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屏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转抽屉式电磁屏蔽箱。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各类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趋向无线方向发展,例如:手机、平板设备和手表等。为了确保各类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的各类无线传输功能,需要在产品的开发制作阶段对产品进行传输功能的测试,而为了提供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使其不受外界其他信号测试环境的影响,需要将待测产品置于信号屏蔽装置。屏蔽箱作为一种信号屏蔽装置,其是利用导电或者导磁材料制成的壳、板、套等各种形状的屏蔽体,将电磁能力限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用于抑制辐射干扰,并对传导和辐射进行处理,以实现被测无线通讯设备可以在无干扰的测试环境进行测试。目前传统电磁屏蔽箱的开门方式较为复杂,并且不适合大尺寸的产品测试,与机械手的配合也存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翻转抽屉式电磁屏蔽箱,仅靠一个动力源就能实现屏蔽箱的开门和滑动板伸出动作,适合大尺寸的产品测试,同时有利于与机械手配合,降低机械手绕障难度。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翻转抽屉式电磁屏蔽箱,包括具有容置腔的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开关门组件,所述开关门组件包括动力源、滑动板、门板以及滑块连接座,所述箱体具有连通所述容置腔和外部空气的开口,所述门板一侧与所述开口边缘铰接,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滑动板朝靠近或远离所述门板方向移动,所述滑动板的两侧设置有滑块连接座,所述滑块连接座与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块连接座与所述门板之间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门板和所述滑块连接座铰接,所述滑动板的靠近所述门板一端设置有缓冲限位器,当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滑动板朝远离所述门板方向移动时所述缓冲限位器与所述滑块连接座相互接触。
5.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板的底部边缘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所述滑动板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滑块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板的底部还设置有沿所述滑动板的移动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箱体的内底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轨适配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板的靠近所述门板一端设置有滚轮结构,当所述滑动板带动所述门板翻转时所述滚轮结构与所述门板接触,所述滚轮结构包括固定座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轴承销与所述固定座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源为无杆气缸。
9.进一步地,所述门板通过合页结构与所述开口边缘铰接,所述合页结构包括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所述第一页片与所述开口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页片与所述门板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门板上设置有铰接座,所述连杆与所述铰接座铰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开关门组件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底壁上,所述第二滑块以及所述动力源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上。
12.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包括具有容置腔的下壳体以及盖接在所述下壳体顶部的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通过快速夹固定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便于搬运和转移所述翻转抽屉式电磁屏蔽箱的折叠拉手。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抽屉式电磁屏蔽箱,在开门时由动力源推动滑动板往外伸出,滑动板前端接触到门板,门板往下翻开,保证滑动板完全伸出;在关门时动力源向内收缩使得滑动板向箱体内部移动,当运动到一定距离时,缓冲限位器与滑块连接座相互接触,滑块连接座随滑动板向箱体内部移动从而拉动门板上翻,实现屏蔽箱的关门,仅靠一个动力源就能实现屏蔽箱的开门和滑动板伸出动作,操作简单,适合大尺寸的产品测试,同时有利于与机械手配合,降低机械手绕障难度。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转抽屉式电磁屏蔽箱体门板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转抽屉式电磁屏蔽箱体门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图2中的开关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翻转抽屉式电磁屏蔽箱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门板与滑块连接座的连接示意图;
20.图6是图4中的滚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
22.10、箱体;11、上盖;12、下壳体;13、快速夹;14、折叠拉手;15、开口;16、合页结构;20、开关门组件;21、动力源;22、滑动板;221、缓冲限位器;222、滚轮结构;2221、固定座;2222、轴承;2223、轴承销;223、固定块;23、门板;231、铰接座;24、滑块连接座;251、第一滑轨;252、第一滑块;261、第二滑轨;262、第二滑块;27、底板;28、拖链;29、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如图1至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抽屉式电磁屏蔽箱,包括具有容置腔的箱体10以及设置在容置腔内的开关门组件20,开关门组件20包括动力源21、
滑动板22、门板23以及滑块连接座24,箱体10具有连通容置腔和外部空气的开口15,门板23一侧与开口15边缘铰接,滑动板22与动力源21的输出端连接,动力源21驱动滑动板22朝靠近或远离门板23方向移动,滑动板22的两侧设置有滑块连接座24,滑块连接座24与滑动板22滑动连接,滑块连接座24与门板23之间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与门板23和滑块连接座24铰接,滑动板22的靠近门板23一端设置有缓冲限位器221,当动力源21驱动滑动板22朝远离门板23方向移动时缓冲限位器221与滑块连接座24相互接触。
25.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抽屉式电磁屏蔽箱,在开门时由动力源21推动滑动板22往外伸出,滑动板22前端接触到门板23,门板23往下翻开,保证滑动板22完全伸出;在关门时动力源21向内收缩使得滑动板22向箱体10内部移动,当运动到一定距离时,缓冲限位器221与滑块连接座24相互接触,滑块连接座24随滑动板22向箱体10内部移动从而拉动门板23上翻,实现屏蔽箱的关门,仅靠一个动力源21就能实现屏蔽箱的开门和滑动板22伸出动作,操作简单,适合大尺寸的产品测试,同时有利于与机械手配合,降低机械手绕障难度。
26.优选的,滑动板22的底部边缘设置有第一滑轨251,第一滑轨251沿滑动板22的移动方向延伸,滑块连接座24上设置有第一滑块252,第一滑块252与第一滑轨251滑动连接,从而实现滑块连接座24与滑动板22的滑动连接,可保证当门板23向下翻开后滑动板22可以继续向外伸出。另外,滑动板22的底部还设置有沿滑动板22的移动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261,箱体10的内底壁上设置有与第二滑轨261适配的第二滑块262,第二滑轨261和第二滑块262滑动连接,通过第二滑轨261和第二滑块262使得滑动板22前后移动时较为平滑和顺畅,减少顿挫。
27.本实施例的滑块连接座24、第一滑块252、第一滑轨251、第二滑轨261以及第二滑块262均具有两组,两组第一滑轨251分别设置在滑动板22的左右两侧,两组第二滑轨261分别与两组第一滑轨251相邻,从而使得滑动板22的前后移动更加平稳。
28.滑动板22的靠近门板23一端设置有滚轮结构222,当滑动板22带动门板23翻转时滚轮结构222与门板23接触,可减小对门板23的冲击,防止损坏门板23,同时也使得门板23更容易向下翻开。如图6所示,滚轮结构222包括固定座2221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座2221上的轴承2222,轴承2222通过轴承2222销与固定座2221连接。滑动板22底部靠近门板23的一端还设置有固定块223,缓冲限位器221固定在固定块223上,缓冲限位器221可起到缓冲作用。
29.本实施例的动力源21为无杆气缸,无杆气缸可节省空间,并且具有较好的运行和停止性能,滑动板22的旁侧还设置有用于走线的拖链28,拖链28具有两组,两组拖链28对称设置在滑动板22两侧。
30.另外,门板23通过合页结构16与开口15边缘铰接,合页结构16包括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第一页片与开口15边缘固定连接,第二页片与门板23固定连接。门板23上还设置有铰接座231,连杆与铰接座231铰接。
31.本实施例的箱体10包括具有容置腔的下壳体12以及盖接在下壳体12顶部的上盖11,上盖11与下壳体12通过快速夹13固定连接,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打开快速夹13,并直接拿掉上盖11,便于对箱体10内部进行维护保养。快速夹13的数量为四个,上盖11的相对两侧边各具有两个快速夹13,快速夹13能够迅速地将上盖11和下壳体12锁紧,或者通过快速能够迅速地将上盖11打开。箱体1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便于搬运和转移所述翻转抽屉式电磁屏蔽
箱的折叠拉手14。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开关门组件20还包括底板27,底板27设置在箱体10的内底壁上,第二滑块262以及动力源21设置在底板27的顶面上。
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抽屉式电磁屏蔽箱,在开门时由动力源21推动滑动板22往外伸出,滑动板22前端接触到门板23,门板23往下翻开,保证滑动板22完全伸出;在关门时动力源21向内收缩使得滑动板22向箱体10内部移动,当运动到一定距离时,缓冲限位器221与滑块连接座24相互接触,滑块连接座24随滑动板22向箱体10内部移动从而拉动门板23上翻,实现屏蔽箱的关门,仅靠一个动力源21就能实现屏蔽箱的开门和滑动板22伸出动作,操作简单,适合大尺寸的产品测试,同时有利于与机械手配合,降低机械手绕障难度。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