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5G技术应用的变压器配电箱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6  140


一种基于5g技术应用的变压器配电箱控制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5g技术应用的变压器配电箱控制器。


背景技术:

2.配电箱作为电力系统末端的配电设备,为千家万户的正常供电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配电箱作为配电设备,为了实现准确稳定配电,需要设置控制器对其中的配电设备进行控制。由于控制器对工作环境的温度和电磁等较为敏感,因此需要做好电磁防护和散热防高温的措施。目前配电箱的控制器设置于配电箱体内,很难同时兼顾电磁防护和散热防高温,对于一些需要与外部进行通讯连接和数据传输的控制器,则更难做到对控制器的有效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5g技术应用的变压器配电箱控制器,具体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良好防护的基于5g技术应用的配电箱控制器。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5g技术应用的变压器配电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本体和控制器防护箱,所述控制器本体和控制器防护箱设置于配电箱外一侧,控制器防护箱贴近配电箱的一侧设置有屏蔽板,控制器防护箱顶部设置有散热管道,散热管道靠近配电箱的一侧设置有线路开口与配电箱内部连通,所述控制器本体的控制线路通过散热管道与配电箱内的配电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本体内设置有5g通讯模块。
5.具体的,控制器防护箱下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防尘进气机构。
6.具体的,防尘进气机构采用双重弯道结构,包括进气端、第一弯道、第二弯道和连接端,所述进气端朝向下方并与第一弯道、第二弯道和连接端依次连接,第一弯道和第二弯道的角度均为180度,连接端朝向上方并与进气口连接。
7.具体的,连接端和进气口之间设置有防尘滤网。
8.进一步的,散热管道顶端设置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与散热管道密封连接,散热箱一侧设置有排气装置。
9.具体的,散热箱内散热管道上端设置有导流挡板,所述导流挡板与散热管道外侧固定密封连接,导流挡板与散热箱内侧之间留有散热缝隙。
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控制器设置于配电箱一侧并设置控制器防护箱对控制器进行保护,同时利用控制器防护箱顶端设置的散热管道与配电箱内连通进行布线,在保障控制器与配电箱内配电设备有效连接的同时,使控制器得到良好的防护,提高配电箱控制器工作的稳定性,确保良好有序供电。
附图说明
11.附图1为实施例中配电箱控制器与配电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2.附图2为实施例中控制器防护箱下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基于5g技术应用的变压器配电箱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1和控制器防护箱2,所述控制器本体1和控制器防护箱2设置于配电箱10外一侧,控制器防护箱2贴近配电箱10的一侧设置有屏蔽板21,控制器防护箱2顶部设置有散热管道3,散热管道3靠近配电箱10的一侧设置有线路开口31与配电箱10内部连通,所述控制器本体1的控制线路通过散热管道3与配电箱10内的配电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本体1内设置有5g通讯模块。
14.在本实施例中,将控制器本体1设置于配电箱10外一侧,并利用屏蔽板21将控制器本体1与配电箱10隔离开来,使控制器本体1得到良好的防护,同时在控制器防护箱2顶端设置散热管道3,利用散热管道3对控制器防护箱2中的控制器本体1进行散热,同时,通过将散热管道3与配电箱10连通起来,使得控制器本体1的控制线路可以通过散热管道3连接到配电箱10内的配电装置连接起来,有效提高对控制器本体1的防护效果。其中,控制器本体1内设置5g通讯模块可以实现控制器本体1与控制平台的高速有效通讯,由于将控制器本体1独立设置于配电箱10一侧,使得控制器本体1内的5g通讯模块能实现良好的通信,且不会被配电箱10内的配电装置造成电磁干扰。
15.其中,散热管道3顶端设置有散热箱4,散热箱4与散热管道3密封连接,散热箱4一侧设置有排气装置41。通过在散热管道3顶端设置散热箱4,散热箱4与散热管道3密封连接,通过在散热箱4一侧设置排气装置41,可以利用散热箱4和散热管道3将控制器防护箱2内的空气进行抽吸,有效对控制器防护箱2内的控制器本体1进行散热。
16.具体的,上述散热箱4内散热管道3上端设置有导流挡板32,导流挡板32与散热管道3外侧固定密封连接,导流挡板32与散热箱4内侧之间留有散热缝隙33。通过设置导流挡板32与散热管道3外侧固定密封连接,使气流从散热管道3出来后,只能经过导流挡板32与散热箱4内侧之间设置的散热缝隙33流过,最后由排气装置41排出,从而使得控制器防护箱2内的气体能均匀地流动起来,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其中的排气装置41可以采用驱动电机驱动排风扇的结构,驱动电机与控制器本体1连接进行控制。
17.另外,控制器防护箱2下端设置有进气口22,所述进气口22处设置有防尘进气机构23;其中,防尘进气机构23采用双重弯道结构,包括进气端231、第一弯道232、第二弯道233和连接端234,所述进气端231朝向下方并与第一弯道232、第二弯道233和连接端234依次连接,第一弯道232和第二弯道233的角度均为180度,连接端234朝向上方并与进气口22连接;连接端234和进气口22之间设置有防尘滤网24。
18.通过控制器防护箱2下端的进气口22,可以增加外部空气进入控制器防护箱2的量,有效提高对控制器本体1的散热效果。并在进气口22处设置防尘进气机构23,可以确保进气口的通畅,保证控制器防护箱2内良好的散热性。
19.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5g技术应用的变压器配电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本体和控制器防护箱,所述控制器本体和控制器防护箱设置于配电箱外一侧,控制器防护箱贴近配电箱的一侧设置有屏蔽板,控制器防护箱顶部设置有散热管道,散热管道靠近配电箱的一侧设置有线路开口与配电箱内部连通,所述控制器本体的控制线路通过散热管道与配电箱内的配电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本体内设置有5g通讯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技术应用的变压器配电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防护箱下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防尘进气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5g技术应用的变压器配电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进气机构采用双重弯道结构,包括进气端、第一弯道、第二弯道和连接端,所述进气端朝向下方并与第一弯道、第二弯道和连接端依次连接,第一弯道和第二弯道的角度均为180度,连接端朝向上方并与进气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5g技术应用的变压器配电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和进气口之间设置有防尘滤网。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5g技术应用的变压器配电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道顶端设置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与散热管道密封连接,散热箱一侧设置有排气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5g技术应用的变压器配电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内散热管道上端设置有导流挡板,所述导流挡板与散热管道外侧固定密封连接,导流挡板与散热箱内侧之间留有散热缝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5G技术应用的变压器配电箱控制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控制器本体和控制器防护箱,控制器本体和控制器防护箱设置于配电箱外一侧,控制器防护箱贴近配电箱的一侧设置有屏蔽板,控制器防护箱顶部设置有散热管道,散热管道靠近配电箱的一侧设置有线路开口与配电箱内部连通,控制器本体内设置有5G通讯模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控制器设置于配电箱一侧并设置控制器防护箱对控制器进行保护,同时利用控制器防护箱顶端设置的散热管道与配电箱内连通进行布线,在保障控制器与配电箱内配电设备有效连接的同时,使控制器得到良好的防护,提高配电箱控制器工作的稳定性,确保良好有序供电。确保良好有序供电。确保良好有序供电。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江 王丹 王琳 王建 王晓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易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3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