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式雾化吸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雾化吸入器。
背景技术:
2.雾化吸入器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一种设备,属于医疗器械。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种类包括有手持式雾化吸入器,但是现有的手持式雾化吸入器的吸入罩难以调节,治疗人员在手持药液杯时,吸入面罩必须保持竖直状态,防止药液杯倾斜时,药液从出雾管中流出,因此就病患必须保持坐姿下才能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雾化吸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雾化吸入器的吸入罩无法调节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新型雾化吸入器,包括雾化吸入器本体,所述雾化吸入器本体上部右侧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内穿设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吸入罩,所述吸入罩背面上的中心处安装有u型结构的调节框,所述调节框开口端的两侧上均设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铰接在所述套管的管壁上。
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框内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供所述软管穿过。
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框内侧与所述套管的开口之间设有间距,所述调节框的内壁与所述套管的开口端之间连接有波纹状结构的保护套。
8.进一步的,所述铰接板通过限位杆铰接在所述套管的管壁上。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调节框与套管铰接,使得雾化吸入器的吸入罩可以调节角度,从而适应病患的姿势,无需病患保持固定的姿势,提高了患者治疗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框与套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框的侧视图。
15.图中:1、雾化吸入器本体;2、套管;3、软管;4、吸入罩;5、调节框; 6、铰接板;7、通孔;8、保护套;9、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雾化吸入器。
18.实施例一:
19.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雾化吸入器,包括雾化吸入器本体1,雾化吸入器本体1上部右侧安装有套管2,套管2内穿设有软管3,软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吸入罩4,吸入罩4背面上的中心处安装有u型结构的调节框5,调节框5开口端的两侧上均设有铰接板6,铰接板6铰接在套管2的管壁上;
20.实施例二:
21.调节框5内开有通孔7,通孔7供软管3穿过,然后调节框5的内侧与套管2的开口之间设有间距(间距用以供调节框5进行上下偏转,间距的大小根据雾化吸入器上套管2的管径来确定,且大于套管2的半径),调节框 5的内壁与套管2的开口端之间连接有波纹状结构的保护套8,通过保护套8 来保护内部的软管3,能够防止软管3破裂,同时保护套8的延展性还能方便调节框5进行上下偏转,最后铰接板6通过限位杆9铰接在套管2的管壁上;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23.当吸入罩4与患者面部固定后,治疗人员只需保证雾化吸入器本体1处于竖直状态,而患者可以随意调整姿势,让自己更加舒服一点,此时吸入罩 4背面上的调节框5在铰接板6与限位杆9的作用下进行上下偏转,根据患者的姿势来调节吸入罩4的角度;
24.因此本实用通过将调节框5与套管2铰接,使得雾化吸入器的吸入罩4 可以调节角度,从而适应病患的姿势,无需病患保持固定的姿势,提高了患者治疗的舒适度。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雾化吸入器,包括雾化吸入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吸入器本体(1)上部右侧安装有套管(2),所述套管(2)内穿设有软管(3),所述软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吸入罩(4),所述吸入罩(4)背面上的中心处安装有u型结构的调节框(5),所述调节框(5)开口端的两侧上均设有铰接板(6),所述铰接板(6)铰接在所述套管(2)的管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雾化吸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框(5)内开有通孔(7),所述通孔(7)供所述软管(3)穿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雾化吸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框(5)内侧与所述套管(2)的开口之间设有间距,所述调节框(5)的内壁与所述套管(2)的开口端之间连接有波纹状结构的保护套(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雾化吸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板(6)通过限位杆(9)铰接在所述套管(2)的管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雾化吸入器,包括雾化吸入器本体,雾化吸入器本体上部右侧安装有套管,套管内穿设有软管,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吸入罩,吸入罩背面上的中心处安装有U型结构的调节框,调节框开口端的两侧上均设有铰接板,铰接板铰接在套管的管壁上。本实用通过将调节框与套管铰接,使得雾化吸入器的吸入罩可以调节角度,从而适应病患的姿势,无需病患保持固定的姿势,提高了患者治疗的舒适度。提高了患者治疗的舒适度。提高了患者治疗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沈军 叶青华 童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亚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2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