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形调整文胸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2  13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形调整文胸。


背景技术:

2.文胸的设计和制造,都是为了符合女性的使用需求,每个女性在不同时期需要不同规格大小的文胸,来为乳房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证舒适性,现如今普遍适合女性使用需求的文胸已经能基本满足,但是针对大胸的女性,普通的文胸始终不适合其使用,如果在穿戴的过程中太过于挤勒,会对女性的乳房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如何研发一种能有效的针对大胸女性的胸部塑形,进行有效的调整的文胸,是目前亟需改进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背围部上的内廓来提供胸部下围的支撑,通过三角形外廓来提高稳定性的塑形调整文胸。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塑形调整文胸,包括罩杯部、背围部、排扣部和肩带部,所述罩杯部、背围部、排扣部依次连接,所述肩带部分别与罩杯部和背围部连接,所述罩杯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罩杯和连接于两个罩杯之间的鸡心,所述背围部包括背围、稳固托和托背,所述背围一端通过稳固托与罩杯外侧连接,所述背围另一端通过托背与排扣部连接,所述排扣部包括公头和母头并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稳固托由软骨组成,包括内廓和外廓,所述内廓以罩杯的外缘向外平行设置呈涟漪状,所述外廓呈三角形形状,所述外廓的三角形长边与内廓平行,另外两边分设于背围上,所述肩带部与罩杯部的连接处设有弹性软骨。
6.采用该结构的塑形调整文胸,两个对称设置的罩杯和连接于两个罩杯之间的鸡心,形成了该文胸的罩杯部,鸡心的设置是通过类似拱桥的支撑原理向上凸起支撑罩杯内两边的乳房,起到定型的作用,背围部的托背斜向设置在背围上,能起到收拢背部脂肪,达到挺背矫正的效果,背围部上的稳固托包括内廓和外廓,内廓由若干条软骨组成,内廓以罩杯的外缘向外平行设置呈涟漪状,呈涟漪状的内廓可以贴合罩杯内的乳房的下围轮廓,当大胸女性穿戴时,特别是基盘大的大胸女性,其基盘轮廓较大,当罩杯无法完全包裹乳房的基盘时,内廓就起到了收拢基盘的作用,呈涟漪状可以有更好的收拢效果,而外廓呈三角形形状,外廓的三角形长边与内廓平行,另外两边分设于背围上,长边与内廓平行同样可以起到跟内廓一样的收拢基盘的效果,另外两边分设于背围上,由于三角形结构可以有很好的稳定平衡效果,可以收住乳房基盘的肉的同时,还能防止乳房在文胸内的回流晃动,肩带部与罩杯部的连接处设有的弹性软骨,由于肩带部本身有弹力且薄,增加的弹性软骨可以使得弹力收紧更加稳固,通过肩带部本身的调节扣可以起到帮助上提的作用。
7.采用该结构的塑形调整文胸,通过内廓收拢乳房的基盘,由一条一条软骨以罩杯的外缘向外平行设置且呈涟漪状,可以达到逐层收拢的效果,三角形结构的外廓可以收住乳房基盘的肉的同时,还能防止乳房在文胸内的回流晃动,使得大胸女性在穿戴该文胸时
更加稳定舒适。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
9.所述罩杯下方还包括下围,所述下围由内廓和外廓向罩杯下方收拢聚合而成。
10.罩杯下方还有下围,下围由内廓和外廓向罩杯下方收拢聚合而成,当内廓和外廓在收拢聚集乳房的基盘时,收拢在下方的内廓和外廓可以为罩杯的底部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尤其适用于胸部大的女性,足够的支撑力可以保证乳房在文胸内的稳定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
12.所述罩杯上方还包括上围,所述上围将两个对称设置的罩杯从上部连接。
13.罩杯上方还包括的上围,通过桃形的设计,可以使得乳房的上部过渡更加自然,提高包裹乳房的过程中有更好的稳固性和舒适性。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
15.所述背围部还包括后比,所述后比设置于背围的下方,所述后比一端连接稳固托,另一端连接托背。
16.背围部还包括的后比,设置于背围的下方,由前到后呈带状,一端连接稳固托,另一端连接托背,一方面可以收集侧围的脂肪,同时也能在该文胸穿戴时提供足够的固定作用,加强文胸的侧向支撑力,延长文胸的使用寿命。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
18.所述背围部还包括夹弯,所述夹弯设置于背围的上方呈弧线分别连接托背和罩杯。
19.背围部的夹弯设置于背围的上方呈弧线状,分别连接托背和罩杯,弧线状的夹弯可以贴合腋下的弧线,一方面可以将腋下的赘肉收拢在背围内,另一方面贴合的夹弯可以避免女性穿戴该文胸走路时的摩擦,可以起到更贴合更舒适的作用。
2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21.采用该结构的塑形调整文胸,通过内廓收拢乳房的基盘,由一条一条软骨以罩杯的外缘向外平行设置且呈涟漪状,可以达到逐层收拢的效果,三角形结构的外廓可以收住乳房基盘的肉的同时,还能防止乳房在文胸内的回流晃动,使得大胸女性在穿戴该文胸时更加稳定舒适,由内廓和外廓向罩杯下方收拢聚合而成的下围,当内廓和外廓在收拢聚集乳房的基盘时,收拢在下方的内廓和外廓可以为罩杯的底部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尤其适用于胸部大的女性,足够的支撑力可以保证乳房在文胸内的稳定性,达到3超的效果,超柔软,超固定,超提拉。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塑形调整文胸的外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4.如图1所示,一种塑形调整文胸,包括罩杯部1、背围部2、排扣部3和肩带部4,所述罩杯部1、背围部2、排扣部3依次连接,所述肩带部4分别与罩杯部1和背围部2连接,所述罩杯部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罩杯11和连接于两个罩杯11之间的鸡心12,所述背围部2包括背
围21、稳固托22和托背23,所述背围21一端通过稳固托22与罩杯11外侧连接,所述背围21另一端通过托背23与排扣部3连接,所述排扣部3包括公头和母头并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稳固托22由软骨组成,包括内廓221和外廓222,所述内廓221以罩杯11的外缘向外平行设置呈涟漪状,所述外廓222呈三角形形状,所述外廓222的三角形长边与内廓221平行,另外两边分设于背围21上,所述肩带部4与罩杯部1的连接处设有弹性软骨41。
25.上述罩杯11下方还包括下围13,所述下围13由内廓221和外廓222向罩杯11下方收拢聚合而成。
26.上述罩杯11上方还包括上围14,所述上围14将两个对称设置的罩杯11从上部连接。
27.上述背围部2还包括后比24,所述后比24设置于背围21的下方,所述后比24一端连接稳固托22,另一端连接托背23。
28.上述背围部2还包括夹弯25,所述夹弯25设置于背围21的上方呈弧线分别连接托背23和罩杯11。
29.采用该结构的塑形调整文胸,两个对称设置的罩杯11和连接于两个罩杯11之间的鸡心12,形成了该文胸的罩杯部1,鸡心12的设置是通过类似拱桥的支撑原理向上凸起支撑罩杯11内两边的乳房,起到定型的作用,背围部2的托背23斜向设置在背围21上,能起到收拢背部脂肪,达到挺背矫正的效果,背围部2上的稳固托22包括内廓221和外廓222,内廓221由若干条软骨组成,内廓221以罩杯11的外缘向外平行设置呈涟漪状,呈涟漪状的内廓221可以贴合罩杯11内的乳房的下围轮廓,当大胸女性穿戴时,特别是基盘大的大胸女性,其基盘轮廓较大,当罩杯11无法完全包裹乳房的基盘时,内廓221就起到了收拢基盘的作用,呈涟漪状可以有更好的收拢效果,而外廓222呈三角形形状,外廓222的三角形长边与内廓221平行,另外两边分设于背围21上,长边与内廓221平行同样可以起到跟内廓221一样的收拢基盘的效果,另外两边分设于背围21上,由于三角形结构可以有很好的稳定平衡效果,可以收住乳房基盘的肉的同时,还能防止乳房在文胸内的回流晃动,肩带部4与罩杯部1的连接处设有的弹性软骨41,由于肩带部4本身有弹力且薄,增加的弹性软骨41可以使得弹力收紧更加稳固,通过肩带部41本身的调节扣可以起到帮助上提的作用。
30.采用该结构的塑形调整文胸,通过内廓221收拢乳房的基盘,由一条一条软骨以罩杯11的外缘向外平行设置且呈涟漪状,可以达到逐层收拢的效果,三角形结构的外廓222可以收住乳房基盘的肉的同时,还能防止乳房在文胸内的回流晃动,使得大胸女性在穿戴该文胸时更加稳定舒适。
31.罩杯11下方还有下围13,下围13由内廓221和外廓222向罩杯11下方收拢聚合而成,当内廓221和外廓222在收拢聚集乳房的基盘时,收拢在下方的内廓221和外廓222可以为罩杯11的底部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尤其适用于胸部大的女性,足够的支撑力可以保证乳房在文胸内的稳定性。
32.罩杯11上方还包括的上围14,通过桃形的设计,可以使得乳房的上部过渡更加自然,提高包裹乳房的过程中有更好的稳固性和舒适性。
33.背围部2还包括的后比24,设置于背围21的下方,由前到后呈带状,一端连接稳固托22,另一端连接托背23,一方面可以收集侧围的脂肪,同时也能在该文胸穿戴时提供足够的固定作用,加强文胸的侧向支撑力,延长文胸的使用寿命。
34.背围部2的夹弯25设置于背围21的上方呈弧线状,分别连接托背23和罩杯11,弧线状的夹弯25可以贴合腋下的弧线,一方面可以将腋下的赘肉收拢在背围21内,另一方面贴合的夹弯25可以避免女性穿戴该文胸走路时的摩擦,可以起到更贴合更舒适的作用。
35.以上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做出的各种等同变换,均被本实用新型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覆盖。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