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和使用的多功能输液架。
背景技术:
2.我国是一个气候复杂多样,四季分明的国家,冬春交替时期,气温浮动较大,加之气候干燥,空气流通不畅,为感冒发病创造了适宜的外部条件,造成抵抗力下降,这样的更容易着凉,从而引起伤风感冒,而感冒人们一般都会选择去输液,这也导致了某一时期医院的病人会突然增加,医院的输液座位也会不够用,目前市场上的输液架一般都是不能提供附带座位的,并且一般的输液架在静止的时候如果被别人碰到的话就会移动甚至出现翻倒在地的后果。
3.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8552708u中公开的一种多功能输液架,虽然该实用新型既可以固定放置输液瓶,也可以将引流瓶固定在指定高度,而且结构简单,但是该实用新型不能为没有座位的病人提供座位,并且该实用新型也不能在输液架静止时被人碰到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综上所述该实用新型存在不能为病人提供座位和不能在不动的情况下被人碰到而保持稳定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和使用的多功能输液架,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端与齿轮的外表面卡接,所述齿轮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曲杆,所述连接曲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座板,所述座板远离连接曲杆的一侧下表面通过限位卡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腿,所述限位卡的上端与座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中部两侧转动连接有椭圆挡块,所述椭圆挡块的外侧与把手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部活动连接有滑动套;所述电机箱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与升降板相适配的槽。
8.可选的,所述滑动套的背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滑动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第二支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钩。
9.可选的,所述椭圆挡块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椭圆挡块对称分布,所述椭圆挡块通过轴进行连接,所述椭圆挡块第一支撑柱的上表面接触。
10.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背面下端设置有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所述上升按钮
和下降按钮平行分布,所述座板与电机箱中间留有缝隙。
11.可选的,所述电机箱远离支撑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一侧下端开设有充电口,所述蓄电池呈长方体且高度和电机箱保持水平。
12.可选的,所述滑轮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滑轮按照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支撑腿的高度在滑轮上升之后正好与地面接触,所述底座的前后都有一个平面。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和使用的多功能输液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便于移动和使用的多功能输液架,通过设置座板、支撑腿、齿轮、连接曲杆、椭圆挡块、把手,使该便于移动和使用的多功能输液架具备了能够为病人提供座位并且方便使用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拉开连接曲杆连接的座板,支撑腿能自然下垂触地,从而达到了在病人增多座位不够用的情况下为病人提供座位的目的。
16.2、该便于移动和使用的多功能输液架,通过设置电机、升降板、滑轮、丝杠,使该便于移动和使用的多功能输液架具备了在不需要移动时还能保持稳定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升降板上升带动滑轮上升使底座完全与地面接触用以保持稳定,且底座的后面还设置有平面,在将输液架停下之后,可以使平面与墙体接触,更大程度的达到保持稳定的目的。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c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底座;2、蓄电池;3、电机箱;4、连接曲杆;5、第一支撑柱;6、把手;7、第二支撑柱;8、挂钩;9、支撑杆;10、滑动套;11、椭圆挡块;12、座板;13、限位卡;14、支撑腿;15、充电口;16、固定螺栓;17、升降板;18、滑轮;19、丝杠;20、电机;21、上升按钮;22、齿轮;23、下降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和使用的多功能输液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箱3,底座1的前后都有一个平面,电机箱3远离支撑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蓄电池2的一侧下端开设有充电口15,蓄电池2呈长方体且高度和电机箱3保持水平,电机箱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5,第一支撑柱5的背面下端设置有上升按钮21和下降按钮23,上升按钮21和下降按钮23平行分布,第一支撑柱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7,第二支撑柱7的下端与齿轮22的外
表面卡接,齿轮2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曲杆4,连接曲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座板12,座板12与电机箱3中间留有缝隙,座板12远离连接曲杆4的一侧下表面通过限位卡13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腿14,支撑腿14的高度在滑轮18上升之后正好与地面接触,限位卡13的上端与座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柱7的中部两侧转动连接有椭圆挡块11,椭圆挡块11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椭圆挡块11对称分布,椭圆挡块11通过轴进行连接,椭圆挡块11第一支撑柱5的上表面接触,椭圆挡块11的外侧与把手6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柱7的上部活动连接有滑动套10,滑动套10的背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6,滑动套10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支撑杆9远离第二支撑柱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钩8;电机箱3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0,电机20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杠19,丝杠19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升降板17,升降板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轮18,滑轮18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滑轮18按照矩形阵列分布,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与升降板17相适配的槽。
27.使用时,将把手6向上抬起九十度,使椭圆挡块11随之旋转九十度,大径竖直向下的过程中带动第二支撑柱7向上位移,第二支撑柱7下端与齿轮22啮合部位向上抬起,此时将座板12向下放,此时支撑腿14自然下垂至与地面接触,将把手6回归原位,收回时抬起把手6,将座板12向上抬起至与第一支撑柱5贴合,将把手6放下之后使第二支撑柱7与齿轮22啮合,限制座板12的位置,使其在折叠状态下不会晃动,此时支撑腿14自然下垂与座板12下表面贴合;底座1的前后面都是平面,在使用时可以移动到墙边将后平面抵住墙面后,按下降按钮23使电机20转动,电机20带动丝杠19转动,丝杠19通过螺纹带动升降板17上升,至底座1完全与地面接触之后停止,在需要移动时要先按下降按钮23使升降板17下降滑轮18露出之后即可移动。
28.综上,该便于移动和使用的多功能输液架,通过设置座板12、支撑腿14、齿轮22、连接曲杆4、椭圆挡块11、把手6,使该便于移动和使用的多功能输液架具备了能够为病人提供座位并且方便使用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拉开连接曲杆4连接的座板12,支撑腿14能自然下垂触地,从而达到了在病人增多座位不够用的情况下为病人提供座位的目的;通过设置电机20、升降板17、滑轮18、丝杠19,使该便于移动和使用的多功能输液架具备了在不需要移动时还能保持稳定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升降板17上升带动滑轮18上升使底座1完全与地面接触用以保持稳定,且底座1的后面还设置有平面,在将输液架停下之后,可以使平面与墙体接触,更大程度的达到保持稳定的目的。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