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风和加湿机构,尤其是一种烤炉送风和加湿机构。
背景技术:
2.烤炉又称烘箱、烘炉、烤箱、焗炉,是指用热空气烹调食品的一种装置,一般为封闭或半封闭结构,其中,其内部的送风和加湿机构的工作效率、工作性能和简单化程度也已经成为衡量烤炉质量的重要指标。
3.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且生产效率更高的烤炉送风和加湿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烤炉送风和加湿机构,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且生产效率更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烤炉送风和加湿机构,包括热交换室组件、蒸汽发生组件和烘焙室,热交换室组件位于烘焙室的一侧,且与烘焙室之间设有连通的热风出口阵列孔,热交换室组件包括热交换室本体以及安装在热交换室本体内的电发热管阵列;蒸汽发生组件位于烘焙室的另一侧,且安装于与烘焙室之间通过蒸汽出口连通的安装室内,蒸汽发生组件包括由上到下顺次固定的多组蒸汽槽,蒸汽槽内间隔出多组蒸汽储能阵列格,最顶部的蒸汽槽上方设置有分配槽、最底部的蒸汽槽下方设置有排水槽,分配槽的底部开设有与其下方的蒸汽储能阵列格对应分布的流水分配孔,且蒸汽储能阵列格的底部开设有对应排水入下一层蒸汽槽的蒸汽储能阵列格中的流水孔,且最底层蒸汽槽的流水孔流水入排水槽内,排水槽的一端设置有排水管,分配槽的顶部盖合有顶槽板,且顶槽板上连接有与分配槽连通的进水管,烘焙室的顶部安装有水箱,水箱通过电磁阀连通进水管。
7.优选的,热交换室组件还包括安装在热交换室本体上的吹风电机,吹风电机用于驱动叶片旋转来朝向热交换室本体内吹风。
8.优选的,热交换室本体上安装有用于检测热交换室本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9.优选的,排水槽为朝向排水管的一端倾斜设置。
10.优选的,分配槽、蒸汽槽和排水槽由三组托架固定设置。
11.优选的,蒸汽槽内由一组中板以及垂直固定在中板两侧的多组隔板分隔为多组蒸汽储能阵列格。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现有的烘干室两侧分别设置热交换室组件和蒸汽发生组件,热交换室本体内部的电发热管阵列通电加热,热量可通过热风出口阵列孔传递到烘焙室内,同时温度亦会继续传递到安装室内,蒸汽储能阵列格在高温热风的烘烤下温度上升到与热风温度一致,此时当水箱里的水通过电磁阀流入到分配槽,且顺次经过由上到下设置的蒸汽槽,会在留到蒸汽储能阵列格上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通过蒸汽出口流入到烘焙室,最后多余的排水槽通过排水管将未蒸发的积液排出,整体结构简单,且
性能较为稳定,生产效率也更高。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图2的主视图;
17.图4是图3中a-a的截面剖视图;
18.图5是蒸汽发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蒸汽槽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分配槽的结构示意图;
21.图8是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的标记:1为热交换室组件,2为蒸汽发生组件,3为烘焙室,4为热风出口阵列孔,5为蒸汽出口,6为水箱,11为热交换室本体,12为电发热管阵列,13为吹风电机,14为温度传感器,21为蒸汽槽,22为蒸汽储能阵列格,23为分配槽,24为排水槽,25为排水管,26为进水管,27为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23.结合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烤炉送风和加湿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包括热交换室组件1、蒸汽发生组件2和烘焙室3,热交换室组件1位于烘焙室3的一侧,且与烘焙室3之间设有连通的热风出口阵列孔4,热交换室组件1包括热交换室本体11以及安装在热交换室本体11内的电发热管阵列12;蒸汽发生组件2位于烘焙室3的另一侧,且安装于与烘焙室3之间通过蒸汽出口5连通的安装室内,蒸汽发生组件2包括由上到下顺次固定的多组蒸汽槽21,蒸汽槽21内间隔出多组蒸汽储能阵列格22,最顶部的蒸汽槽21上方设置有分配槽23、最底部的蒸汽槽21下方设置有排水槽24,分配槽23的底部开设有与其下方的蒸汽储能阵列格22对应分布的流水分配孔,且蒸汽储能阵列格22的底部开设有对应排水入下一层蒸汽槽21的蒸汽储能阵列格22中的流水孔,且最底层蒸汽槽21的流水孔流水入排水槽24内,排水槽24的一端设置有排水管25,分配槽23的顶部盖合有顶槽板,且顶槽板上连接有与分配槽23连通的进水管26,烘焙室3的顶部安装有水箱6,水箱6通过电磁阀连通进水管26。
24.热交换室组件1还包括安装在热交换室本体11上的吹风电机13,吹风电机13用于驱动叶片旋转来朝向热交换室本体11内吹风,从而可实现热交换室本体11内温度的均衡,同时亦能够实现经过热风出口阵列孔4朝向烘焙室3内送风的目的。热交换室本体11上安装有用于检测热交换室本体11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4。排水槽24为朝向排水管25的一端倾斜设置,从而可快速将排水槽24内积液排出,放置出现积液的现象。分配槽23、蒸汽槽21和排水槽24由三组托架27固定设置。蒸汽槽21内由一组中板以及垂直固定在中板两侧的多组隔板分隔为多组蒸汽储能阵列格22。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现有的烘干室两侧分别设置热交换室组件1和蒸汽发生组件2,热交换室本体11内部的电发热管阵列12通电加热,热量可通过热风出口阵
列孔4传递到烘焙室3内,同时温度亦会继续传递到安装室内,蒸汽储能阵列格在高温热风的烘烤下温度上升到与热风温度一致,此时当水箱里的水通过电磁阀流入到分配槽,且顺次经过由上到下设置的蒸汽槽,会在留到蒸汽储能阵列格上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通过蒸汽出口流入到烘焙室3,最后多余的排水槽通过排水管将未蒸发的积液排出,整体结构简单,且性能较为稳定,生产效率也更高。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烤炉送风和加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室组件、蒸汽发生组件和烘焙室,所述热交换室组件位于烘焙室的一侧,且与所述烘焙室之间设有连通的热风出口阵列孔,所述热交换室组件包括热交换室本体以及安装在热交换室本体内的电发热管阵列;所述蒸汽发生组件位于烘焙室的另一侧,且安装于与烘焙室之间通过蒸汽出口连通的安装室内,所述蒸汽发生组件包括由上到下顺次固定的多组蒸汽槽,所述蒸汽槽内间隔出多组蒸汽储能阵列格,最顶部的蒸汽槽上方设置有分配槽、最底部的蒸汽槽下方设置有排水槽,所述分配槽的底部开设有与其下方的蒸汽储能阵列格对应分布的流水分配孔,且所述蒸汽储能阵列格的底部开设有对应排水入下一层蒸汽槽的蒸汽储能阵列格中的流水孔,且最底层蒸汽槽的流水孔流水入排水槽内,所述排水槽的一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分配槽的顶部盖合有顶槽板,且所述顶槽板上连接有与分配槽连通的进水管,所述烘焙室的顶部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通过电磁阀连通进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炉送风和加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室组件还包括安装在热交换室本体上的吹风电机,所述吹风电机用于驱动叶片旋转来朝向所述热交换室本体内吹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炉送风和加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室本体上安装有用于检测热交换室本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炉送风和加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为朝向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炉送风和加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槽、所述蒸汽槽和所述排水槽由三组托架固定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炉送风和加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槽内由一组中板以及垂直固定在所述中板两侧的多组隔板分隔为多组蒸汽储能阵列格。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烤炉送风和加湿机构,包括热交换室组件、蒸汽发生组件和烘焙室,热交换室组件与烘焙室之间设有连通的热风出口阵列孔,热交换室组件包括热交换室本体和电发热管阵列;蒸汽发生组件包括多组蒸汽槽,蒸汽槽内间隔出多组蒸汽储能阵列格,最顶部的蒸汽槽上方设置有分配槽、最底部的蒸汽槽下方设置有排水槽,分配槽的底部开设有与其下方的蒸汽储能阵列格对应分布的流水分配孔,且蒸汽储能阵列格的底部开设有对应排水入下一层蒸汽储能阵列格中的流水孔,且最底层蒸汽槽流水入排水槽内,排水槽的一端设置有排水管,分配槽的顶部连接有进水管,烘焙室的顶部安装有水箱,水箱连通进水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且生产效率更高。定且生产效率更高。定且生产效率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郑宇杰 郑宇强 吉翱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三麦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2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