动件4的移动与上模体2和下模体3组成注塑空间,可以增加注塑效率,滑动件4内设置冷却空腔41可以从注塑件内部对注塑件进行冷却,使冷却效果更好,增加成型后的效果,提高注塑效率,上模体2和下模体3的移动可控制形成注塑件的尺寸。
35.所述滑动件4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动件4对称设置在所述机身1上,所述上模体2、所述下模体3和两个所述滑动件4移动后形成成型空间5。
36.本实施例中,滑动件4有两个,两个滑动件4对称设置在机身1上,上模体2、下模体3和两个滑动件4移动后形成成型空间5,通过两个移动件分别跟随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移动后,可以更好的对注塑件进行冷却,还可将滑动件4分为两个,可以使滑动件4从两侧进入成型空间5,减少滑动件4的长度,减少滑动件4移动过程的行程,减小装置所占空间。
37.所述机身1具有上机体11和下机体12,所述上模体2设置在所述上机体11上,还包括,
38.第一线性驱动装置6,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6均设置在所述下机体12上,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6分别位于所述下模体3的两侧,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6的伸缩端与所述上机体11连接。
39.本实施例中,机身1具有上机体11和下机体12,上模体2设置在上机体11上,还包括,第一线性驱动装置6,有两个,两个第一线性驱动装置6均设置在下机体12上,第一线性驱动装置6分别位于下模体3的两侧,第一线性驱动装置6的伸缩端与上机体11连接,工作时,第一线性驱动装置6伸缩带动上机体11进行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上模体2竖直方向移动,使上模体2可以与下模体3靠近或远离,使装置组合更加精确,还可控制所形成的注塑体的尺寸。
40.还包括,
41.连接杆7,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6的伸缩端铰接,两个所述连接杆7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件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6伸缩通过所述连接杆7驱动所述滑动件4水平方向滑动。
42.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杆7,有两个,两个连接杆7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线性驱动装置6的伸缩端铰接,两个连接杆7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动件4的一端铰接,第一线性驱
动装置6伸缩通过连接杆7驱动滑动件4水平方向滑动,工作时,第一线性驱动装置6伸缩,既可以带动上机体11竖直方向移动,也可带动连接杆7的一端向下移动,从而使连接杆7另一端作用滑动件4进行水平移动,可以更准确的带动滑动件4水平方向的移动,减少移动过程中的动力源,当连接件水平方向移动不足以伸入成型空间5时,可控制下机体12竖直方向运动,从而调节上机体11的移动距离,从而调节滑动件4的运动距离。
43.还包括,
44.第二线性驱动装置8,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线性驱动装置8均设置在所述下机体12上,两个所述第二线性驱动装置8的伸缩端均与所述下模体3连接,
45.滑动块9,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块9均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下机体12上,
46.伸缩杆10,为两个,两个所述伸缩杆10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件4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10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块9连接,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6伸缩驱动所述滑动块9水平方向滑动,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6伸缩驱动所述伸缩杆10伸缩。
47.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线性驱动装置8、滑动块9和伸缩杆10,第二线性驱动装置8为两个,两个第二线性驱动装置8均设置在下机体12上,两个第二线性驱动装置8的伸缩端均与下模体3连接,滑动块9为两个,两个滑动块9均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下机体12上,伸缩杆10为两个,两个伸缩杆10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动块9连接,第一线性驱动装置6伸缩驱动滑动块9水平方向滑动,第一线性驱动装置6伸缩驱动所述伸缩杆10伸缩,工作时,第二线性驱动装置8伸缩带动下机体12竖直方向移动,第一线性驱动装置6伸缩通过连接杆7带动滑动件4水平方向移动,滑动件4移动通过伸缩杆10带动滑动块9进行移动,下机体12上有限位槽,滑动块9可对滑动件4的移动起限位作用,伸缩杆10可对滑动件4竖直方向移动起限位作用。
48.所述滑动件4具有挡板42,所述挡板42通过所述滑动件4水平方向滑动与所述上模体2和所述下模体3接触,所述上模体2、所述下模体3、所述挡板42和所述滑动件4形成所述成型空间5。
49.本实施例中,滑动件4具有挡板42,挡板42通过滑动件4水平方向滑动与上模体2和下模体3接触,上模体2、下模体3、挡板42和滑动件4形成成型空间5,工作时,滑动件4移动后与上模体2和下模体3组成成型空间5后,挡板42可对成型空间5的两端进行阻挡,防止注塑液从两端流出,导致无法成型。
50.所述下模体3具有挡部31,所述挡部31位于所述下模体3的两端,所述挡板42移动后与所述挡部31接触,所述挡部31阻挡所述挡板42竖直方向移动。
51.本实施例中,下模体3具有挡部31,挡部31位于下模体3的两端,挡板42移动后与挡部31接触,挡部31阻挡挡板42竖直方向移动,工作时,滑动件4水平方向移动后与上模体2和下模体3配合,可通过挡部31与挡板42的位置关系,对挡板42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滑动件4的位置不准确,形成的注塑件不符合标准。
52.还包括进料口111,所述进料口111设置在所述上机体11上,所述进料口111与所述成型空间5连通。
53.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进料口111,进料口111设置在上机体11上,进料口111与成型空间5连通,工作时,注塑原料从进料口111进入上模体2中,从上模体2进入成型空间5内,完成注塑。
54.所述滑动件4具有进水口43和出水口44,所述进水口43和所述出水口44均与所述冷却空腔41连通,还包括冷却水管13,所述冷却水管13分别与所述进水口43和所述出水口44连通。
55.本实施例中,滑动件4具有进水口43和出水口44,进水口43和出水口44均与冷却空腔41连通,还包括其冷却水管13,冷却水管13分别与进水口43和出水口44连通,工作时,冷却水通过冷却水管13从进水口43进入冷却空腔41中,从出水口44通过冷却水管13排出,完成冷却水的循环,增加冷却效率。
5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