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胶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1  136



1.本技术属于贴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胶器。


背景技术:

2.液晶电视中经常会需要粘贴双面胶固定一些部件,为了保证胶带粘贴质量和粘贴效率,需要手工贴覆达到毫米级的精度和较快的粘贴速度,这对人工的要求较高,贴胶器的出现极大的缓解了上述情况。
3.现有的贴胶器在进行下一次粘贴之前通常需要手动延伸胶带,以便于进行下一次粘贴作业,然而,手动延伸胶带的方式会降低贴胶器的粘贴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贴胶器,以解决现有的手动延伸胶带的方式会降低贴胶器的粘贴效率的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贴胶器,包括:
6.支架;
7.胶带存放轮,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胶带存放轮上设有胶带;
8.贴覆组件,包括贴覆部和刀具,所述贴覆部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刀具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
9.引导部,设置于所述胶带存放轮和所述刀具之间,所述引导部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以及
10.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刀具和所述引导部朝向搭接于所述引导部和所述贴覆部之间的胶带移动,以切断所述胶带;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刀具和所述引导部朝远离搭接于所述引导部和所述贴覆部之间的胶带移动,以引导所述胶带自所述刀具朝远离所述胶带存放轮的方向延伸出一部分。
11.可选的,所述支架具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引导部包括棘轮和弹片,所述棘轮可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移动,所述弹片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弹片搭接于所述棘轮并跟随所述棘轮转动;所述弹片与所述棘轮抵接以限制所述棘轮的转动。
12.可选的,所述贴胶器还包括限位轮,所述限位轮设置于所述棘轮和所述胶带存放轮之间,所述限位轮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限位轮用于限位自所述胶带存放轮至所述棘轮的部分的胶带。
13.可选的,所述支架还具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限位槽间隔设置,所述刀具可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运动。
14.可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槽为远离所述胶带存放轮弯曲的圆弧形。
15.可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16.扳手,所述扳手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可转动连接,所述扳手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17.连接板,与所述扳手活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支架,所
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刀具和所述引导部活动连接。
18.可选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
19.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扳手,所述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架,所述复位件可在外力去除时将所述扳手复位至初始状态。
20.可选的,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支架背向所述胶带存放轮的一侧。
21.可选的,所述贴胶器还包括:
22.转轴,所述转轴将所述胶带存放轮、所述支架和所述连接板串接,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分别与所述胶带存放轮和所述连接板可转动连接。
23.可选的,所述贴覆部具有相互连接的固定端和探头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探头端朝远离所述胶带存放轮的一端凸出于所述支架,所述探头端用于将胶带压覆于工件表面。
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胶器,通过设置驱动刀具和引导部朝向搭接于引导部和贴覆部之间的胶带移动,以切断胶带、驱动刀具和引导部朝远离搭接于引导部和贴覆部之间的胶带移动,以引导胶带自刀具朝远离胶带存放轮的方向延伸出一部分的传动机构,使得贴胶器可以在下一次粘贴动作之前自动牵引出部分胶带,以方便下一次粘贴动作的进行,进而可以提高贴胶器的贴胶效率。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技术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胶器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胶器的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胶器的第三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胶器的第四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液晶电视的制作过程中,会有一些细小的零部件需要粘胶进行固定,比如,使用双面胶固定一些零部件。为了保证胶带粘贴的质量如粘贴胶带的平整度、以及粘贴零部件的效率,通常需要手工达到毫米级的精度和较快的粘贴速度。这对人工的要求比较高,于是逐渐出现了辅助贴胶的贴胶器。贴胶器的出现极大的缓解了对人工要求高的情况。现有的贴胶器在进行上一次粘贴动作结束之后、下一次粘贴动作开始之前通常需要手动延伸一部分胶带,以便于进行下一次的粘贴动作,然而,这种手动延伸胶带的方式会降低贴胶器的粘贴
效率。
3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贴胶器,以解决现有的手动延伸胶带的方式会降低贴胶器的粘贴效率的问题,以下将结合附图对进行说明。
34.示例性的,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胶器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贴胶器1,贴胶器1包括握持部10、支架20、胶带存放轮30、贴覆组件40、引导部50和传动机构60。支架20与握持部10固定连接。胶带存放轮30可转动的安装于支架20,胶带存放轮30上设有胶带31。贴覆组件40包括贴覆部42和刀具44,贴覆部42与支架20固定连接,刀具44与支架20活动连接。引导部50设置于胶带存放轮30和刀具44之间,引导部50与支架20活动连接。传动机构60驱动刀具44和引导部50朝向搭接于引导部50和贴覆部42之间的胶带31移动,以切断胶带31;传动机构60驱动刀具44和引导部50朝远离搭接于引导部50和贴覆部42之间的胶带31移动,以引导胶带31自刀具44朝远离胶带存放轮30的方向延伸出一部分。通过设置驱动刀具44和引导部50朝向搭接于引导部50和贴覆部42之间的胶带31移动,以切断胶带31、驱动刀具44和引导部50朝远离搭接于引导部50和贴覆部42之间的胶带移动,以引导胶带31自刀具44朝远离胶带存放轮30的方向延伸出一部分的传动机构60,使得贴胶器1可以在下一次粘贴动作之前自动牵引出部分胶带31,以方便下一次粘贴动作的进行,进而可以提高贴胶器1的贴胶效率。
35.其中,请结合图1并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胶器的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胶器的第三角度的结构示意图。握持部10用于提供给人手可握持的空间,握持部10的主体部分的形状可以适应人手设计,以方便进行握持。示例性的,握持部10的主体部分可以为长方形柱,握持部10的主体部分的长度可以大于人手手掌的宽度。其中,握持部10可以设置有基底,基底底面面积可以大于握持部10主体部分的截面面积,以使得贴胶器1可以通过基底站立或者放置于桌面。与基底相对的握持部10的另一端可以设计有缺口,并且握持部10的另一端的形状可以自握持部10的主体逐渐收缩,也即握持部10的另一端呈三角形或者梯形的形状,以便于安装贴胶器1的其他部件。
36.支架20用于支撑或者安装贴胶器1的如胶带存放轮30、刀具44等部件。支架20的形状以及尺寸可以根据胶带存放轮30、刀具44等部件的尺寸来设计。示例性的,支架20可以为三角形板,三角形板的一个角与握持部10连接,支架20与握持部10的连接方式多种,比如,可以通过螺钉将支架20固定于握持部10。再比如,可以将支架通过粘胶固定在握持部10。当然,支架20和握持部1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连接,这里不再一一举例。支架20的其他两个角用于安装贴覆组件40和胶带存放轮30。支架20的形状以及尺寸还可以有其他形式,这里仅以支架20的形状为三角形为例进行说明,而不应理解为对支架20形状的限制。
37.胶带存放轮30上设有胶带31,胶带存放轮30可转动的安装于支架20,以使得胶带存放轮30可以通过外部对胶带31的牵引以及自身的转动实现对胶带31的释放。示例性的,胶带存放轮3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轮且带有环形槽,环形槽可以存放胶带31。胶带存放轮30的轮盘部分可以设置通孔以减轻胶带存放轮30的重量。贴胶器1还可以包括转轴70,转轴70固定于支架20,胶带存放轮30可通过转轴70与支架20连接,且胶带存放轮30可相对转轴70转动。示例性的,胶带存放轮30可以设置于支架20的不同于安装于握持部10的一个角的支架20的一个角。
38.示例性的,贴覆组件40安装于支架20与胶带存放轮30相对的一个角。可以理解的
是,贴覆组件40、胶带存放轮30以及与握持部10连接的支架20的部分分别位于三角形支架20的三个角,其中,三角形的顶角可以为与握持部10连接的部分,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分别放置胶带存放轮30和贴覆组件40,也即支架20与握持部10连接的部分位于胶带存放轮30和贴覆组件40之间。
39.贴覆组件40包括贴覆部42和刀具44,刀具44用于切断胶带31,刀具44的形状这里不作限制,能便于切断胶带31的形状均可。示例性的,刀具44的切断面可以呈锯齿形,锯齿形的刀具44可以通过张紧胶带31即可将胶带31切断。刀具44可以与支架20活动连接,也即刀具44可相对于支架20活动。示例性的,支架20上可以设置第二限位槽22。刀具44可以在第二限位槽22内移动。第二限位槽22的形状可以为远离胶带存放轮30弯曲的圆弧形,圆弧形可引导刀具44自支架20的中部移动至支架20的中上部。刀具44在支架20的中部时不与胶带31接触,刀具44在支架20的中上部时可以切断胶带。贴覆部42可以与支架20可拆卸连接,比如,可以通过螺钉将贴覆部42固定于支架20。示例性的,贴覆部42具有相互连接的固定端421和探头端422,固定端421可以通过螺钉与支架20固定连接。探头端422朝远离胶带存放轮30的一端凸出于支架20,探头端422用于将胶带31压覆于工件表面。示例性的,贴覆部42可以采用赛刚材质,探头端422可以为三角形,即探头端422的端部可以呈尖角形,以方便贴胶器1进行狭小位置的粘贴。相比于滚轮形式的压覆,本技术实施例的贴胶器1可以进入狭小位置进行粘贴,扩展了贴胶器1的应用范围。此外,贴覆部42还具有贴覆面423,贴覆面423位于刀具44远离胶带存放轮30的一侧,贴覆面423用于在粘贴胶带时将胶带压覆并抚平在工件表面。需要说明的是,贴覆面423的面积可以较小,也即将贴覆面423的宽度设置为较小值,只通过此部分贴覆面423将胶带压覆并抚平即可。贴覆部42还可以辅助狭小位置的粘贴和保压。其中,贴覆部42可以预留给刀具44运动的空间,在刀具44处于支架20的中上部时,刀具44的末端可以与贴覆部42接触或者靠近贴覆部42。
40.引导部50用于引导胶带伸出。示例性的,引导部50可以包括棘轮51和弹片52,棘轮51可相对于支架20转动以及相对于支架20移动。示例性的,支架20具有第一限位槽21,第一限位槽21与第二限位槽22间隔设置。第一限位槽21的形状可以与第二限位槽22的形状相同,比如,第一限位槽21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弧形,棘轮51可以在第一限位槽21内移动,且棘轮51可相对于支架20转动。弹片52可转动的安装于支架20上,弹片52与棘轮51靠近设置。弹片52处于不同位置时具有不同的作用。弹片52搭接于棘轮51并跟随棘轮51转动。弹片52与棘轮51抵接以限制棘轮51的转动。其中,棘轮51可转动并带动一部分胶带31自刀具44朝远离胶带存放轮30的方向延伸出一部分,以方便下一次粘贴动作的进行,进而可以提高贴胶器1的粘贴效率。
41.其中,引导部50还可以包括限位轮80,限位轮80设置于棘轮51和胶带存放轮30之间。限位轮80可转动的安装于支架20上。限位轮80用于限位自胶带存放轮30至棘轮51的部分的胶带31,也即是限制胶带31的路径,防止胶带31跑出贴胶器1之外。
42.示例性的,请结合图1至图3并参阅图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胶器的第四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传动机构60用于驱动刀具44和引导部50的运动,也即传动机构60是刀具44以及引导部50的动力来源。示例性的,传动机构60可以包括扳手61和连接板62。扳手61的一端与支架20可转动连接,扳手6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连接板62与扳手61活动连接,且连接板62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支架20,连接板62的另一端分别与刀具44和引导部50活动连
接。示例性的,连接板62可设置三个槽,扳手61可以相对于其中一个槽中移动,由于连接板62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支架20,也即扳手61可以带动连接板62相对于支架20活动。与扳手61连接的槽可以设置于连接板62的中间位置。连接板62的其余两个槽可以分别与刀具44以及引导部50的棘轮51活动连接,也即刀具44和棘轮51可以在连接板62的槽中运动。可以理解的是,传动机构60的扳手61传动方式所采用的是杠杆原理,扳手61带动连接板62相对于支架20转动,连接板62的运动可以带动刀具44和棘轮51相对于支架20的位置发生变化。其中,连接板62设置于支架20背向胶带存放轮30的一侧。示例性的,可以通过转轴70将胶带存放轮30、支架20以及连接板62串接,支架20位于胶带存放轮30和连接板62之间,转轴70与支架20固定连接,胶带存放轮30和连接板62均可以通过转轴70相对于支架20转动。
43.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扳手61的驱动力来源可以是手动也可以采用电机驱动,上述以扳手61的驱动力来源为手动为例进行说明,而不应理解为对扳手61驱动力来源的限制。
44.其中,传动机构60还可以包括复位件63,复位件63的一端连接扳手61,复位件63的另一端连接支架20,复位件63可以在外力去除时将扳手61复位至初始状态。示例性的,复位件63可以为受压弹簧,复位件63的初始状态为不被压缩的状态,当受到外力时,复位件63受压变形。当外力去除时,复位件63可在弹簧的回复力的作用下自动复位至复位件63的初始状态。
4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胶器1中,贴胶器1包括握持部10、支架20、胶带存放轮30、贴覆组件40、引导部50和传动机构60。支架20与握持部10固定连接。胶带存放轮30可转动的安装于支架20,胶带存放轮30上设有胶带31。贴覆组件40包括贴覆部42和刀具44,贴覆部42与支架20固定连接,刀具44与支架20活动连接。引导部50设置于胶带存放轮30和刀具44之间,引导部50与支架20活动连接。传动机构60驱动刀具44和引导部50朝向搭接于引导部50和贴覆部42之间的胶带31移动,以切断胶带31;传动机构60驱动刀具44和引导部50朝远离搭接于引导部50和贴覆部42之间的胶带31移动,以引导胶带31自刀具44朝远离胶带存放轮30的方向延伸出一部分。通过设置驱动刀具44和引导部50朝向搭接于引导部50和贴覆部42之间的胶带31移动,以切断胶带31、驱动刀具44和引导部50朝远离搭接于引导部50和贴覆部42之间的胶带移动,以引导胶带31自刀具44朝远离胶带存放轮30的方向延伸出一部分的传动机构60,使得贴胶器1可以在下一次粘贴动作之前自动牵引出部分胶带31,以方便下一次粘贴动作的进行,进而可以提高贴胶器1的贴胶效率。
46.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4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48.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贴胶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