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的管道自动排凝装置。
背景技术:
2.石油化工厂里面,管廊上都布置有蒸汽、凝结水等管线,特别是装置大型化之后,这些管线因为热补偿的原因,都需要在管廊上做热补偿,通常热补偿采用π弯的形式来布置管线,这就导致π弯两侧管线可能存在低点,而低点需要考虑低点排凝。目前石油化工厂里面采用的方式是在管线低点设一个直径20~40毫米的排凝管,排凝管上装有导淋阀,或者直接在管线低点设一个液包,液包下面设直径20~40毫米的排凝管,排凝管上装有导淋阀。这两种方式都存在因为管桥上没有相应的平台而操作不便,另外采用液包的形式,往往因为排凝操作不便且不知道排凝液包或者管线里面积液情况,导致管线低点附近介质因为低温而凝固,严重的话可能影响石油化工厂正常运行,这种情况在北方的石油化工厂里面非常常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的管道自动排凝装置,以解决现有石油化工行业中常见的需要低点排凝且低点附近操作阀门不便的管线排凝问题,避免因为排凝操作不便且不知道排凝液包或者管线里面积液情况,导致管线低点附近介质因为低温而凝固,影响石油化工厂正常运行等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的管道自动排凝装置,包括外部主管管线,该管道自动排凝装置包括:引流系统、液包系统和排凝系统;其中引流系统包括引流管线和引流切断阀,引流切断阀位于液包系统的上部,液包系统包括液包、液位计和支架;液包通过支架布置在地面或者其他方便操作的地方;液位计位于液包上,液包的上面封头接引流系统的引流管线,液包的下面封头接排凝系统的排凝管线;液位计位于液包侧面,其中液位计下端靠近液包下部封头;排凝系统包括排凝管线和排凝切断阀,排凝切断阀包括就地排凝切断阀和密闭排凝切断阀,排凝管线一部分就地排放,方便检查管线里面是否正常排出积液,另外一条管线去相应的密闭排放点,就地排放和密闭排放管线都设有排凝切断阀,排凝切断阀工作中为关闭状态,需要排凝时候才打开。
5.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线根据主管管径不同,通常采用直径20~50毫米管线,引流切断阀尺寸与管线尺寸相同,引流切断阀工作时为开启状态,当排凝时候,排凝管线一部分就地排放,方便检查管线里面是否正常排出积液,另外一条管线去相应的密闭排放点,满足石油化工装置环保要求。
6.进一步的,所述排凝管线上设有小孔或喷嘴,小孔或喷嘴的间距为30~60毫米。
7.进一步的,所述同样介质的主管管线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不同引流管线,引至同一个液包中,节省投资和占地,当管道低点有积液时,积液通过引流系统引流至
液包系统的液包中,通过液包系统中的液位计操作人员可以方便的观察到管线积液情况,根据积液情况打开排凝系统中的排凝切断阀及时的放空管线中积聚的液体。
8.进一步的,所述液包尺寸根据被排凝管线的大小确定,通常取直径100~300毫米,排凝管线两头用封头封住。
9.进一步的,所述排凝管线根据主管管径不同,通常采用直径20~50毫米管线,排凝切断阀尺寸与管线尺寸相同。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的管道自动排凝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1.(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引流系统,可将凝液引至地面或者操作平台上,方便观察和操作;
12.(2)本实用新型具有液包系统,可使操作人员方便的观察到管线内凝液积聚情况,及时排出管线内的凝液;
13.(3)本实用新型具有排凝系统,排凝系统设有排凝管线和排凝切断阀,排凝管线一部分就地排放,方便检查管线里面是否正常排出积液;
14.(4)本实用新型消防环的制造结构简单,方便安装、维护、更换;
15.(5)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实用性强、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适用范围广、设备投资少等优点。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第一管线,2-第二管线,3-引流管线,4-引流切断阀,5-液包,6-液位计,7-支架,8-排凝管线,9-就地排凝切断阀,10-密闭排凝切断阀。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如图1所示,该消防装置包括:包括引流系统、液包系统和排凝系统;其中引流系统包括引流管线3和引流切断阀4,引流切断阀4位于液包5上部,便于操作;引流管线3根据第一管线1和第二管线2的管径,采用直径26.7毫米管线,引流切断阀4尺寸与引流管线3尺寸相同,引流切断阀3工作时为开启状态;液包系统包括液包5、液位计6和支架7;液包5通过支架7布置在地面或者其他方便操作的地方;液位计6位于液包5上,液包5尺寸为直径219毫米,液包5上面封头接引流系统的引流管线3,下面封头接排凝系统的排凝管线8;液位计6位于液包5侧面,其中液位计6下端靠近液包5下部封头,液位计高度为200毫米;排凝系统包括排凝管8线、就地排凝切断阀9和密闭排凝切断阀10,就地排凝切断阀9打开时排凝管线8就地排放,方便检查排凝管线8里面是否正常排出积液,密闭排凝切断阀10打开时,排凝管线8
排至相应的密闭排放点,就地排凝切断阀9和密闭排凝切断阀10工作中为关闭状态,需要排凝时候才打开;排凝管线8根据第一管线和第二管线管径,采用直径26.7毫米管线,就地排凝切断阀9和密闭排凝切断阀10尺寸与管线尺寸相同。
21.本实用新型总的运行流程是:当管道低点有积液时,因为引流系统的引流切断阀正常情况下是打开的,所以积液可以通过引流系统引流至液包系统的液包中,当积液开始积聚的时候,通过液包系统中的液位计工作人员可以很方便的观察到管线积液情况,根据积液情况打开排凝系统中就地排放排凝切断阀检查积液是否能顺利留出,然后及时打开排凝系统中的密闭排放管线排凝切断阀,及时放空管线中积聚的液体。
22.在使用时:当第一管线1和第二管线2低点有积液时,因为引流系统的引流切断阀4正常情况下是打开的,所以积液可以通过引流系统中引流管线3引流至液包系统的液包5中,当积液开始积聚的时候,通过液包系统中的液位计6工作人员可以很方便的观察到管线积液情况,根据积液情况打开排凝系统中就地排放排凝切断阀9检查积液是否能顺利留出,然后及时打开排凝系统中的密闭排放管线排凝切断阀10,及时放空排凝管线8中积聚的液体,达到排空第一管线和第二管线中的积液的目的。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