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帽及车载取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1  154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帽及车载取电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车载取电装置常通过位于其头端的电极帽的可伸缩头端导电部件和位于其两侧的侧导电部件与车内点烟器的取电口中的电源电连接,以将电源转接至电子设备,以供电子设备使用。而头端导电部件常因歪斜和伸出量不一致,影响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极帽及车载取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车载取电装置的头端导电部件歪斜和伸出量不一致的技术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
5.一种电极帽,包括:
6.外壳;及
7.第一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部分露设于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电件部分露设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均能相对所述外壳移动相互靠近,以将所述第一弹性件压缩,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插接并电连接。
8.在所述电极帽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电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以使所述第一导电件部分露设于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电件上设有第一沉槽,所述第二导电件设有第二沉槽,所述第一沉槽与所述第二沉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电件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一沉槽,以使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围设形成收容腔,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
9.在所述电极帽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沉槽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的贴合,所述第二导电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沉槽连通的气孔。
10.在所述电极帽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件上设有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收容于所述外壳且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导电件从所述第一通孔脱出。
11.在所述电极帽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导电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导电件上设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收容于所述外壳且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导电件从所述第二通孔脱出。
12.在所述电极帽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底壳和架体,所述底壳设于所述架体一侧,所述第一通孔形成于所述底壳,所述第二通孔形成于所述架体。
1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
14.一种车载取电装置,包括:
15.如上所述的电极帽;
16.顶壳,所述顶壳用于盖合所述外壳的另一端;
17.输电组件,收容于所述顶壳,所述输电组件包括露设于所述顶壳的输电端,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输电组件弹性抵接并电连接;及
18.第二导电组件,收容于所述顶壳且与所述输电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组件包括露设于所述顶壳的导电端。
19.在所述车载取电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三弹性件,所述导电端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上,所述第三弹性件与所述输电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抵接的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弹性部电连接,以使所述导电端与所述输电组件电连接。
20.在所述车载取电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两侧分别设有缺口,以将所述第二弹性件两侧分别分隔成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能够与所述本体一同贴合于所述顶壳,所述第二弹性臂能够相对所述本体旋转,所述导电端设于所述第二弹性臂。
21.在所述车载取电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电组件还包括电路板和第三导电件,所述输电端和所述第三导电件均设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三导电件通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输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的弹力抵接于所述第三导电件。
22.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上述方案的电极帽应用装备于车载取电装置中,除了使车载取电装置具备极佳的电源转接效能之外,其自身还能够避免头端导电部件歪斜和伸出量不一致。具体而言,该电极帽包括外壳及第一导电组件。其中,第一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导电件,第一导电件部分露设于外壳的一端,第二导电件部分露设于外壳的另一端,第一弹性件位于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之间,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均能相对外壳移动相互靠近,以将第一弹性件压缩。如此保证了第一导电件抵接于电源的稳定性,同时,保证第二导电件与车载取电装置中输电组件弹性抵接,避免加工误差导致的电连接的不稳定。进一步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插接并电连接。如此通过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之间的插接配合以及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能够保证第一导电件平稳的从外壳伸出,避免歪斜和伸出量不一致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其中:
26.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车载取电装置的示意图;
27.图2为图1所示车载取电装置的俯视图;
28.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29.图4为图3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图2中b-b向剖视图;
31.图6为图1所示车载取电装置去掉底壳和顶壳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取电装置,其实质上为一种电转接装置。该车载取电装置能够插设于车内点烟器的取电口中,以将电源转接至电子设备。
34.请一并结合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取电装置进行说明。该车载取电装置,包括电极帽10、顶壳20、输电组件30及第二导电组件40。该电极帽10包括外壳11及第一导电组件12。其中,第一导电组件12包括第一导电件121、第一弹性件122和第二导电件123,第一导电件121部分露设于外壳11的一端,第二导电件123部分露设于外壳11的另一端,第一弹性件122位于第一导电件121和第二导电件123之间,第一导电件121和第二导电件123均能相对外壳11移动相互靠近,以将第一弹性件122压缩,第一导电件121和第二导电件123插接并电连接。进一步地,顶壳20用于盖合外壳11的另一端。输电组件30收容于顶壳20,输电组件30包括露设于顶壳20的输电端31,第二导电件123与输电组件30弹性抵接并电连接。第二导电组件40收容于顶壳20且与输电组件30电连接,第二导电组件40包括露设于顶壳20的导电端41。使用时,将车载取电装置插设于车内点烟器的取电口中,使第一导电件121和导电端41与电源电连接,以使输电端31能够为电子设备供电。
35.综上,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电极帽10应用装备于车载取电装置中,除了使车载取电装置具备极佳的电源转接效能之外,其自身还能够避免头端导电部件歪斜和伸出量不一致。具体而言,该电极帽10包括外壳11及第一导电组件12。其中,第一导电组件12包括第一导电件121、第一弹性件122和第二导电件123,第一导电件121部分露设于外壳11的一端,第二导电件123部分露设于外壳11的另一端,第一弹性件122位于第一导电件121和第二导电件123之间,第一导电件121和第二导电件123均能相对外壳11移动相互靠近,以将第一弹性件122压缩。如此保证了第一导电件121抵接于电源的稳定性,同时,保证第二导电件123与车载取电装置中输电组件30弹性抵接,避免加工误差导致的电连接的不稳定。进一步地,第一导电件121和第二导电件123插接并电连接。如此通过第一导电件121和第二导电件123之间的插接配合以及第一弹性件122的弹力作用能够保证第一导电件121平稳的从外壳11伸出,避免歪斜和伸出量不一致现象的发生。
36.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至图5,外壳11上设有第一通孔101,第一导电件121穿设于第一通孔101,以使第一导电件121部分露设于外壳11的一端。如此通过第一通孔101的限制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导电件121移动的稳定性。进一步地,第一导电件121上设有第一沉槽1210,第二导电件123设有第二沉槽1230,第一沉槽1210与第二沉槽1230相对设置,第二导电件123能够插接于第一沉槽1210,以使第一导电件121与第二导电件123围设形成收容腔,如此通过第二导电件123的限制能够提高第一导电件121与第二导电件123插接
的稳定性。进一步地与第一通孔101配合,从第一导电件121内外两侧限制,进一步提高第一导电件121移动的稳定性。进一步地,第一弹性件122收容于收容腔。如此使得第一弹性件122能够受收容腔的限制保证其变形的方向性,进而保证第一弹性件122作用于第一导电件121和第二导电件123上的弹力方向精度。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22为弹簧。
37.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至图5,第一沉槽1210的内壁与第二导电件123的贴合,进一步保证第一导电件121移动的稳定性。第二导电件123上设有与第二沉槽1230连通的气孔1231。该气孔1231用于在第一导电件121和第二导电件123相互靠近将第一弹性件122压缩时排出收容腔内的气体,保证上述压缩过程能够进行。
38.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至图5,第一导电件121上设有第一止挡部1211,第一止挡部1211收容于外壳11且用于防止第一导电件121从第一通孔101脱出。具体地,第一止挡部1211呈环状且环设于第一导电件121外侧,以增加与外壳11之间的止挡面积,保证止挡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22复位时,第一止挡部1211能够与外壳11贴合。进一步地,外壳11设有移动腔103,第一通孔101与移动腔103连通,第一止挡部1211收容于移动腔103并能够沿移动腔103靠近或远离第二导电件123。进一步地,第一止挡部1211位于第一沉槽1210的槽口外侧。
39.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至图5,外壳11上设有第二通孔102,第二通孔102与移动腔103连通。第二导电件123穿设于第二通孔102。如此通过第二通孔102的限制,能够提高第二导电件123相对外壳11移动的稳定性。同时,第二导电件123还受第一沉槽1210的限制,进一步保证第二导电件123相对外壳11移动的稳定性。
40.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至图5,第二导电件123上设有第二止挡部1232,第二止挡部1232收容于外壳11且用于防止第二导电件123从第二通孔102脱出。进一步地,电极帽10与顶壳20装配时,输电组件30能够抵接于第二导电件123,以保证输电组件30和第二导电件123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同时,由于第二导电件123能够将第一弹性件122压缩,可降低输电组件30的加工精度及电极帽10与顶壳20之间的装配精度,通过第一弹性件122自适应性的改变自身的压缩量将第二导电件123弹性抵接于输电组件30,以保证电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车载取电装置插设于车内点烟器的取电口中,第一导电件121抵接于电源上,例如抵接于电源上的导电触点。随着车载取电装置继续向取电口内移动,第一导电件121压缩第一弹性件122。第一导电件121和第二导电件123相互靠近直至第一止挡部1211与第二止挡部1232接触,此时第一导电件121和第二导电件123的接触面积最大,保证两者之间能够传递更大的电流。
41.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图5和图6所示,外壳11包括底壳111和架体112。底壳111设于架体112一侧。顶壳20设于架体112的另一侧。第一通孔101形成于底壳111。第二通孔102形成于架体112。第二止挡部1232能够抵接于架体112,以防止第二导电件123从第二通孔102脱出。本实施例中,底壳111和顶壳20与架体112之间均为可拆连接,以方便对输电组件30、第一导电组件12和第二导电组件40进行更换维修。具体地,架体112两侧均设有螺纹段,用于与底壳111和外壳11可拆连接。
42.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和图6所示,第二导电组件40包括第二弹性件42和第三弹性件43。导电端41位于第二弹性件42上。第三弹性件43与输电组件30电连接,第三弹性件43包括与第二弹性件42弹性抵接的弹性部431,第二弹性件42与弹性部431电连接,以使
导电端41与输电组件30电连接。具体地,第三弹性件43还包括与输电组件30电连接的本体部432,弹性部431自本体部432向第二弹性件42弯折抵接。本体部432呈u型并向第二弹性件42一侧外凸,以提高弹性部431抵接于第二弹性件42上的抵接力。
4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弹性件42两侧分别设有缺口420,以将第二弹性件42两侧分别分隔成第一弹性臂421和第二弹性臂422,第二弹性件42包括本体423以及设于本体423的第一弹性臂421和第二弹性臂422,第一弹性臂421能够与本体423一同贴合于顶壳20,第二弹性臂422能够相对本体423旋转,导电端41设于第二弹性臂422。如此当车载取电装置插设于车内点烟器的取电口中时,导电端41能够被驱动,向顶壳20内移动,此时第二弹性臂422相对本体423旋转产生弹力以提供导电端41抵接于电源上的另一导电触点的抵接力。本实施例中,导电端41呈半球面状,以方便导电端41能够在取电口中滑动至预设位置与电源上的另一导电触点抵接。
4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输电组件30还包括电路板32和第三导电件33。输电端31和第三导电件33均设于电路板32。第三导电件33通过电路板32与输电端31电连接,第二导电件123能够通过第一弹性件122提供的弹力抵接于第三导电件33。进一步地,第三导电件33呈u型,第三导电件33相对设置的两个自由端中的一者与电路板32连接,另一者能够与第二导电件123弹性抵接。进一步地,电路板32为现有电路板32。电路板32能够通过第一导电件121和导电端41与电源连接并将电流经输电端31传递至电子设备。进一步地,输电端31可为usb接口、雷电接口或导电端子。本实施例中,输电端31为usb接口,与第一导电件121相对设置于车载取电装置的两端。
45.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6.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