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光膜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交通反光膜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2.道路交通反光膜一般采用微棱镜-空气层封装结构来实现光线的逆反射。一般支撑层与微棱镜结构采用热压或超声波等方式,通过压纹模具实现网格式连接,获得微棱镜-空气结构,在与压敏胶层封装膜复合得到反光膜产品。支撑层与微棱镜结构压纹过程中,微棱镜结构和支撑层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实现相互熔接。压纹处一般会有微棱镜高度30%-100%不等的凹坑,以微棱镜结构高度 100um计算,即凹坑深度在30-100um之间。
3.复合过程中,溶剂型压敏胶层涂布在离型层上,经烘道烘干,背胶层干厚 40-100um之间,与微棱镜封装膜复合获得微棱镜产品。但得到的产品,压敏胶层未能充分填充满压纹区,剥离离型层后,贴合基板制作交通标志牌;压敏胶层会因为不能充分填充压纹区的间隙,期间存在的间隙可能水汽进入,影响贴板效果,导致贴板效果变差,包括脱层,局部起鼓包等;涂布胶层如更厚,不但成本增加,且其溶剂烘干变得困难,易导致溶剂残留过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道路交通反光膜的制备装置。
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道路交通反光膜的制备装置,所述道路交通反光膜包括反光层、成型在反光层上的uv胶层和复合在uv胶层上的离型层,所述反光层包括微棱镜层、复合在微棱镜层上的支撑层和从支撑层顶面向下延伸至支撑层与微棱镜层熔接的压纹区;所述uv胶层包括填充在压纹区的第一胶层和成型在支撑层上与第一胶层连接的第二胶层;所述制备装置包括用于传送反光层的第一传送辊、设置在第一传送辊后方在反光层上成型uv胶层的涂布组件、设置在涂布组件后方在 uv胶层上复合离型层的离型复合组件和设置在离型复合组件后方对uv胶层进行固化的固化组件。
7.进一步的,所述涂布组件包括涂布支撑辊、相对设置在涂布支撑辊上方的涂布辊和与涂布辊相邻设置的uv胶转移件,涂布辊与涂布支撑辊之间形成供反光层通过的反光层通道。
8.进一步的,所述uv胶转移件包括uv胶料槽、转移辊和刮刀,uv胶料槽用于存储uv胶;转移辊可转动设置在uv胶料槽上方,分别与uv胶及涂布辊接触;刮刀设置在转移辊侧边与转移辊相接触。
9.进一步的,所述转移辊及涂布辊的外周面均包覆有弹性层。
10.进一步的,所述uv胶为uv型丙烯酸压敏胶。
11.进一步的,所述uv胶的粘度为3000-10000cp。
12.进一步的,所述uv胶能力为400-1000mj/cm2,固化时间30-60s。
13.进一步的,复合组件包括复合支撑辊和设置在复合支撑辊上方以向uv胶层上方复合离型层的离型层压辊,所述复合支撑辊与离型层压辊之间形成供离型层、uv胶层及反光层通过的物料通道。
14.进一步的,所述离型层压辊的外周面包覆有弹性层。
15.进一步的,所述uv胶层的厚度为30-100um。
16.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限定道路交通反光膜的具体制备装置,以实现道路交通反光膜制备的连续性,且uv胶经涂布组件涂布在反光层上,uv胶可快速成型在支撑层上且快速填充压纹区,再经固化组件对涂布的uv胶层进行固化,以使uv胶层与支撑层稳定连接,保证所得产品的贴板效果,以延长道路交通反光膜的使用寿命;
17.涂布组件包括uv胶转移件,将uv胶经转移辊转移至涂布辊上,以使支撑上可稳定成型所需厚度的uv胶层,保证产品后面的贴板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交通道路反光膜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第一传动辊、2-涂布组件、3-离型复合组件、4-固化组件、5-收卷辊、6-道路交通反光膜、7-弹性层、21-涂布支撑辊、22-涂布辊、23-uv胶转移件、231-uv胶料槽、232-转移辊、233-刮刀、31-复合支撑辊、32-离型层压辊、61-反光层、611-微棱镜层、612-支撑层、613-压纹区、62-uv胶层、621
‑ꢀ
第一胶层、622-第二胶层、63-离型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2.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一种道路交通反光膜的制备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辊1、涂布组件2、离型复合组件3、固化组件4和收卷辊5。
23.道路交通反光膜6包括反光层61、成型在反光层61上的uv胶层62和复合在uv胶层62上的离型层63,反光层61包括微棱镜层611、复合在微棱镜层611 上的支撑层612和从支撑层612顶面向下延伸至支撑层与微棱镜层611熔接的压纹区613;uv胶层62包括填充在压纹区613的第一胶层621和成型在支撑层 612上与第一胶层621连接的第二胶层622;具体的,uv胶层62的厚度为30-100um。
24.第一传送辊1用于传送反光层61。
25.涂布组件2设置在第一传送辊1后方,以在反光层61上成型uv胶层62,包括涂布支撑辊21、相对设置在涂布支撑辊21上方的涂布辊22和与涂布辊22 相邻设置的uv胶转移件23,涂布辊22与涂布支撑辊21之间形成供反光层61 通过的反光层通道,具体的,uv胶转移件23包括uv胶料槽231、转移辊232 和刮刀233,uv胶料槽231用于存储uv胶,其中,uv胶为uv型丙烯酸压敏胶,粘度为3000-10000cp,能力为400-1000mj/cm2,固化时间30-60s;转移辊232 可转动设置在uv胶料槽231上方,分别与uv胶料槽231中的uv胶及涂布辊22 接触,以将uv胶料槽231中的uv转移至涂布辊22上;刮刀233设置在转移辊 232侧边与转移辊232相接
触,以刮去转移辊232上多余的uv胶;通过转移辊 232、刮刀233以及涂布辊22之间的配合,以使反光层61上形成所需厚度的uv 胶层62;并且具体限定了uv胶的具体参数,以使uv胶可快速成型在支撑层612 上并填充压纹区613,以保证uv胶层62与支撑层61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转移辊233及涂布辊22的外周面均包覆有弹性层 7。
26.离型复合组件3设置在涂布辊22的后方,以在uv胶层62上复合离型层63,包括复合支撑辊31和设置在复合支撑辊31上方以向uv胶层62上方复合离型层63的离型层压辊32,复合支撑辊31与离型层压辊32之间形成供离型层、uv 胶层62及反光层61通过的物料通道;具体的,离型层压辊32的外周面包覆有弹性层7。
27.固化组件4设置在离型层压辊32的后方,以对uv胶进行固化,包括设置在离型层63上方对uv胶层62进行光照固化的uv灯。
28.收卷辊5设置在固化组件4后方,对固化成型后的产品进行收卷。
29.本技术通过依次设置的涂布组件2、离型复合组件3、固化组件4和收卷辊 5,以连续性制备道路交通反光膜6,实现道路交通反光膜6制备的连续性,且 uv胶经涂布组件2涂布在反光层61上,uv胶可快速成型在支撑层612上且快速填充压纹区613,再经固化组件4对涂布的uv胶层62进行固化,以使uv胶层62与支撑层612稳定连接,保证所得产品的贴板效果,以延长道路交通反光膜6的使用寿命。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