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硬件音效的无线麦克风。
背景技术:
2.传统的k歌系统需要具有伴奏音源发生器,例如vcd/dvd、智能电视等,还需要具有麦克风发射端、麦克风接收端、带麦克风输入的功放设备和扬声器系统。目前常用的麦克风发射端一般自身并不带硬件音效处理,只能输出原声;而麦克风接收端一般只能输出单声道原声的或双声道的湿声,无法输出混合音效的多声道音频流,不能满足k歌系统及k歌应用模块的个性化需求。
3.传统的麦克风和k歌系统,通常通过主机用软件算法来添加音效,这样会增加主机cpu的负担,同时也会引入一定的音频信号延迟。如果外接专门的效果器,又会增加了硬件投入,增加整体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解决传统麦克风自身并不带硬件音效处理,无法输出混合音效的多声道音频流,不能满足k歌系统及k歌应用模块的个性化需求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硬件音效的麦克风,所述带硬件音效的麦克风包括麦克风发射端和usb接收器,所述麦克风发射端与所述usb接收器之间通信连接;所述麦克风发射端用于采集声音信号,调制所述声音信号获得第一音频信号,发射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音频信号为不带音效的原始音频;所述usb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效处理,得到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为带音效的音频信号。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麦克风发射端包括以下组件的全部或部分组合:手柄,咪芯、麦克风采集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所述咪芯和麦克风采集模块电连接;所述麦克风采集模块与所述无线发射模块电连接;所述咪芯设置于所述手柄的头部,用于采集声音信号,将所述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所述麦克风采集模块置于所述手柄的内部,用于将所述电信号进行放大得到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无线发射模块置于所述手柄内部,用于调制并发射所述第一音频信号通过无线的方式发射出去。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麦克风发射端还包括音效组件和处理器;所述音效组件设置于所述手柄的内部,用于确定音效切换模式,发送所述音效切换模式的信号;所述处理器设置于所述手柄的内部,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音效切换模式的信号编码得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述无线发射模块还用于调制并发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音效组件至少包括以下组件之一:音效键、均衡键、旋钮和led指示灯带;所述音效切换模式的信号至少包括以下信号之一:音效模式的信号、均衡模式的信号和音量的信号;所述音效键设置于所述手柄的外部,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效模式,发送表达所述音效模式的信号;所述均衡键设置于所述手柄的外部,
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均衡模式,发送表达所述均衡模式的信号;所述旋钮设置于所述手柄的外部,用于确定所述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量,发送表达所述音量的信号;所述led指示灯带设置与所述手柄上,包括环形排列的多个led指示灯,用于通过亮度表达所述音量,和通过颜色表达所述音效模式和均衡模式。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sb接收器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和音频dsp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和音频dsp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设置于所述usb接收器的内部,用于接收信号,解调所述信号获得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音频dsp模块置于所述usb接收器的内部,所述音频dsp模块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效处理,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sb接收器连接智能主机,所述usb接收器接收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为所述智能主机下传的音效切换模式指令;所述音频dsp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效处理,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sb接收器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和音频dsp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和音频dsp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设置于所述usb接收器的内部,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号,解调所述信号获得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述音频dsp模块置于所述usb接收器的内部,所述音频dsp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效处理,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披露的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披露的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硬件音效的无线麦克风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硬件音效的无线麦克风的发射端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硬件音效的无线麦克风的发射端的硬件原理图;
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硬件音效的无线麦克风的usb接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硬件音效的无线麦克风的usb接收器的硬件原理图;
1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硬件音效的无线麦克风的k歌系统的应用场景图;
1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硬件音效的无线麦克风的k歌系统的硬件原理图。
20.附图标识:
21.101,麦克风发射端;102,usb接收器;103,智能主机;104,扬声器;201,手柄;202,音效键;203,均衡键;204,旋钮;205,处理器;206,咪芯;207,麦克风采集模块;208,无线发射模块;209,发射天线;210,usb接口;211,充电模块;212,锂电池;213,电源模块;214,led指示灯;215,电源键;301,按键,401,无线接收模块;402,音频dsp模块;601,声音采集模块;
602,显示及控制模块;603,打分模块;604,伴奏/音乐处理模块;605,混音模块;606,播放模块;607,录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3.本技术实施例种提及的干声是指不带任何音效的原始音频信号,可以为单声道的音频信号,也可以为双声道的音频信号。
24.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及的湿声是指经过音效算法处理过的音频信号。由于加入了一些混响算法,一般为双声道的音频信号或立体声的音频信号。
25.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及的混音,是指湿声和伴奏或音乐的混合而生成的音频信号。
26.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提及的智能主机包括智能电视、智能机顶盒、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等带操作系统的硬件设备,在k歌系统中充当主机的身份。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硬件音效的无线麦克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无线麦克风,包括一个麦克风发射端101和一个usb接收器102,麦克风发射端101与usb接收器102之间通过无线方式通信连接。其中,麦克风发射端101采集声音信号,调制声音信号获得获取原始的音频信号,记为第一音频信号,发射第一音频信号;所述usb接收器接收第一音频信号,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效处理,得到多声道的音频流,记为第二音频信号。
28.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通过按键选择音效模式和均衡模式,通过旋钮选择的音量;麦克风发射端101根据确定的音效模式、均衡模式和/或音量编码获得第一控制指令,向外发射原始的音频信号和第一控制指令;usb接收器102接收原始的音频信号和第一控制指令,根据第一控制指令对原始的音频信号进行音效处理,得到多声道的音频流,记为第二音频信号。
29.如图2所示,麦克风发射端101设置有手柄201,咪芯206、麦克风采集模块207、无线发射模块208,咪芯206、麦克风采集模块207和无线发射模块208依次电连接。
30.咪芯206设置于麦克风的手柄201的头部,用于采集声音信号,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示例性地,咪芯206可以是电容式咪芯,也可以是动圈式咪芯。
31.麦克风采集模块207置于咪芯206内部,用于将电信号进行放大得到第一音频信号。示例性地,麦克风采集模块207用于将咪芯输出的微弱的电信号进行放大,输出的第一音频信号为干声,该干声可以是模拟音频信号,也可以为数字音频信号。如果是模拟音频信号,则麦克风采集模块207将模拟音频信号放大后转换成数字音频信号,通过i2s接口输出。
32.无线发射模块208置于麦克风的手柄内部,与发射天线209电连接,用于将干声和/或音效切换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通过无线的方式发射出去。示例性地,无线发射模块208将原始的音频信号进行编码及调制,通过无线传输发射出去。无线传输可以为下方式之一:fm、uhf频段、2.4g频段或5.8g频段或低延迟蓝牙的方式。
3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麦克风发射端101设置音效组件和处理器205。音效组件设置于手柄的内部,用于确定音效切换模式,发送音效切换模式的信号;处理器205设置于手柄的内部,用于对接收到的音效切换模式的信号编码得到第一控制指令;无线发射模块还用于调制并发射第一控制指令。
34.音效组件至少包括以下组件之一:音效键202、均衡键203、旋钮204;其中音效键202、均衡键203、旋钮204分别与处理器205电连接。音效键202设置于麦克风的手柄的外部,用于调整音效模式,发送表达信号的音效模式的信号。均衡键203设置于麦克风的手柄的外部,用于调整音频信号的均衡模式,发送表达均衡模式的信号。旋钮204设置于麦克风的手柄的外部,用于确定麦克风的音量,发送表达音量的信号。
35.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05将接收到的音效模式的信号、均衡模式的信号及音量的信号编码得到第一控制指令。
36.示例性地,用户可以通过发射端的按键202切换音效模式,203切换均衡模式的,旋钮204调节麦克风音量的,旋钮和按键发出的信号由处理器205编码得到第一控制指令,无线发射模块208检测到第一控制指令,作为指令信息,通过无线的方式发射出去。
37.发射天线的外观为手绳,设置于麦克风的手柄201的尾部。
38.麦克风发射端101手柄201与咪芯206之间设置有led指示灯带,led指示灯带包括环绕手柄顶部排列的多个led指示灯214,led指示灯214用来指示麦克风目前的工作状态。led指示灯214通过亮度显示音量,通过颜色显示音效模式。
39.麦克风发射端101设置有usb接口210,可以外接直流充电器,将直流电输入充电模块211;充电模块211设置于麦克风的内部,连接锂电池212,充电模块211将直流电输入锂电池212进行充电;在麦克风的内部还设置有电源模块213与锂电池212电连接,将锂电池212的电压稳压输出。
40.图3为带硬件音效的麦克风的发射端硬件原理图;如图3所示,麦克风发射端101内置可充电的锂电池212,通过尾部的usb接口210可以外接5v直流充电器,充电模块211将接收外部5v直流充电器输入的5v直流电输送到锂电池212,对锂电池212进行充电。电源模块213将锂电池212的电压稳定为3.3v的直流电压并输出给整个发射端电路,为发射端电路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
41.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05为发射端的主控单元,检测按键301、旋钮204及控制led指示灯214的显示。
42.其中按键301包括以下组件之一或组合:电源键215、音效键202和均衡键203。
43.电源键215可以为麦克风提供开机和关机的功能;音效键202可以切换音效模式;均衡键203可以切换均衡模式。
44.旋钮204为编码电位器,调节编码电位器可以对麦克风音量进行调节。
45.led指示灯214为rgb三色显示灯;通过处理器205的三个pwm引脚驱动,led指示灯214可以实现rgb三色显示,实现每种音效模式对应一种led颜色。还可以通过处理器205来调整每个led指示灯的亮度,
46.示例性地,在麦克风发射端101,用户可以设置以下预设的硬件音效:原音-led显示白色、ktv音效-led显示绿色、酒吧音效-led显示黄色、剧场音效-led显示青色、演唱会音效-led显示蓝色、录音棚音效-led显示紫色、山谷音效-led显示红色和电音-led显示棕色。
47.示例性地,用户可以通过按下发射端的音效键202来循环切换上述8种音效模式,长按音效键超过3秒可以恢复到出厂默认的音效,比如ktv音效。切换到每种音效都会有对应的操作语音提示音,如“ktv音效”。
48.示例性地,用户通过按下均衡键203,可以循环切换麦克风的均衡模式,在发射端
可以设置以下均衡模式:标准、低沉、明亮、男声、女声和留声机模式。均衡模式的切换通过均衡键203来循环切换,操作方式于音效键202类似。
49.示例性地,用户可以通过旋转旋钮204调节音量,音频信号的音量可以分30级,音量增加时,处理器205控制对应的led指示灯214亮度随音量的增加逐渐变亮,音量减少时,处理器205控制对应的led指示灯214亮度随音量的减小而逐渐变暗。
50.示例性地,当处理器205检测到锂电池212低于一定值时,控制对应的led指示灯214会慢速闪烁,提醒用户及时充电。
51.示例性地,无线发射模块208可以是fm、uhf频段、2.4g频段或5.8g频段或低延迟蓝牙模块。该模块用于将麦克风获得的干声及对应的控制指令通过无线的方式发射出去。需要理解的是在fm方式下无线发射模块208只能发射音频信号,不能发射控制指令。
52.示例性地,音效键202的信号、均衡键203的信号及音量旋钮204的信号可以被处理器205编码成控制指令,通过无线发射模块208发射出去。
53.如图4所示,usb接收器102包括无线接收模块401和音频dsp模块402;无线接收模块402和音频dsp模块402电连接;无线接收模块401设置于usb接收器102的内部,用于接收无线传输的信号,解调信号获得第一音频信号和控制指令;音频dsp模块402置于usb接收器102的内部,用于根据控制指令确定音效模式、均衡模式和音量,按照音效模式、均衡模式和音量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符合音效模式、均衡模式和音量的多声道的音频流。
54.示例性地,音频dsp模块402可以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混响、回声、均衡音效算法处理得到符合音效模式、均衡模式和音量的多声道的音频流。
55.图5为带硬件音效的麦克风的usb接收器硬件原理图;如图5所示,无线接收模块401接收发射端发来的无线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解调获得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一控制指令。
56.其中,第一音频信号可以是模拟音频信号,也可以为数字音频信号,例如通过i2s接口接收到的音频信号为数字音频信号。第一控制指令是麦克风发射端101的发过来的由音效键202、均衡建203及旋钮204的信令编码的指令。
57.示例性地,无线接收模块401可以是fm、uhf频段、2.4g频段或5.8g频段或低迟蓝牙模块。该模块用于接收麦克风发射端101发送的数据,并从中解调出第一音频信号(干声)及第一控制指令。无线接收模块401将第一音频信号及第一控制指令输出给音频dsp模块402。音频dsp模块402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指令将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效处理运算,并从控制指令中获取对应的音效模式、均衡模式、音频信号音量,进行对应的音效处理运算,从而获得带音效的音频信号(湿声),记为第二音频信号,通过usb接口将带音效的音频信号(湿声)以多声道(三声道或四声道)的形式上传给智能主机,同时将第一音频信号、当前的音效模式、均衡模式、音量上传给智能主机103,供智能主机103同步当前ui显示。
58.在一种可能实现的实施方式中,usb接收器102收到控制指令后,根据控制指令切换音频dsp模块402的音效模式、均衡模式和/或调节音量,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混响、回声、均衡等算法处理,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59.在一种可能实现的实施方式中,usb接收器102可以同时通过usb接口将控制指令转发给智能主机103。
6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麦克风发射端101和usb接收器102之间采用无线传输
的方式传输第一音频信号及控制指令。示例性地,无线传输的方式可以为fm、uhf频段、2.4g频段或5.8g频段或低延迟蓝牙模块。
61.示例性地,无线传输的通信内容的格式可以采用自定义协议的格式。
62.示例性地,麦克风发射端101和usb接收器102之间可以采用uhf频段的无线传输方式,无线发射模块208将音效模式切换的信令通过uhf频段的辅助信道发送给usb接收器的无线接收模块401,无线接收模块401为uhf频段的接收模块。
63.示例性地,麦克风发射端101和usb接收器102之间可以采用fm的无线传输方式传输第一音频信号,但是无法传输控制指令。
64.示例性地,麦克风发射端101和usb接收器102之间可以采用2.4g频段或5.8g频段或低延迟蓝牙模块的无线传输方式传输音频数据包,音效的控制指令可以附加在每次传输的音频数据包中,由usb接收器的2.4g或5.8g接收模块或低延迟蓝牙模块解析出对应的控制指令即可。
65.示例性地,usb接收器102收到发射端的控制指令并解码,然后根据解码的控制指令控制音频dsp模块402进行音效切换。
66.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用户在使用无线麦克风时将usb接收器102插到智能主机103的usb接口上,借助智能主机103里定制的k歌应用模块播放usb接收器102的多声道的音频流,实现k歌功能。k歌发声设备可以直接采用本机的音响系统或扬声器104,也可以外接功放设备。
67.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带硬件音效的无线麦克风内置锂电池,可反复充电使用,不用频繁更换电池。使用自带的硬件音效处理音频流,在k歌场景下,不需要智能主机进行软件音效处理,占用智能主机cpu资源低。以无线的方式传输音频信号和控制指令,抛开有线的拘束,使用便利。
68.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麦克风的硬件音效处理方法,基于上述任意实施方式的带硬件音效的麦克风实现,该方法包括:采集声音信号,调制声音信号获得第一音频信号;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效处理,得到第二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为带音效的音频信号。
69.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根据上述的麦克风的硬件音效处理方法,麦克风发射端还发送第一控制指令,usb接收器可以获取第一控制指令,根据第一控制指令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效处理,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70.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usb接收器可以与智能主机双向通信,获取智能主机下发第二控制指令,根据第二控制指令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效处理,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7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硬件音效的无线麦克风k歌系统的应用场景图。如图6所示,麦克风发射端101以无线的方式将第一音频信号和控制指令调制并发射出去,usb接收器102收到无线信号后解调出第一音频信号,并在内置dsp里进行音效处理,形成多声道的第二音频信号,多声道可以为三声道或四声道。然后通过usb接口以多声道形式上传给智能主机103。智能主机103内置k歌的应用软件,用于读取对应的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音效处理。
7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硬件音效的无线麦克风k歌系统的硬件原理图。如图7所示,本系统包括麦克风发射端101、usb接收器102(或叫麦克风接收器)和智能主机103。其中,麦克风发射端101采集和发射原始音频信号,即干声的第一音频信号,usb接收器
102接收第一音频信号,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效处理,上传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智能主机103采集usb接收器的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并进行伴奏的处理和播放。
73.麦克风发射端101和usb接收器102的工作原理前述实施例已经进行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74.需要说明的是,usb接收器102可以采用单声道、双声道、三声道或四声道的usb上传技术,基于标准的usb audio上传协议,可以广泛的支持目前主流的智能主机103,无需额外安装专门的驱动程序。
75.对于单声道上传,usb接收器102上传一个声道的干声。
76.对于双声道上传,usb接收器102上传双声道的湿声,让音频信号更具立体感。
77.对于三声道的上传,usb接收器102通过usb接口可以同时上传一声道的干声及二声道湿声的方式;对于四声道的usb上传,可以通过usb接口同时上传二声道干声和二声道湿声的方式。
78.多声道上传的音频信号既有干声的上传,同时也有湿声的上传。
79.可选地,usb接收器102可以接收智能主机103通过usb下发的第二控制指令,例如音量调节、音效切换等指令,usb接收器102收到相应的指令后,控制音频dsp模块402切换音效模式及调节音量,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混响、回声、均衡等等系列音频算法处理,得到第二音频信号,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组成多声道音频流。
80.音频dsp模块402将无线接收模块401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混响、回声、均衡等等系列音频算法处理,得到第二音频信号,该第二音频信号具有卡拉ok所需的音效,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组成多声道音频流;通过usb接口向智能主机103同时上传多声道音频流。其中上传的多声道,可以是三声道,包括一声道的干声加两声道的湿声,也可以是四声道,包括两声道的干声和两声道的湿声。
81.需要理解的是,原始的音频信号是单声道的,因此第一音频信号(干声)可以用一声道上传;如果需要上传双声道的第一音频信号,则是左右声道的音频数据都是第一音频信号即可。
82.需要理解的是,第二音频信号(湿声)必须用双声道输或多声道上传,因为湿声是由干声经过音频dsp模块402内置的音效算法处理过的,为了保证湿声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经过音效处理过的湿声一般左右声道的音频数据是不同的。
83.下面就智能主机103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的工作工作原理的做详细的说明。
84.如图7所示,智能主机103运行k歌应用模块,k歌应用模块包括声音采集模块601、显示及控制模块602、打分模块603、伴奏/音乐处理模块604、混音模块605、播放模块606和录制模块607。
85.其中,声音采集模块601用于通过usb接口采集多声道的音频流,多声道可以为三声道或四声道,并将干声和湿声分别抽取出来,获得第一音频信号(干声)和第二音频信号(湿声);将第一音频信号送进打分模块603进行k歌打分,同时也可以将第一音频信号作为语音搜索数据源送给系统自带的语音搜索引擎。
86.显示及控制模块602用于解析通过usb接口上传的多声道音频流,并通过ui界面显示出来,比如多声道音频流中第二音频信号的当前音量、当前音效模式和均衡模式等。同
时,智能主机103也可以利用显示及控制模块602向usb接收器102发出音量调制及音效模式切换的第二控制指令。
87.打分模块603可以采集第一音频信号(干声)来进行语音识别及k歌打分。由于第二音频信号(湿声)经过了各种音效处理,已经和干声有一定的差异,对于语音识别及k歌打分来说,会导致语音识别及k歌打分的准率大大降低。
88.伴奏/音乐处理模块604用于对第二音频信号加入伴奏输出带伴奏的音频数据流。
89.混音模块605用于将带伴奏的音频数据流和由声音采集模块抽取出来的第二音频信号(湿声)的混合成混音数据流。
90.播放模块606用于驱动智能主机103的扬声器104播放混音数据流。
91.录制模块607用于录制混音数据流,得到k歌作品。
92.k歌应用模块需要用湿声和伴奏来进行混音,然后直接输出到本机的扬声器104,同时用混音来录制k歌作品,这样录制出来的作品和现场演唱的效果保持一致,现场感强,用户体验好。
9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由智能主机通过usb通信的方式切换音效模式。
94.示例性地,智能主机103可以通过ui操作来控制usb接收器102的音效模式、均衡模式及音频信号音量。例如智能主机103通过自定义的usb指令来控制音频dsp模块402,音频dsp模块402收到usb指令后,进行相应的音效模式切换、均衡模式切换、音频信号音量的调整。
9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usb接收器102充当usb复合设备的角色,即定义成usb audio设备和自定义usb hid设备。usb接收器102插入智能主机103的usb口后,会被枚举成标准usb audio(或usb mic)设备及自定义的usb hid设备。usb audio(或usb mic)设备的作用是通过usb接口向智能主机103传输多通道的音频,例如干声+湿声,自定义的usb hid设备可以实现智能主机103与usb接收器102的双向usb通信,通信采用自定义协议。
96.usb接收器102收到智能主机103下发的第二控制指令后,经过协议解析,控制内置音频dsp模块402进行音效切换。
97.usb接收器通102过usb实现多声道的音频上传,能够同时满足了k歌打分、语音搜索、k歌作品录制等多方面的应用场景需求。
9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硬件音效的麦克风101的k歌系统,内置dsp硬件音效、占用智能主机cpu低,可以通过usb多声道上传音频流,既可以上传干声,也可以上传湿声;该系统可以对干声进行k歌打分和语音搜索,对湿声可以加入伴奏并录制k歌作品,让录制的作品更具有现场感,达到所录即所听,所听即所得的效果。
9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硬件音效的无线麦克风k歌系统操控灵活方便,音效切换、均衡切换、音量的调节既可以通过发射端按键控制,也能由智能主机103的ui来控制,同时做到usb接收器与智能主机的状态同步。
10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硬件音效的无线麦克风设计新颖,麦克风发射端101利用rgb三色led显示,可以显示各种颜色及亮度,使产品更加绚丽多彩。
101.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
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102.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轨道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103.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