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模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6  142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成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模板。


背景技术:

2.混凝土生产的空心砖有质轻、防火、隔音、保温、抗渗、抗震、耐久等几大特点,而且无污染、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当代新型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为了便于混凝土空心砖脱模,在混凝土浇注前,要在试模内刷一层机油,但是混凝土成型后,方形体中部还有孔洞,整个嵌入试模的内腔,脱模的难度比较大,暴力脱模可能导致成型的混凝土块产生破损,造成产品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模板,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卡孔,所述卡孔内设有滑动连接的模柱,所述模柱还包括转柄、侧壳、外壳、套管、卡块,所述侧壳、所述外壳均有两组,所述转柄上设有转动把手,所述转柄底部为底部通透的壳体,所述转柄侧壁上设有c字形槽孔,所述转柄与所述套管转动连接,所述套管上设有与所述c字形槽孔相配合的限位销,所述套管通过连杆与所述侧壳铰接,所述套管通过弹簧ⅰ连接所述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连架,两组所述外壳通过连架铰接,所述连架滑动连接在横架上的滑孔内,所述套管底端转动连接有所述卡块,所述套管与所述卡块之间压装有弹簧ⅱ,所述卡块与所述卡孔尺寸相匹配,所述卡孔对所述卡块水平面的方向进行限定,所述底板前后边缘铰接有夹板,所述夹板有两块,所述夹板间设有滑动连接的侧板,所述夹板两侧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设有滑动连接的振动杆,所述振动杆为l型杆,所述振动杆上设有振动块、定位块、滑块、固定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振动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固定块间压装有弹簧ⅲ,所述振动块与所述振动杆螺纹连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柱、所述振动杆、所述侧板均有两组,且对称设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壳与所述外壳的边缘相配合,完全扩张后所述模柱的侧面为平滑。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ⅰ、所述弹簧ⅱ、所述弹簧ⅲ均为压缩弹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板外壁设有前卡槽、后卡槽,所述后卡槽上设有卡口ⅰ,所述前卡槽、所述后卡槽的尺寸与所述侧板的尺寸相匹配。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在所述前卡槽、所述后卡槽上滑动连接,所述侧板两边设有卡口ⅱ,所述卡口ⅱ、所述卡口ⅰ均与所述振动杆尺寸相匹配位置相对应,所述振动杆的弯折段可卡入所述卡口ⅰ、所述卡口ⅱ,对所述侧板与所述夹板进行限位。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管上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连
架位置相对应,所述挡块可将所述连架的铰接处向下推动。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便于拆卸的模板箱体。可以快速对混凝土块进行脱模,通过简易的振动装置,对箱体产生适度的振动,方便将混凝土凝块与模板箱脱离,并且不会对混凝土凝块造成破坏。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振动杆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本实用新型模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7为本实用新型模柱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底板、2-夹板、3-侧板、4-振动杆、5-模柱、11-卡孔、21-前卡槽、22-后卡槽、41-振动块、42-定位块、43-滑块、44-固定块、50-转柄、51-侧壳、52-外壳、53-连架、54-横架、55-连杆、56-套管、57-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实施例1
20.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模板,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卡孔11,所述卡孔11内设有滑动连接的模柱5,所述模柱5还包括转柄50、侧壳51、外壳52、套管56、卡块57,所述侧壳51、所述外壳52均有两组,所述转柄50上设有转动把手,所述转柄50底部为底部通透的壳体,所述转柄50侧壁上设有c字形槽孔,所述转柄50与所述套管56转动连接,所述套管56上设有与所述c字形槽孔相配合的限位销,所述套管56通过连杆55与所述侧壳51铰接,所述套管56通过弹簧ⅰ连接所述外壳52,所述外壳52上设有连架53,两组所述外壳52通过连架53铰接,所述连架53滑动连接在横架54上的滑孔内,所述套管56底端转动连接有所述卡块57,所述套管56与所述卡块57之间压装有弹簧ⅱ,所述卡块57与所述卡孔11尺寸相匹配,所述卡孔11对所述卡块57水平面的方向进行限定,所述底板1前后边缘铰接有夹板2,所述夹板2有两块,所述夹板2间设有滑动连接的侧板3,所述夹板2两侧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设有滑动连接的振动杆4,所述振动杆4为l型杆,所述振动杆4上设有振动块41、定位块42、滑块43、固定块44,所述滑块43与所述振动杆4滑动连接,所述滑块43与所述固定块44间压装有弹簧ⅲ,所述振动块41与所述振动杆4螺纹连接。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柱、所述振动杆、所述侧板均有两组,且对称设置。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壳51与所述外壳52的边缘相配合,完全扩张后所述模柱5的侧面为平滑。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ⅰ、所述弹簧ⅱ、所述弹簧ⅲ均为压缩弹簧。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板2外壁设有前卡槽21、后卡槽22,
所述后卡槽22上设有卡口ⅰ,所述前卡槽21、所述后卡槽22的尺寸与所述侧板3的尺寸相匹配。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3在所述前卡槽21、所述后卡槽22上滑动连接,所述侧板3两边设有卡口ⅱ,所述卡口ⅱ、所述卡口ⅰ均与所述振动杆4尺寸相匹配位置相对应,所述振动杆4的弯折段可卡入所述卡口ⅰ、所述卡口ⅱ,对所述侧板3与所述夹板2进行限位。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管56上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连架53位置相对应,所述挡块可将所述连架53的铰接处向下推动。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夹板2在底板1上竖起,分别把两个侧板3插到前卡槽21、后卡槽22上,将振动杆4放入夹板2两侧的开槽内,使滑块43与定位块42中间夹住一块夹板2,振动块41贴合于另一夹板2的外侧,振动杆4末端的弯折处放入后卡槽22上的卡口ⅰ和侧板3上的卡口ⅱ内,将侧板3和夹板2限位,将模柱5底端的卡块57卡入底板1上的卡孔11内,构成模板腔体,使用模板腔体进行混凝土模板的制作,待混凝土凝固后,旋转转柄50,使限位销在c字形槽滑动至竖直边,将转柄50向下压,套管56随之向下运动,带动连杆55的铰接处向下弯折,侧壳51向内收缩,套管56继续向下运动,其上的挡块将连架53向下弯折收缩,连架53上的限位块在横架54上的滑孔内滑动,带动外壳52向内收缩,从而将模柱5从混凝土中脱模,然后握住转柄50向上,将模柱5拿起,拉起振动杆4的弯折处,使其从卡口ⅰ、卡口ⅱ中脱出,拉动振动杆4,使滑块43与固定块44之间的弹簧ⅲ压缩,然后松开振动杆4,振动块41和定位块42在弹力作用下,击打在夹板2上,使整个模板产生振动,将混凝土凝块脱模,取下振动杆4,取下侧板3,即可将夹板2放倒,取出混凝土凝块。
28.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机械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
29.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30.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