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以及炊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6  137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以及炊具。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对于装有感应针的商用炊具,当用水刷锅或者做饭时会将水溅在感应针上,导致感应针在点火时感应不到火焰,从而导致点火失败,影响炊具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用水刷锅或者做饭时会将水溅在感应针上的缺陷,提供一种燃烧器以及炊具。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一种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包括安装板和感应针,所述感应针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连接柱体和针体,所述连接柱体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针体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上方,其特点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针体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上方,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支撑部和遮挡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燃烧器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感应针的上方,且所述针体在所述安装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挡部在所述安装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6.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保护装置实现对感应针的保护,进一步通过设置保护装置的具体结构,即通过设置遮挡部位于感应针的上方,且所述针体在安装板上的正投影位于遮挡部在安装板上的正投影之内,而避免来自感应针上方的水或者其他污染物溅到感应针的针体上,从而造成感应针无法正常工作。
7.较佳地,所述遮挡部的上表面在从靠近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的方向上逐渐向上延伸。
8.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能够使来自保护装置上方的水更为顺畅地沿着遮挡部的上表面的延伸方向流下。
9.较佳地,所述遮挡部的上表面为一平面,或者所述遮挡部的上表面为一弧面。
10.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能够使来自保护装置上方的水不会滞留在遮挡部的上表面。
11.较佳地,所述遮挡部为板状结构。
12.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使遮挡部的结构更易加工。
13.较佳地,所述遮挡部与水平面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0度,小于且等于4度。
14.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以控制遮挡部的较佳倾向角度。
15.较佳地,所述遮挡部靠近所述支撑部的一端的下表面到所述感应针的上端的距离为1.55mm~2.0mm;
16.所述遮挡部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的下表面到所述感应针的上端的距离为2.95mm~3.40mm。
17.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以控制遮挡部的两端到感应针的上端的较佳距离,使保护装置在实现对感应针的保护作用的同时,避免影响感应针的正常工作。
18.较佳地,所述针体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竖直部和偏折部,所述竖直部固定在所述连接柱体上,所述偏折部向一侧偏折,且所述偏折部与所述竖直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
19.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感应针的一侧,且对应于所述偏折部远离所述竖直部的一端设置。
20.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以便通过支撑部对针体的偏折部远离所述竖直部的一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1.较佳地,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燃烧器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以将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
22.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以实现将保护装置安装在安装板上。
23.较佳地,所述保护装置一体成型。
24.在本技术方案中,保护装置采用一体成型,简化了保护装置的制作工艺,且降低了保护装置的制作成本。
25.一种炊具,其特点在于,所述炊具包括如上所述的燃烧器。
26.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27.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以及炊具,通过设置保护装置实现对感应针的保护,进一步通过设置保护装置的具体结构,即通过设置遮挡部位于感应针的上方,且所述针体在安装板上的正投影位于遮挡部在安装板上的正投影之内,而避免来自感应针上方的水或者其他污染物溅到感应针的针体上,从而造成感应针无法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2.图5为图3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保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保护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5.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37.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烧器1,包括安装板10和感应针20、以及用于保护针体22的保护装置30。
38.感应针20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连接柱体21和针体22,连接柱体21固定在安装板10
上,针体22位于安装板10的上方。
39.保护装置30位于安装板10的上方。
40.具体地,保护装置30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31、支撑部32和遮挡部33。固定部31固定于安装板10的上表面。支撑部32沿燃烧器1的高度方向h设置。遮挡部33位于感应针20的上方,且针体22在安装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遮挡部33在安装板10上的正投影之内。这样,通过设置保护装置30实现对感应针20的保护,进一步通过设置保护装置30的具体结构,即通过设置遮挡部33位于感应针20的上方,且针体22在安装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遮挡部33在安装板10上的正投影之内,而避免来自感应针20上方的水或者其他污染物溅到感应针20的针体22上,从而造成感应针20无法正常工作。
41.为了达到使来自保护装置30上方的水不会滞留在遮挡部33的上表面的目的,较佳地,遮挡部33的上表面设置为一平面。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遮挡部33的上表面设置为一弧面。
42.在本实施例中,遮挡部33为板状结构,以使遮挡部33的结构更易加工。
43.较佳地,遮挡部33的上表面在从靠近支撑部32的一端至远离支撑部32的一端的方向上逐渐向上延伸,从而能够使来自保护装置30上方的水更为顺畅地沿着遮挡部33的上表面的延伸方向流下。
44.由于遮挡部33为板状结构,且遮挡部33的上表面在从靠近支撑部32的一端至远离支撑部32的一端的方向上逐渐向上延伸,因此,遮挡部33与水平面形成有第一夹角α,将该第一夹角α设置为大于0度,小于且等于4度,以控制遮挡部33的较佳倾向角度。
45.在本实施例中,遮挡部33靠近支撑部32的一端的下表面到感应针20的上端的距离d1为1.55mm~2.0mm;遮挡部33远离支撑部32的一端的下表面到感应针20的上端的距离d2为2.95mm~3.40mm。这样,可以控制遮挡部33的两端到感应针20的上端的较佳距离,使保护装置30在实现对感应针20的保护作用的同时,避免影响感应针20的正常工作。
46.针体22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竖直部221和偏折部222,竖直部221固定在连接柱体21上,偏折部222向一侧偏折,且偏折部222与竖直部221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β。第二夹角β可以为90度,或者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成其他角度。
47.支撑部32设于感应针20的一侧,且对应于偏折部222远离竖直部221的一端设置,以便通过支撑部32对针体22的偏折部222远离竖直部221的一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48.支撑部32也为板状结构,且支撑部32垂直于遮挡部33设置,以方便制作,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对遮挡部33与水平面形成的第一夹角α更容易实现精确角度定位。
49.同样,固定部31也为板状结构,从而固定部31、支撑部32和遮挡部33均为板状结构,从而方便工艺上的制作,并且实现结构体积的最小化。
50.固定部31上设有第一固定孔311,安装板10上设有第二固定孔111,燃烧器1还包括固定件(图中未标示),固定件依次穿设于第一固定孔311和第二固定孔111以将固定部31固定于安装板10上,以实现将保护装置30安装在安装板10上。
51.在本实施例中,保护装置30的材料为金属,以在保证保护装置30长期处于高温状态的使用性,同时,金属的成本较低,并且制作方便。
52.保护装置30一体成型。通过保护装置30采用一体成型,简化了保护装置30的制作工艺,且降低了保护装置30的制作成本。
53.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燃烧器1还包括环形底座40、以及覆盖在底座上的环形火盖50。感应针20对应于环形底座40上的燃气孔60设置,以实现对火焰的感应。
54.安装板10可以设置在面板70上,也可以是面板70的一部分,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调整。
55.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炊具,炊具包括如上的燃烧器1。
56.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