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重型锻压设备的换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6  133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工艺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重型锻压设备的换模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重型锻压设备制造初期,常常会由于考虑场地、建设施工等多重因素,没有找到更好地针对模具的快速更换的解决办法,但是在后期的生产过程中发现更换质量较重、本体体积较大的模具时,换模效率是制约现场作业的重要因素,因此造成了人工成本增加和时间的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更换模具的用于重型锻压设备的换模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用于重型锻压设备的换模装置,包括与液压机工作台相适应的换模平台,换模平台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运送模具的辊道、用于将模具推送至液压机工作台的液压缸、与液压缸连接的液压站,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模具相连接。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7.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更换模具、模块,不臃肿、不占地,方便模具起吊和现场安装,换摸效率提升较大,不仅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节约了人工成本。
8.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9.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可拆卸拉杆与模具连接;增加了液压缸的推进长度,换模更加高效。
10.可拆卸拉杆通过螺纹结构与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螺纹结构方便拆卸且连接牢固。
11.辊道由多排滚珠轴承组构成。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塞杆与模具连接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塞杆推动模具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将活塞杆与模具脱开并退回起点的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活塞杆通过可拆卸拉杆与模具相连的示意图;
18.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可拆卸拉杆将模具推送进液压机工作台的示意图;
19.图中标记为:换模平台1;液压机工作台2;辊道3;可拆卸拉杆4;液压缸5;液压站6;模具7;活塞杆501。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1.参见图1-图7,一种用于重型锻压设备的换模装置,包括与液压机工作台相适应的换模平台1、液压机工作台2、辊道3、可拆卸拉杆4、液压缸5、液压站6、模具7、活塞杆501,换模平台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运送模具7的辊道3、用于将模具7推送至液压机工作台2的液压缸5、与液压缸5连接的液压站6,液压缸5的活塞杆501与模具7相连接,液压缸5为短行程液压缸;液压缸5的活塞杆501通过可拆卸拉杆4与模具7连接;增加了液压缸5的推进长度,换模更加高效;可拆卸拉杆4通过螺纹结构与液压缸5的活塞杆501连接,螺纹结构方便拆卸且连接牢固;辊道3由多排滚珠轴承组构成。
22.因液压机工作台2上方具有观测平台,天车无法直接将模具7吊装到液压机工作台2入口处,所以天车将模具7吊装到换模平台1的辊道3上,调整活塞杆501与模具7相连接,启动液压站6,推动液压缸5使其带动模具7在辊道3上水平向前移动,直至液压缸5行程到达死点为止,将液压缸5的活塞杆501与模具7连接脱开,退回活塞杆501至初始位置,更换上可拆卸拉杆4,将可拆卸拉杆4与模具7连接固定,启动液压站6推动液压缸5,继续推动模具7,直至模具7移动到液压机工作台2的工位,拆下可拆卸拉杆4,退回活塞杆501至初始位置,关闭液压站6,拆除连接管线,吊走换模装置,换模结束。
23.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更换模具、模块,不臃肿、不占地,方便模具起吊和现场安装,换摸效率提升较大,不仅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节约了人工成本。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重型锻压设备的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液压机工作台相适应的换模平台,换模平台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运送模具的辊道、用于将模具推送至液压机工作台的液压缸、与液压缸连接的液压站,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模具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型锻压设备的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可拆卸拉杆与模具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重型锻压设备的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拆卸拉杆通过螺纹结构与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型锻压设备的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辊道由多排滚珠轴承组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工艺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重型锻压设备的换模装置。包括与液压机工作台相适应的换模平台,换模平台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运送模具的辊道、用于将模具推送至液压机工作台的液压缸、与液压缸连接的液压站,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模具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更换模具、模块,不臃肿、不占地,方便模具起吊和现场安装,换摸效率提升较大,不仅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节约了人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伟 杨俊华 白雪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2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