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温感恒温装置的灌肠管。
背景技术:
2.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
3.但现有的灌肠管道缺少恒温装置,灌肠液温度忽高忽低,手动按压增大瓶内压强对使用者进行输液,费时费力,且不易控制流速,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灌肠作业,舒适度比较低,使用十分难受,无法确定使用灌肠液的容量,使用不方便等,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温感恒温装置的灌肠管。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温感恒温装置的灌肠管,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具有温感恒温装置的灌肠管,包括灌肠瓶,所述灌肠瓶为圆柱形中空结构,灌肠瓶的底面开设有箱孔,箱孔为圆形通孔,箱孔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连接管道,连接管道为圆管形结构,灌肠瓶的下方设置有储液仓,储液仓为圆柱形中空结构,储液仓的顶面开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内圆壁面与连接管道的外圆壁面固定套接在一起,储液仓的底面开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灌肠管道,灌肠管道为圆管形结构,灌肠管道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螺纹,灌肠管道的外圆壁面螺纹连接有肛门管,肛门管为圆台形中空结构,肛门管的底面与底面均为敞口,肛门管的内部开设有螺纹。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灌肠瓶,灌肠瓶会将灌肠溶液进行储存,提高了装置对溶液的储存性,工作人员将肛门管推入患者的肛门内,灌肠溶液会从灌肠瓶的内部通过连接管道与灌肠管道将灌肠溶液输入至患者的肛门内部。
8.较佳的,所述灌肠管道的外圆壁面设置有输液控制器,输液控制器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输液控制器的顶面与底面均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为圆形通孔,灌肠管道的外圆壁面穿过连接孔的内圆壁面一直延伸至输液控制器的外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输液控制器,医护人员可通过推动输液控制器上的滚轮来调节灌肠溶液的输液速度,增强了装置的可调节性。
10.较佳的,所述灌肠瓶的顶面开设有顶孔,顶孔为圆形通孔,顶孔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加药管,加药管为圆管形结构,加药管的外圆壁面活动套接有顶盖,顶盖为圆柱形中空结构,顶盖的底面为敞口。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药管,当灌肠瓶内部溶液过少时,可通过向上提拉顶盖,此时顶盖与加药管分离,将需要添加的溶液与药物通过加药管添加至灌肠瓶的
内部。
12.较佳的,所述灌肠瓶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挂杆,挂杆为三个矩形结构构成的结构,灌肠瓶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观察槽,观察槽为矩形槽,灌肠瓶的外圆壁面设置有刻度线。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观察槽,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槽对灌肠瓶内部的溶液进行观察。
14.较佳的,所述灌肠瓶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加热棒,加热棒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灌肠瓶的内部顶面固定安装有温度检测器,温度检测器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热棒,温度检测器会对灌肠瓶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过低时,启动加热棒,加热棒会对灌肠瓶内部的灌肠溶液进行加热。
16.较佳的,所述灌肠瓶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感温变色贴片,感温变色贴片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灌肠瓶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警报器,警报器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警报器,当灌肠瓶内部溶液温度达到三十九度时感温变色贴片产生变色,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观察,当温度达到三十九度时警报器将会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增强了装置的使用时的便捷性。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灌肠瓶,灌肠瓶会将灌肠溶液进行储存,提高了装置对溶液的储存性,工作人员将肛门管推入患者的肛门内,灌肠溶液会从灌肠瓶的内部通过连接管道与灌肠管道将灌肠溶液输入至患者的肛门内部,医护人员可通过推动输液控制器上的滚轮来调节灌肠溶液的输液速度,增强了装置的可调节性,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槽对灌肠瓶内部的溶液进行观察,当灌肠瓶内部溶液过少时,可通过向上提拉顶盖,此时顶盖与加药管分离,将需要添加的溶液与药物通过加药管添加至灌肠瓶的内部。
19.通过设置挂杆,可将挂杆挂在输液架上,使装置固定在输液架的上方,增强了装置的固定性,在灌肠时,温度检测器会对灌肠瓶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过低时,启动加热棒,加热棒会对灌肠瓶内部的灌肠溶液进行加热,当灌肠瓶内部溶液温度达到三十九度时感温变色贴片产生变色,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观察,当温度达到三十九度时警报器将会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增强了装置的使用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灌肠瓶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管道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灌肠瓶;2、箱孔;3、连接管道;4、储液仓;5、灌肠管道;6、输液控制器;7、连接孔;8、肛门管;9、顶孔;10、加药管;11、顶盖;12、挂杆;13、观察槽;14、加热棒;15、温度检测器;16、感温变色贴片;17、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参考图1和图2,一种具有温感恒温装置的灌肠管,包括灌肠瓶1,所述灌肠瓶1为圆柱形中空结构,灌肠瓶1的底面开设有箱孔2,箱孔2为圆形通孔,箱孔2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连接管道3,连接管道3为圆管形结构,灌肠瓶1的下方设置有储液仓4,储液仓4为圆柱形中空结构,储液仓4的顶面开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内圆壁面与连接管道3的外圆壁面固定套接在一起,储液仓4的底面开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灌肠管道5,灌肠管道5为圆管形结构,灌肠管道5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螺纹,灌肠管道5的外圆壁面螺纹连接有肛门管8,肛门管8为圆台形中空结构,肛门管8的底面与底面均为敞口,肛门管8的内部开设有螺纹。
26.参照图1和图3,灌肠管道5的外圆壁面设置有输液控制器6,输液控制器6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输液控制器6的顶面与底面均开设有连接孔7,连接孔7为圆形通孔,灌肠管道5的外圆壁面穿过连接孔7的内圆壁面一直延伸至输液控制器6的外部,灌肠瓶1的顶面开设有顶孔9,顶孔9为圆形通孔,顶孔9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加药管10,加药管10为圆管形结构,加药管10的外圆壁面活动套接有顶盖11,顶盖11为圆柱形中空结构,顶盖11的底面为敞口。
27.参照图2和图3,灌肠瓶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挂杆12,挂杆12为三个矩形结构构成的结构,灌肠瓶1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观察槽13,观察槽13为矩形槽,灌肠瓶1的外圆壁面设置有刻度线,灌肠瓶1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加热棒14,加热棒14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灌肠瓶1的内部顶面固定安装有温度检测器15,温度检测器15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灌肠瓶1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感温变色贴片16,感温变色贴片16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灌肠瓶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警报器17,警报器17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28.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灌肠瓶1,灌肠瓶1会将灌肠溶液进行储存,提高了装置对溶液的储存性,工作人员将肛门管8推入患者的肛门内,灌肠溶液会从灌肠瓶1的内部通过连接管道3与灌肠管道5将灌肠溶液输入至患者的肛门内部,医护人员可通过推动输液控制器6上的滚轮来调节灌肠溶液的输液速度,增强了装置的可调节性,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槽13对灌肠瓶1内部的溶液进行观察,当灌肠瓶1内部溶液过少时,可通过向上提拉顶盖11,此时顶盖11与加药管10分离,将需要添加的溶液与药物通过加药管10添加至灌肠瓶1的内部。
29.通过设置挂杆12,可将挂杆12挂在输液架上,使装置固定在输液架的上方,增强了装置的固定性,在灌肠时,温度检测器15会对灌肠瓶1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过低时,启动加热棒14,加热棒14会对灌肠瓶1内部的灌肠溶液进行加热,当灌肠瓶1内部溶液温度达到三十九度时感温变色贴片16产生变色,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观察,当温度达到三十九度时警报器17将会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增强了装置的使用时的便捷性。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