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领域,具体是一种家用电器集中配电盒的线路板。
背景技术:
2.电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英文名称为pcb、fpc线路板(fpc线路板又称柔性线路板柔性电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和软硬结合板-fpc与pcb的诞生与发展,催生了软硬结合板这一新产品,因此,软硬结合板,就是柔性线路板与硬性线路板,经过压合等工序,按相关工艺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与pcb特性的线路板。
3.电路板主要由焊盘、过孔、安装孔、导线、元器件、接插件、填充、电气边界等组成,电路板是当代电子元件业中最活跃的产业,其行业增长速度一般都高于电子元件产业三个百分点左右。
4.现有的家用电器集中配电盒的线路板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更好的进行散热工作,在使用时散热效果不好对运行稳定性及安全信息没有更好的提升,让线路板的持续性运行条件没有更好的保障;
5.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家用电器集中配电盒的线路板。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家用电器集中配电盒的线路板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更好的进行散热工作,在使用时散热效果不好对运行稳定性及安全信息没有更好的提升,让线路板的持续性运行条件没有更好的保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家用电器集中配电盒的线路板。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家用电器集中配电盒的线路板,包括线路板本体,所述线路板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8.所述底座包括预留洞口和座体,所述座体的一侧开设有预留洞口。
9.优选的,所述螺纹座包括螺套和贯口,且螺套的顶部开设有贯口,且螺套的中轴线与贯口的中轴线相重合,中轴线相重合让螺套的厚度有更好的平均性,不会出现一个地方薄一个地方厚的情况。
10.优选的,所述螺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套筒,且螺套与套筒之间通过热熔连接,热熔连接让螺套与套筒之间的连接更紧密,在使用时对设备的连接安全性都有更好的提升。
11.优选的,所述座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胶粘层,且胶粘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韧性层,且胶粘层与韧性层之间通过胶粘连接,胶粘连接让胶粘层与韧性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有更好的保障,在使用时可以更好的保障设备的连接强度。
12.优选的,所述韧性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层,且韧性层与绝缘层之间构成紧密贴合,紧密贴合让设备的绝缘效果有更好的保障。
13.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且绝缘层与耐磨层之间通过胶粘连接,胶粘连接让耐磨层可以更好的进行耐磨工作,提高绝缘层与耐磨层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对固定稳定性及安全性都有更好的提升。
14.优选的,所述连接头与螺纹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连接管与连接头之间构成贯穿结构,螺纹连接让连接头与螺纹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及安全性有更好的提升,对安装及拆卸效率有更好的提升。
15.优选的,所述螺纹座的外壁尺寸与预留洞口的内壁尺寸相吻合,且螺纹座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在预留洞口的两端,尺寸相吻合让设备的连接紧密性有更好的提升,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在预留洞口的两端可以更好的保障设备的循环制冷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管、连接头、底座、预留洞口、座体、线路板本体和螺纹座之间的配合工作让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进行散热工作,对线路板的运行稳定性及安全性都有更好的提升,可以更好的通过散热效果的提升对运行强度及持续性运行稳定性都有更好的保障,在使用时将连接管接入设备的水冷装置,接入完毕后将冷却水经过连接管进入连接头,连接头将水导入螺纹座,水经过螺纹座从预留洞口进入底座,通过水经过预留洞口来将底座温度降低,降低过程中讲线路板本体的热量同步带走进行散热工作,水经过预留洞口从另一端的螺纹座排出,排到连接头中从连接管中送走,进行循环工作,通过循环工作可以更好的保障设备的持续性散热效果,让设备在使用时可以更好的提升线路板本体的散热效果及稳定性,保障持续性散热工作。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螺纹座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b处结构放大图。
24.图中:1、连接管;2、连接头;3、底座;301、预留洞口;302、座体;303、胶粘层;304、韧性层;305、绝缘层;306、耐磨层;4、线路板本体;5、螺纹座;501、螺套;502、贯口;503、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家用电器集中配电盒的线路板,包括线路板本体4,线路板本体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3,底座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座5,螺纹座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连接头2,连接头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
27.底座3包括预留洞口301和座体302,座体302的一侧开设有预留洞口301;工作时,通过连接管1、连接头2、底座3、预留洞口301、座体302、线路板本体4和螺纹座5之间的配合工作让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进行散热工作,对线路板的运行稳定性及安全性都有更好的提升,可以更好的通过散热效果的提升对运行强度及持续性运行稳定性都有更好的保障,在使用时将连接管1接入设备的水冷装置,接入完毕后将冷却水经过连接管1进入连接头2,连接头2将水导入螺纹座5,水经过螺纹座5从预留洞口301进入底座3,通过水经过预留洞口301来将底座3温度降低,降低过程中讲线路板本体4的热量同步带走进行散热工作,水经过预留洞口301从另一端的螺纹座5排出,排到连接头2中从连接管1中送走,进行循环工作,通过循环工作可以更好的保障设备的持续性散热效果,让设备在使用时可以更好的提升线路板本体4的散热效果及稳定性,保障持续性散热工作。
28.本实施例,螺纹座5包括螺套501和贯口502,且螺套501的顶部开设有贯口502,且螺套501的中轴线与贯口502的中轴线相重合;工作时,中轴线相重合让螺套501的厚度有更好的平均性,不会出现一个地方薄一个地方厚的情况。
29.本实施例,螺套5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套筒503,且螺套501与套筒503之间通过热熔连接;工作时,热熔连接让螺套501与套筒503之间的连接更紧密,在使用时对设备的连接安全性都有更好的提升。
30.本实施例,座体3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胶粘层303,且胶粘层3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韧性层304,且胶粘层303与韧性层304之间通过胶粘连接;工作时,胶粘连接让胶粘层303与韧性层304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有更好的保障,在使用时可以更好的保障设备的连接强度。
31.本实施例,韧性层3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层305,且韧性层304与绝缘层305之间构成紧密贴合;工作时,紧密贴合让设备的绝缘效果有更好的保障。
32.本实施例,绝缘层3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306,且绝缘层305与耐磨层306之间通过胶粘连接;工作时,胶粘连接让耐磨层306可以更好的进行耐磨工作,提高绝缘层305与耐磨层306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对固定稳定性及安全性都有更好的提升。
33.本实施例,连接头2与螺纹座5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连接管1与连接头2之间构成贯穿结构;工作时,螺纹连接让连接头2与螺纹座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及安全性有更好的提升,对安装及拆卸效率有更好的提升。
34.本实施例,螺纹座5的外壁尺寸与预留洞口301的内壁尺寸相吻合,且螺纹座5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在预留洞口301的两端;工作时,尺寸相吻合让设备的连接紧密性有更好的提升,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在预留洞口301的两端可以更好的保障设备的循环制冷效果。
35.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连接管1接入设备的水冷装置,接入完毕后将冷却水经过连接管1进入连接头2,连接头2将水导入螺纹座5,水经过螺纹座5从预留洞口301进入底座3,水经过预留洞口301从另一端的螺纹座5排出,排到连接头2中从连接管1中送走,进行循环散热工作。
3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