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爆破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数码雷管检测防爆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数码雷管,但是在数码雷管检测环节还是没有得到很大的完善,通过电接数码雷管检测其是否启爆合格的装置,由于缺少合理的防护结构,以及缓冲卸力结构,使得数码雷管发生爆炸时,不但会造成装置损坏,而且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其在检测时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结构合理的固定装置,采用多部位防护及缓冲卸力的方式,可使数码雷管安全启爆。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数码雷管检测防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检测板,所述检测板的前面设有第一轨道板,所述第一轨道板的底面通过轨道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后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的后端连接于所述检测板的前面上,所述检测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对应于所述弹簧后侧的插孔,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对应于所述检测板后侧的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由所述第二透明板和第一透明板向所述检测板上开设有用于向所述限位板后面连接拉线的线孔,所述第二透明板上设有对应于所述插孔后侧的接线板,所述接线板的前侧设有若干个对应于所述插孔后方的触点。
5.所述底座的前端设有第二轨道板,所述检测板的底端设有可使其位于所述第二轨道板内进行前后移动的下弯部。
6.所述第二轨道板上设有前下方向倾斜的滑槽,所述下弯部按倾斜移动的方式位于所述滑槽上。
7.所述检测板的前侧设有围挡,所述限位板、弹簧和所述第一轨道板位于所述围挡的内侧。
8.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检测板上所设置的插孔附近均设有弹簧,使得插孔内的数码雷管启爆后,被弹簧缓冲卸力,因此不会对本装置造成伤害,提高了其使用寿命,被检测的数码雷管启爆后除了利用弹簧缓冲卸力以外,数码雷管在启爆时所产生的冲击力还会作用于整个检测板上,使得检测板向前移动,并远离于接线板,通过此种方式可防止数码雷管启爆时所产生的爆破力对接线板所造成的伤害,采用围挡结构,可使数码雷管启爆后产生的破坏力被遮挡于内侧,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开后的侧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由图1引出的旋转视角结构示意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2.图4为本实用新型剖开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底座;2、第一透明板;3、第二透明板;4、第二轨道板;5、下弯部;6、检测板;7、限位板;71、轨道;8、弹簧;9、触点;10、第一轨道板;11、线孔;12、接线板;13、插孔;14、围挡。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7.如图1至图4所示。
18.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数码雷管检测防爆装置,其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有检测板 6,检测板6的前面设有第一轨道板10,第一轨道板10的底面通过轨道71设有限位板7,限位板7的后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弹簧8,弹簧8的后端连接于检测板6的前面上,检测板6上开设有若干个对应于弹簧8后侧的插孔13,底座1的顶面设有对应于检测板6 后侧的第一透明板2和第二透明板3,由第二透明板3和第一透明板2向检测板6上开设有用于向限位板7后面连接拉线的线孔11,第二透明板3上设有对应于插孔13后侧的接线板12,接线板12的前侧设有若干个对应于插孔13后方的触点9,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拉线穿过线孔11连接在限位板7的后面上,把被检测的数码雷管由插孔13插入到弹簧8 内侧,并使雷管的引爆触点端对应于接线板12前侧,远距离拉动拉线,使限位板7带着雷管慢慢靠近接线板12,并使雷管的引爆触点与接线板12上的触点9一一接触,使得数码雷管启爆,启爆后的数码雷管通过发出的爆破力推动限位板7向前移动,且在移动的过程中使得弹簧8拉伸动作,以此使得启爆后的数码雷管爆炸时产生的冲击力被弹簧8缓冲卸力,由于数码雷管启爆时并没有炸药作用,因此破坏性不强,加上其在启爆时产生的冲击力经弹簧8缓冲卸力,因此不会对本装置造成伤害。
19.底座1的前端设有第二轨道板4,检测板6的底端设有可使其位于第二轨道板4内进行前后移动的下弯部5,使得插孔13内的数码雷管启爆后所产生的冲击力会导致检测板6 向前移动,使爆破力快速远离于接线板12,如图4所示,又由于第二轨道板4上设有前下方向倾斜的滑槽41,下弯部5按倾斜移动的方式位于滑槽41上,因此被检测的数码雷管启爆后除了利用弹簧8缓冲卸力以外,其在启爆时所产生的冲击力还会作用于整个检测板 6上,使得
检测板6通过下弯部5沿着滑槽41位移,检测板6产生的上述滑移动作就会使其远离于接线板12,因此防止数码雷管启爆时所产生的爆破力对接线板12造成伤害。
20.如图1所示,检测板6的前侧设有围挡14,限位板7、弹簧8和第一轨道板10位于围挡14的内侧,使得启爆后的数码雷管产生的大量飞屑遮挡在围挡14内,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伤害。
21.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数码雷管检测防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检测板(6),所述检测板(6)的前面设有第一轨道板(10),所述第一轨道板(10)的底面通过轨道(71)设有限位板(7),所述限位板(7)的后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弹簧(8),所述弹簧(8)的后端连接于所述检测板(6)的前面上,所述检测板(6)上开设有若干个对应于所述弹簧(8)后侧的插孔(13),所述底座(1)的顶面设有对应于所述检测板(6)后侧的第一透明板(2)和第二透明板(3),由所述第二透明板(3)和第一透明板(2)向所述检测板(6)上开设有用于向所述限位板(7)后面连接拉线的线孔(11),所述第二透明板(3)上设有对应于所述插孔(13)后侧的接线板(12),所述接线板(12)的前侧设有若干个对应于所述插孔(13)后方的触点(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雷管检测防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前端设有第二轨道板(4),所述检测板(6)的底端设有可使其位于所述第二轨道板(4)内进行前后移动的下弯部(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码雷管检测防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板(4)上设有前下方向倾斜的滑槽(41),所述下弯部(5)按倾斜移动的方式位于所述滑槽(4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雷管检测防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6)的前侧设有围挡(14),所述限位板(7)、弹簧(8)和所述第一轨道板(10)位于所述围挡(14)的内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数码雷管检测防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检测板,所述检测板的前面设有第一轨道板,所述第一轨道板的底面通过轨道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后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的后端连接于所述检测板的前面上,所述检测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对应于所述弹簧后侧的插孔,数码雷管在启爆时所产生的冲击力还会作用于整个检测板上,使得检测板向前移动,并远离于接线板,通过此种方式可防止数码雷管启爆时所产生的爆破力对接线板所造成的伤害,采用围挡结构,可使数码雷管启爆后产生的破坏力被遮挡于内侧,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对人员造成伤害。对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良 白爽 孟强 王天昌 任洪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远矿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4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