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开采用矿井安全支护设备。
背景技术:
2.在煤矿开采中需要通过支护设备对矿井内部进行支撑,以保证矿井的稳定,减少矿井坍塌的风险。现有的矿井支护设备由数量较多的钢支撑结构排列组合成与矿井截面相同的拱桥形结构,钢支撑结构之间尽量等距分布以保证力的平衡,在组装时需要利用定位画线工具先确定好每个钢支撑结构的位置,由于需要组装的钢支撑结构数量众多,造成了庞大的定位画线工作,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煤矿开采用矿井安全支护设备。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煤矿开采用矿井安全支护设备,包括钢支撑架,相邻的所述钢支撑架之间通过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和弯钢部定位支撑组件连接支撑,且通过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和弯钢部定位支撑组件可以使数量众多的钢支撑架在无需提前定位画线的前提下自动等距分布,省却了定位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包括位于中部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件,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件,所述第二卡件与第一卡件分别与相邻位置的钢支撑架连接。
5.优选的,所述钢支撑架包括两个直钢部和一个弯钢部,所述弯钢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直钢部的顶端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直钢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能供第二卡件卡入的卡环。
7.优选的,所述连接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端面能抵接在直钢部上的抵接块。
8.优选的,所述弯钢部定位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弯卡条、第二弯卡条和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弯卡条和第二弯卡条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弯卡条和第二弯卡条分别与相邻位置的弯钢部卡合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弯卡条和第二弯卡条之间且位于连接轴上方铺设有透明顶板,且所述透明顶板通过螺栓与连接轴固定连接。
1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技术通过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和弯钢部定位支撑组件,可以使数量众多的钢支撑架在无需提前定位画线的前提下自动等距分布,省却了定位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和弯钢部定位支撑组件可以在相邻的钢支撑架之间起到支撑稳固的作用,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13.(2):本技术通过透明顶板的设计,可以挡住装置顶部正上方掉落的岩土,使意外掉落的岩土能沿着透明顶板向两侧滑落而不会直接掉落到下方的工人和设备身上,提高工
人人身安全的同时给予了一个相对干净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14.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钢支撑架;11、直钢部;12、弯钢部;2、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21、第一卡件;22、连接臂;23、第二卡件;24、卡环;25、抵接块;3、弯钢部定位支撑组件;31、第一弯卡条;32、第二弯卡条;33、连接轴;34、透明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18.实施例一
19.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矿开采用矿井安全支护设备,包括钢支撑架1,相邻的钢支撑架1之间通过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2连接支撑,且通过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2可以使数量众多的钢支撑架1在无需提前定位画线的前提下自动等距分布,省却了定位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2包括位于中部的连接臂22,连接臂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件21,连接臂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件23,第一卡件21通过螺栓与相邻位置的钢支撑架1固定连接,钢支撑架1包括两个直钢部11和一个弯钢部12,弯钢部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直钢部11的顶端固定连接,直钢部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能供第二卡件23卡入的卡环24。连接臂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端面能抵接在直钢部11上的抵接块25,通过抵接块25在连接臂22与直钢部11之间形成支撑力,能有效防止连接臂22受力过大而变形。
20.本实施例中,在对数量众多的钢支撑架1进行排列组装时,将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2安装在钢支撑架1的排列间隙中,通过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2的长度即可以在无需定位画线的情况下使钢支撑架1等距分布,将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2一端的第一卡件21与相邻位置的钢支撑架1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将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2另一端的第二卡件23卡入相邻位置钢支撑架1的卡环24,如有需要也可以通过螺栓对第二卡件23与卡环24进行紧固,然后通过吊杆、钢筋条等现有结构将该装置与矿井壁进行连接即可。
21.实施例二
22.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矿开采用矿井安全支护设备,包括钢支撑架1,相邻的钢支撑架1之间通过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2和弯钢部定位支撑组件3连接支撑,且通过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2和弯钢部定位支撑组件3可以使数量众多的钢支撑架1在无需提前定位画线的前提下自动等距分布,省却了定位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2包括位于中部的连接臂22,连接臂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件23,第一卡件21通过螺栓与相邻位置的钢支撑架1固定连接,钢支撑架1包括两个直钢部11和一个弯钢部12,弯钢部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直钢部11的顶端固定连接,直钢部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能供第二卡件23卡入的卡环24。连接臂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端面能抵接在直钢部11上的抵接块25,通过抵接块25在连接臂22与直钢部11之间形成支撑力,能有效防止连接臂22受力过大而变形。
23.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弯钢部定位支撑组件3包括第一弯卡条31、第二弯卡条32和连接轴33,连接轴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弯卡条31和第二弯卡条32固定连接。第一弯卡条31和第二弯卡条32分别与相邻位置的弯钢部12卡合连接。
24.本实施例中,通过弯钢部定位支撑组件3可以起到与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2相同的作用,两者的叠加提高了定位和支撑效果。第一弯卡条31和第二弯卡条32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弯钢部12卡合连接,通过螺栓对第一弯卡条31和弯钢部12之间进行固定,如有需要也可以利用螺栓对第二弯卡条32与弯钢部12之间进行紧固。
25.实施例三
26.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矿开采用矿井安全支护设备,包括钢支撑架1,相邻的钢支撑架1之间通过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2和弯钢部定位支撑组件3连接支撑,且通过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2和弯钢部定位支撑组件3可以使数量众多的钢支撑架1在无需提前定位画线的前提下自动等距分布,省却了定位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直钢部定位支撑组件2包括位于中部的连接臂22,连接臂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件23,第一卡件21通过螺栓与相邻位置的钢支撑架1固定连接,钢支撑架1包括两个直钢部11和一个弯钢部12,弯钢部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直钢部11的顶端固定连接,直钢部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能供第二卡件23卡入的卡环24。连接臂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端面能抵接在直钢部11上的抵接块25,通过抵接块25在连接臂22与直钢部11之间形成支撑力,能有效防止连接臂22受力过大而变形。弯钢部定位支撑组件3包括第一弯卡条31、第二弯卡条32和连接轴33,连接轴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弯卡条31和第二弯卡条32固定连接。第一弯卡条31和第二弯卡条32分别与相邻位置的弯钢部12卡合连接。
27.相较于实施例二,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弯卡条31和第二弯卡条32之间且位于连接轴33上方铺设有透明顶板34,且透明顶板34通过螺栓与连接轴33固定连接。
28.本实施例中,通过透明顶板34的设计,可以挡住装置顶部正上方掉落的岩土,使意外掉落的岩土能沿着透明顶板34向两侧滑落而不会直接掉落到下方的工人和设备身上,提高工人人身安全的同时给予了一个相对干净的工作环境。
29.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