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括多个电路模块的装置、设备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对于多个电路模块均需要强弱电共地的情境,通常会存在多个强弱电共地点,多点接地容易形成地环路。但是,因地环路吸收外来电磁场形成环路电流,而电感效应在地环上产生自感电动势,使得地线上各位置处的电压不一致,导致地的不稳定,从而对于弱电地产生较大的干扰作用,易造成电路模块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出现烧毁器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括多个电路模块的装置,采用该装置可以实现单点接地,避免因多点接地形成地环路而产生干扰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种设备。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多个电路模块的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端和接地端;第一电路模块,所述第一电路模块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一弱电接地端和第一强电接地端,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弱电接地端与所述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强电接地端与所述第一弱电接地端连接;n个第二电路模块,每个所述第二电路模块包括电路单元和第一储能单元,其中,所述电路单元包括第二电源输入端、第二弱电接地端和第二强电接地端,每个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端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强电接地端均与所述第一强电接地端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弱电接地端与所在电路单元的第二强电接地端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储能单元的负极与所在所述第二电路模块的所述第二弱电接地端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储能单元的正极与所述电源端连接,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多个电路模块的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电路模块的第一弱电接地端与接地端连接以及第一强电接地端与第一弱电接地端连接,同时每个第二电路模块中增加第一储能单元,并设置第一储能单元的正极与电源端连接,且第一储能单元的负极与其所在第二电路模块的第二弱电接地端连接,即将第一储能单元作为其所在第二电路模块的弱电电源,而第一储能单元的负极作为第二弱电接地端的接地点,由此设置,可以实现多个电路模块情境下的单点接地方式,从而避免因多点接地形成地环路而产生干扰的问题。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模块还包括第一输出端;每个所述电路单元还包括第二输出端,每个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二电路模块还包括:第二储能单元,所述第二储能单元的负极与所在所述第二电路模块的第二弱电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储能单元的正极与所述电源端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模块还包括:第三储能单元,所述第三储能单元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弱电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三储能单元的正极与所述电源端、预设电源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储能单元、所述第二储能单元和所述第三储能单元均为电解电容。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为开关电源,所述第一电路模块和所述第二电路模块均为智能功率模块。
13.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包括多个电路模块的装置。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多个电路模块的装置,可以实现多个电路模块情境下的单点接地方式,从而避免因多点接地形成地环路而产生干扰的问题。
15.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包括多个电路模块的装置。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多个电路模块的装置,可以实现多个电路模块情境下的单点接地方式,从而避免因多点接地形成地环路而产生干扰的问题。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多个电路模块的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2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设备的结构框图;
21.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框图。
22.附图标记:
23.包括多个电路模块的装置10;设备20;空调器30;
24.电源模块1;第一电路模块2;第二电路模块3;电路单元31;第一储能单元32;第二储能单元33;第三储能单元21。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2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包括多个电路模块的装置,采用该装置可以实现单点接地,避免因多点接地形成地环路而产生干扰的问题。
27.下面参考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包括多个电路模块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电路模块的装置10包括电源模块1、第一电路模块2和n个第二电路模块3。
28.其中,电源模块1包括电源端v和接地端gnd;第一电路模块2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vp1、第一弱电接地端vn1和第一强电接地端n1,第一电源输入端vp1与电源端v连接,第一弱电接地端vn1与接地端gnd连接,第一强电接地端n1与第一弱电接地端vn1连接;每个第二电路模块3包括电路单元31和第一储能单元32,其中,电路单元31包括第二电源输入端vp2、第二弱电接地端vn2和第二强电接地端n2,每个第二电源输入端vp2与电源端v连接,每个第二强电接地端n2均与第一强电接地端n1连接,每个第二弱电接地端vn2与所在电路单元31的第二强电接地端n2连接,每个第一储能单元32的负极与所在第二电路模块3的第二弱电接地端vn2连接,每个第一储能单元32的正极与电源端v连接,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29.也就是,本实用新型中对于多个电路模块共地的情境,通过设置第一电路模块2的第一弱电接地端vn1和第一强电接地端n1共地,而第二电路模块3的第二弱电接地端vn2不再直接与接地端gnd连接,而是与第二电路模块3中的第一储能单元32的负极连接,同时第二电路模块3的第二电源输入端vp2与电源端v连接,每个第一储能单元32的正极与电源端v连接,由此设置方式,可以将第一储能单元32作为其所在第二电路模块3的弱电电源,第一储能单元32的负极作为第二弱电接地端vn2的接地点,从而实现多个电路模块情境下的单点接地方式,从而避免因多点接地形成地环路而产生干扰的问题。
3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多个电路模块的装置10,通过设置第一电路模块2的第一弱电接地端vn1与接地端gnd连接以及第一强电接地端n1与第一弱电接地端vn1连接,同时每个第二电路模块3中增加第一储能单元32,并设置第一储能单元32的正极与电源端v连接,且第一储能单元32的负极与其所在第二电路模块3的第二弱电接地端vn2连接,即将第一储能单元32作为其所在第二电路模块3的弱电电源,而第一储能单元32的负极作为第二弱电接地端vn2的接地点,由此设置,可以实现多个电路模块情境下的单点接地方式,从而避免因多点接地形成地环路而产生干扰的问题。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电路模块2还包括第一输出端p1;每个电路单元31还包括第二输出端p2,每个第二输出端p2与第一输出端p1连接。
3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个第二电路模块3还包括第二储能单元33,第二储能单元33的负极与所在第二电路模块3的第二弱电接地端vn2连接,第二储能单元33的正极与电源端v连接,以用于对电源模块1提供的电源进行滤波。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电路模块2还包括第三储能单元21,第三储能单元21的负极与第一弱电接地端vn2连接,第三储能单元21的正极与电源端v、预设电源vcc连接,以用于对电源模块1提供的电源进行滤波。
3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储能单元32、第二储能单元33和第三储能单元21均为电解电容。
35.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模块1为开关电源,第一电路模块2和第二电路模块3均为智能功率模块。
36.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如图2所示,该设备20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多个电路模块的装置10。
3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20,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多个电路模块的装置
10,可以实现多个电路模块情境下的单点接地方式,从而避免因多点接地形成地环路而产生干扰的问题。
38.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如图3所示,该空调器30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多个电路模块的装置10。
3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30,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多个电路模块的装置10,可以实现多个电路模块情境下的单点接地方式,从而避免因多点接地形成地环路而产生干扰的问题。
4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4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