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照明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3  134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照明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照明,例如申请号为:202020416036.9的专利,其中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转动轴设置于支撑杆的顶部,所述散热板设置于转动轴的后部,所述电池a设置于转动轴的右端,所述连接光纤a电性设置于电池a的右端,所述角度调节器a设置于连接光纤a的右端,所述透明外壳a设置于角度调节器a上,所述发光头a设置于透明外壳a的右端,所述电池b设置于转动轴的左端,所述连接光纤b电性设置于电池b的左端,所述角度调节器b设置于连接光纤b的左端,所述透明外壳b设置于角度调节器b上,所述发光头b设置于透明外壳b的左端。虽然此设计可以调整照明角度,且能够提高照明设备的散热效果,但此设计不方便携带和存放,在实际使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照明设备,已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照明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面设有向所述箱体内凹进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滑动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安装柱的外壁均匀设有多个led灯,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箱体上下对应,且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箱体的横截面大小一致,此设计能够方便携带和存放。
5.优选的,所述安装柱的外壁左右对称设有导轨,所述安装孔内左右对称设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轨道,通过设置导轨配合轨道,能够方便的上下移动安装柱。
6.优选的,所述导轨上下对称设有贯穿所述导轨前后两端的第一贯穿孔,所述箱体左右对称设有贯穿所述箱体前后两端的第二贯穿孔,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贯穿孔贯穿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轨道的前后两壁,所述第二贯穿孔内设有插销,所述插销与所述第二贯穿孔和所述第一贯穿孔相互配合,通过设置插销,能够在使用本设备时,通过插销配合第二贯穿孔和不同高度的第一贯穿孔,能够将安装柱在不同的高度相对箱体固定。
7.优选的,所述插销与所述第一贯穿孔和所述第二贯穿孔均为间隙配合,且所述插销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箱体前后两端的距离,通过设置插销与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均为间隙配合,能够方便的装拆插销,通过设置插销的长度不大于箱体前后两端的距离,能够将插销完全收纳在箱体内。
8.优选的,所述安装柱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限位板,所述安装孔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与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板的截面均为圆形,通过设置限位槽和限位板,能够在安装柱上下移动时,防止安装柱转动。
9.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贯穿所述箱体的上端面,通过设置矩形槽,能够在使用时,方便扳动太阳能板。
10.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有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所述led灯电性连接,通过设置蓄电池,能够将电能储存,并在需要照明时,为led灯提供电能。
11.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壁设有扣手,通过设置扣手,能够方便扳动本设备。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孔内设置安装柱,从而能够通过滑动安装柱将太阳能板与箱体相互贴紧,从而将整个设备收纳成矩形,达到方便携带和存放的目的;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导轨配合轨道,能够方便的上下移动安装柱;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插销,能够在使用本设备时,通过插销配合第二贯穿孔和不同高度的第一贯穿孔,能够将安装柱在不同的高度相对箱体固定;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插销与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均为间隙配合,能够方便的装拆插销,通过设置插销的长度不大于箱体前后两端的距离,能够将插销完全收纳在箱体内;进一步的,通过设置限位槽和限位板,能够在安装柱上下移动时,防止安装柱转动;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矩形槽,能够在使用时,方便扳动太阳能板;进一步的,通过设置蓄电池,能够将电能储存,并在需要照明时,为led灯提供电能;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扣手,能够方便扳动本设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板放大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放大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柱放大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插销放大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箱体;11、安装孔;12、第二贯穿孔;13、矩形槽;14、蓄电池;15、扣手;111、轨道;112、限位槽;121、插销;2、安装柱;21、led灯;22、导轨;23、限位板;221、第一贯穿孔;3、太阳能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请参阅图1-6,一种建筑工程用照明设备,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上端面设有向所述箱体1内凹进的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内滑动连接有安装柱2,所述安装柱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3,所述安装柱2的外壁均匀设有多个led灯21,所述太阳能板3与所述箱体1上下对应,且所述太阳能板3与所述箱体1的横截面大小一致。
25.请着重参考图3、图4、图5,所述安装柱2的外壁左右对称设有导轨22,所述安装孔11内左右对称设有与所述导轨22配合的轨道111,所述导轨22上下对称设有贯穿所述导轨22前后两端的第一贯穿孔221,所述箱体1左右对称设有贯穿所述箱体1前后两端的第二贯穿孔12,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贯穿孔12贯穿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轨道111的前后两壁,所述第二贯穿孔12内设有插销121,所述插销121与所述第二贯穿孔12和所述第一贯穿孔221相互配合,所述插销121与所述第一贯穿孔221和所述第二贯穿孔12均为间隙配合,且所述插销121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箱体1前后两端的距离,所述安装柱2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限位板23,所述安装孔11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与所述限位板23滑动连接的限位槽112,所述限位槽112与所述限位板23的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箱体1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矩形槽13,所述矩形槽13贯穿所述箱体1的上端面。
26.请着重参考图6,所述箱体1内设有蓄电池14,所述太阳能板3与所述蓄电池14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1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所述led灯21电性连接。
27.请着重参考图1,所述箱体1的外壁设有扣手15。
2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29.在使用一种建筑工程用照明设备时,将插销121从第一贯穿孔221和第二贯穿孔12中取出,然后将手插入矩形槽13中,并握住太阳能板3,然后向上拉动太阳能板3,太阳能板3受到拉力后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安装柱2向上移动,当led灯21完全露出箱体1的上端面后,将插销121插入第二贯穿孔12,并穿过导轨22下端的第一贯穿孔221,从而将安装柱2相对固定,打开开关,蓄电池14内的电能传递至led灯21,led灯21亮起,实现照明,当完成施工后,关闭开关,led灯21熄灭,进而将插销121从第一贯穿孔221和第二贯穿孔12中取出,然后向下按压太阳能板3,太阳能板3受力后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安装柱2向安装孔11内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限位板23与限位槽112和导轨22与轨道111的配合,能够防止安装柱2上下移动时转动,当太阳能板3的下端面与箱体1的上端面相互贴紧后,箱体1和太阳能板3组合成矩形,此时导轨22上端的第一贯穿孔221与第二贯穿孔12相互对应,进而将插销121插入,从而将安装柱2相对箱体1固定,避免存放和移动设备时,太阳能板3与箱体1产生相对运动,造成安全事故;进一步的,本设备在户外使用时,led灯21设置在太阳能板3下方,能够通过太阳能板3挡雨,从而能够在雨天使用本设备照明。
30.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