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空气源热泵采暖机组用温度开关化霜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12  155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源热泵采暖机组除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空气源热泵采暖机组用温度开关化霜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空气源热泵结霜现象与水蒸气分压力和蒸发器两侧气流的绝对湿度差有关,相对湿度对质量传递的影响显著。这是由于相对湿度越高,空气中水蒸气压降越大,结霜驱动力就越大,水蒸气在霜层表面也越容易凝华增加霜层厚度,为考虑空气源热泵采暖机组的的应用,除霜控制逻辑具有广泛性,而不具备针对性,在湿度大的地域地区空气源热泵机组结霜严重,后期的节能管理困难,缺少抑制霜层生成的手段。除霜的过程长,甚至出现误除霜,除霜不净,降低了机组的综合能效,降低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空气源热泵采暖机组用温度开关化霜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低温空气源热泵采暖机组用温度开关化霜控制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抽风机,机架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空气通过的进气口,机架的内部设置有底座,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换热装置,抽风机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检测抽风机的线圈温度的温度开关装置。
6.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7.抽风机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风机壳体,风机壳体的内侧且靠近其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风机电机,风机电机的内部安装有线圈。
8.进一步优化:温度开关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风机壳体外侧的温度开关。
9.进一步优化:线圈上设置有检测头。
10.进一步优化:检测头与温度开关之间连接有有用于传输信号的线缆。
11.进一步优化:机架上位于进气口的位置处安装有过滤格栅,且过滤格栅的整形结构呈网状结构。
12.进一步优化:检测头的输出端与温度开关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检测头将检测线圈得到的温度数值传输至温度开关。
1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思巧妙,抽风机与压缩机同时开始工作,抽风机通过抽风来保证外界的空气源源不断地通过换热翅片进入到换热装置的内腔中,可以起到换热翅片间的空气流量增大,有效提高该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
14.当该设备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其换热翅片上会结霜,凝结的霜会附着在换热翅片上,使换热翅片之间的间隙缩小,因抽风机的功率为恒定功率,再加上换热翅片之间空气流道的减小,会使进入到换热装置内腔的空气减少,使换热装置内腔的压力变小。
15.此时抽风机因抽风阻力变大,会使线圈的温度升高,检测头会将线圈温度传输给温度开关,当线圈的温度达到温度开关的预设阈值时,温度开关会自动切断抽风机的电源,使抽风机停止工作。
16.常规的空气源热泵都是预设好其工作时间和化霜时间,其工作和化霜交替工作,因南北方温度与湿度的不同,空气源热泵在不同的环境下工作挂霜时间不一样,其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化霜时间会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也会影响到室内温度.
17.通过检测线圈的温度进行控制除霜,可以有效节省能源,提高该空气源热泵的换热效率,达到最好的采暖效果。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抽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23.图中:1-机架;2-抽风机;21-风机壳体;22-风机电机;23-线圈;检测头;25-温度开关;3-进气口;4-换热装置;5-换热翅片;6-风机翅片;7-底座;8-过滤格栅;9-基体。
具体实施方式
24.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低温空气源热泵采暖机组用温度开关化霜控制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抽风机2,机架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空气通过的进气口3,机架1的内部设置有底座7,底座7上固定设置有换热装置4,抽风机2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检测抽风机2的线圈23温度的温度开关装置。
25.所述机架1的整体形状呈长方体形状,且机架1上靠近其底面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安装机架1的安装组件。
26.所述机架1的侧壁上且与换热装置4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用于空气通过的进气口3。
27.所述进气口3贯穿机架1的侧壁,使换热装置4可以与外界相通。
28.所述机架1上位于进气口3的位置处安装有过滤格栅8,且过滤格栅8的整形结构呈网状结构。
29.在工作中,当换热装置4进行工作时,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时候,外界的空气可以通过进气口3进入到换热装置4内,且进气口3上设置的过滤格栅8可以起到过滤空气的作用,使外界的块状物质不会进入到机架1的内部。
30.这样设计,可以防止将换热装置4堵塞,造成换热效率低或者换热装置4的停机。
31.这样设计,进气口3上设置有过滤格栅8还可以起到保护操作人员的作用,避免操作人员无意将手臂伸入到机架1内部,造成不必要的人员受伤,有效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32.所述换热装置4包括基体9,基体9的侧面形状大致呈“v”形。
33.所述换热装置4通过底座7固定设置在机架1的内部。
34.所述基体9两个相对的侧边上设置有若干个换热翅片5,换热翅片5之间呈一定距离间隔均匀布设。
35.所述抽风机2的吸风方向设置在靠近换热装置4的一侧,抽风机2的吹风方向设置在远离换热装置4的一侧。
36.所述抽风机2与换热装置4的内腔相连通。
37.在工作中,抽风机2通过电机带动运行,进行抽风,将换热装置4内腔的空气排放至外界,因为将换热装置4内腔的空气不断抽出,会使换热装置4内腔的空气压强变小,进而将外界的空气通过换热翅片5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换热装置4的内腔内,通过换热翅片5之间进入到换热装置4的内腔空气,完成换热工作。
38.所述抽风机2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的风机壳体21,风机壳体21的整体形状为圆柱形,且风机壳体21为两端开口结构。
39.所述温度开关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风机壳体21外侧的温度开关25。
40.所述风机壳体21的内侧且靠近其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风机电机22,风机电机22与主控制器的电源相连通。
41.所述风机电机22的外侧呈环形均匀布设有多个风机翅片6。
42.所述风机电机22的内侧设置有线圈23。
43.所述线圈23上设置有检测头24,检测头24用于检测线圈23的温度,并且将信息传输给温度开关25。
44.所述检测头24与温度开关25之间连接有线缆。
45.在工作中,抽风机2与压缩机同时开始工作,抽风机2通过抽风来保证外界的空气源源不断地通过换热翅片5进入到换热装置4的内腔中,可以起到换热翅片5间的空气流量增大,有效提高该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
46.当该设备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其换热翅片5上会结霜,凝结的霜会附着在换热翅片5上,使换热翅片5之间的间隙缩小,因抽风机2的功率为恒定功率,再加上换热翅片5之间空气流道的减小,会使进入到换热装置4内腔的空气减少,使换热装置4内腔的气压变小。
47.此时抽风机2因抽风阻力变大,会使线圈23的温度升高,检测头24会将线圈温度传输给温度开关25,当线圈23的温度达到温度开关25的预设阈值时,温度开关25会自动切断抽风机2的电源,使抽风机2停止工作。
48.当检测头24检测到线圈23的温度值达到开启抽风机2工作的预设阈值时,温度开关25向抽风机2发出开始工作的指令,抽风机2开始工作。
49.该装置在正常工作和换热的过程当中,压缩机与水泵不会因风机的启停而停止工作,压缩机与水泵一直保持在工作状态
50.这样设计,常规的空气源热泵都是预设好其工作时间和化霜时间,其工作和化霜交替工作,因南北方温度与湿度的不同,空气源热泵在不同的环境下工作挂霜时间不一样,其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化霜时间会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也会影响到室内温度,通过检测线圈23的温度进行除霜,可以有效节省能源,提高该空气源热泵的换热效率,达到最好的采暖效果。
51.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