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6  154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玻璃纤维材料进行浸胶的模具。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玻璃纤维材料如玻璃布或玻璃纤维纱等,制成成品,通常需要通过浸润环氧树脂胶。而进行浸胶时,常需要用到浸胶模具。但有的的浸胶模具的型腔(浸胶腔体)的横截面积基本保持不变,且模具本身缺少密封性。所用用这种模具对玻璃纤维材料浸胶,其浸胶速度慢,浸胶不完全,而且由于模具的密封性差,导致胶水容易外露,影响浸胶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浸胶模具。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浸胶模具存在的对玻璃纤维材料浸胶速度慢,浸胶不完全,模具密封性差等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浸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与下模相互匹配,所述的上模与下模装配后,在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一个腔体,腔体的前端为进口端,腔体的后端为出口端,所述进口端的端口横截面积大于出口端的端口横截面积,所述的腔体包括前腔体、中腔体和后腔体,所述的中腔体的横截面积大于前腔体的横截面积,所述后腔体的横截面积小于中腔体的横截面积。
6.优选的,所述的前腔体内壁上设有至少二条胶槽,以防止胶水从前腔体进口端外漏。
7.优选的,所述的胶槽有多条,相互平行排列。
8.优选的,所述的上模上设有第一闸板组件,所述的第一闸板组件包括第一闸板架、第一闸板、第一闸杆和第一闸孔,第一闸板架固定于上模上部,第一闸板的下部穿过第一闸孔伸入于前腔体内,第一闸板的上部通过第一闸杆与第一闸板架连接。
9.优选的,所述的上模上设有第二闸板组件,所述的第二闸板组件包括第二闸板架、第二闸板、第二闸杆和第二闸孔,第二闸板架固定于上模上部,第二闸板的下部穿过第二闸孔伸入于中腔体前部内,第二板的上部通过第二闸杆与第二闸板架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的上模上设有胶斗和进胶口,所述的胶斗通过进胶口与中腔体连通。
11.优选的,所述的下模上设有出胶口和出胶阀,所述的中腔体通过出胶口与出胶阀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是浸胶速度快,浸胶均匀,用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浸胶,玻璃纤维材料(纱或布等)从模具的前端较大的进口进入,然后通过前腔体进入到中腔体中,由于中腔体的横截面积较大,可以使玻璃纤维材料快速、均匀、充分浸胶,而后当其进入后腔体内后,由于后腔体的横截面积变小,不但使玻璃纤维材料多余的胶水被挤出,而且使玻璃纤维上的胶水进一步挤均均。二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性好,防止胶水外露。当玻璃纤维材料进入到进口端时,由玻璃纤维材料本身挤满于前腔体内,且前腔体内设有胶槽,所以腔
体的前端口被密封住。而前腔体横截面积的大小可以通过第一闸板控制,通过控制前腔体横截面积的大小可使玻璃纤维材料挤满于前腔体内,以实现密封效果。当玻璃纤维材料进入到出口端时,由于玻璃纤维材料本身被挤压,所以有较好的密封性。而第二闸板可以控制中腔体前部横截面积的大小。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图3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如图所示,提供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浸胶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的上模1与下模2相互匹配,所述的上模1与下模2装配后,在上模1和下模2之间形成一个腔体,腔体的前端为进口端3,腔体的后端为出口端12,所述进口端1的端口横截面积大于出口端12的端口横截面积,所述的腔体包括前腔体9、中腔体10和后腔体11,所述的中腔体10的横截面积大于前腔体9的横截面积,所述后腔体11的横截面积小于中腔体10的横截面积。
19.所述的前腔体9内壁上设有胶槽8有多条,相互平行排列,以实现密封。
20.所述的上模1上设有第一闸板组件,所述的第一闸板组件包括第一闸板架7、第一闸板71、第一闸杆72和第一闸孔,第一闸板架7固定于上模上部,第一闸板71的下部穿过第一闸孔伸入于前腔体9内,第一闸板71的上部通过第一闸杆71与第一闸板架7连接。第一闸板71可以前腔体9内上下移动。
21.所述的上模上设有第二闸板组件,所述的第二闸板组件包括第二闸板架6、第二闸板62、第二闸杆61和第二闸孔,第二闸板架6固定于上模1上部,第二闸板62的下部穿过第二闸孔伸入于中腔体10前部内,第二闸板62的上部通过第二闸杆61与第二闸板架6连接。第二闸板61可以在中腔体10前部内上下移动。
22.所述的上模1上设有胶斗5和进胶口,所述的胶斗5通过进胶口与中腔体10连通。所述的下模2上设有出胶口和出胶阀4,所述的中腔体10通过出胶口与出胶阀4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浸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与下模相互匹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与下模装配后,在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一个腔体,腔体的前端为进口端,腔体的后端为出口端,所述进口端的端口横截面积大于出口端的端口横截面积,所述的腔体包括前腔体、中腔体和后腔体,所述的中腔体的横截面积大于前腔体的横截面积,所述后腔体的横截面积小于中腔体的横截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腔体内壁上设有至少二条胶槽,以实现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浸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槽有多条,相互平行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上设有第一闸板组件,所述的第一闸板组件包括第一闸板架、第一闸板、第一闸杆和第一闸孔,第一闸板架固定于上模上部,第一闸板的下部穿过第一闸孔伸入于前腔体内,第一闸板的上部通过第一闸杆与第一闸板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上设有第二闸板组件,所述的第二闸板组件包括第二闸板架、第二闸板、第二闸杆和第二闸孔,第二闸板架固定于上模上部,第二闸板的下部穿过第二闸孔伸入于中腔体前部内,第二板的上部通过第二闸杆与第二闸板架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上设有胶斗和进胶口,所述的胶斗通过进胶口与中腔体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上设有出胶口和出胶阀,所述的中腔体通过出胶口与出胶阀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浸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与下模相互匹配,所述的上模与下模装配后,在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一个腔体,腔体的前端为进口端,腔体的后端为出口端,所述进口端的端口横截面积大于出口端的端口横截面积,所述的腔体包括前腔体、中腔体和后腔体,所述的中腔体的横截面积大于前腔体的横截面积,所述后腔体的横截面积小于中腔体的横截面积。截面积。截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杨坤霞 徐建刚 缪丽峰 陈瑞 陆云峰 吴海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博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0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