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1  155



1.本实用新型属于小型家用电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实现遮挡加热的装置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2.现有加热装置在设置时,往往设置有1个加热基体,在加热基体上对应的设置有加热区,在用户使用时,将锅等物品放置在加热基体上进行加热使用,此种加热装置只能加热一种器具,使用方式单一,如用户需要同时对两种食物进行加热时,则需要加热完成一个后再进行另一个食物的加热,且在使用时耗费时间,不能满足用户使用需求,并且此种加热装置,在收纳时需要占用和其同样体积大小的收纳空间,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加热装置存在的使用方式单一、占用收纳空间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可折叠的加热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折叠的加热装置在使用时,可实现单个加热基体加热或双个加热基体同时加热,实现了使用模式多样化设置,并且其可进行折叠,方便了用户收纳。
4.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折叠加热装置,包括有:
6.加热基体,设置有2个,每个加热基体均能够单独对物品进行加热;
7.其中,2个所述加热基体临接位置处设置有能够使得2个加热基体相对转动的转动结构,2个所述加热基体间能够相对转动,以进行展开或折叠收纳。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结构包括有:
9.转动配合件,至少设置1个;
10.转动件,设置有2个,分别连接在2个加热基体两位置相对的侧边上,所述转动件和所述转动配合件转动连接。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 2个所述加热基体临接位置处设置有能够使得2个加热基体相对转动的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有:
12.转动配合件,至少设置1个;
13.转动件,设置有2个,分别连接在2个加热基体两位置相对的侧壁上,所述转动件和所述转动配合件转动连接。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2个加热基体上与翻转折叠方向相反侧设有卡设部,转动件内置在所述卡设部内,在2个所述加热基体展开到预设角度时,2个加热基体的相邻侧壁相互抵接固定,2个卡设部间围设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转动配合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基体包括有:加热架体;
16.承载基体,装配在所述加热基体上;
17.纳米加热膜,设置在所述承载基体上,其通过电线和外部电源电连接。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架体包括有:
19.第一架体,在所述第一架体上设置有安装口,在安装口内部区域形成有加热区;
20.第二架体,装配在安装口周圈,在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之间形成有用于装配所述承载基体的装配部。
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纳米加热膜设在所述承载基体的顶面或底面位置处。
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基体设置有2个,沿加热架体高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布置,在2个承载基体之间形成有中空腔体,所述纳米加热膜设置在所述中空腔体内。
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基体材质为玻璃或陶瓷。
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架体底部设置有从所述加热架体向下延伸形成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至少布置在所述加热架体的两端位置处。
2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加热架体的一侧形成有用以容纳电线和控制部件的装配腔,所述装配腔顶面处设置有控制面板。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27.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折叠的加热装置,在结构设置上,其包括有2个可用于单独对物品进行加热的加热基体,用户在使用时,可仅仅采用其中的一个加热基体对物品进行烹饪加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同时开启2个加热基体对物品进行烹饪,使得用户在使用时可选用的烹饪模式增多,实现了使用模式的多样化,满足了用户不同的烹饪使用需求;
28.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折叠加热装置,其2个加热基体之间为可相对翻转折叠的,在使用完毕后,用户可将2个加热基体进行折叠收纳,减少了整个加热装置的占用空间,方便了用户的收纳。
29.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叠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叠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叠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叠加热装置的其中一个加热基体处于分解状态时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叠加热装置的转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6.其中,加热基体-100;卡设部-110;容纳空间-120;
37.转动结构-200;转动配合件-210 ;转动件-220 ;
38.加热架体-130;第一架体-131;安装口-132;加热区-133;第二架体-134;
39.装配部-135;支撑部-136;装配腔-137;
40.承载基体-140 ;控制面板-150。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4.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5.实施例一:
4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折叠加热装置的实施例,包括有:
47.加热基体100,设置有2个,每个加热基体100均能够单独对物品进行加热;
48.其中,2个所述加热基体100间能够相对转动,以进行展开或折叠收纳。
49.2个加热基体100为2个单独设置的结构,两者之间为相互独立的互不影响的。
50.本实施例中的加热基体100为直接带有加热结构的成型的加热体结构,其在使用时,可直接使用对食物进行加热处理。
51.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基体100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电磁加热炉结构。
52.加热基体100为2个电磁加热炉结构,在使用时为分别进行单独使用。
5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基体100设置为单独的煎饼档结构。对于加热基体100的设置,只要其可满足其为单独2个加热基体100对物品进行单独加热即可,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54.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设置有2个加热基体100,用户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
55.如当用户想吃火锅,且想要同时吃不同口味锅底时,用户可在其中一个加热基体100上放置不辣锅,在和其相邻设置的另一个加热基体100上放置辣锅,这样则可满足用户
对不同口味火锅的调制需求。
56.另外如,用户在进行烹饪时,如果时间比较着急,需要连续烹饪多道菜品时,用户可同时开启2个加热基体100,分别在2个加热基体100上烹饪不同食物,实现快速烹饪效果,省去了用户采用一个加热锅进行加热需要等待的时间。
57.当用户只需要烹饪一样物品时,则可以对应的使用其中一个加热基体100即可,并且,在使用时,位于其旁边的加热基体100还可以用于放置烹饪的物品或者配料,实现了搁物储物功能,方便了用户使用。
58.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通过设置2个加热基体100,可使得用户在使用时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开启其中1个或2个加热基体100使用,满足了用户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的使用需求,实现了使用模式的多样化。
59.本实施例中的2个加热基体100之间还可以相对转动,在用户使用时,可通过将2个加热基体100相对转动以将加热基体100展开进行使用。
60.当使用完毕后,用户可通过翻转2个加热基体100使得2个加热基体100折叠在一起来实现折叠收纳。
61.经过折叠收纳后的加热装置,其占用的空间仅仅为一个加热基体100的占用空间,在满足了用户使用方式多样话的基础上还实现了折叠收纳,减少了对外部空间的占用。
6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2个加热基体100的大小和形状设置为相同,这样可使得折叠后的加热基体100整体更加整齐,整体美观性好。
6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2个加热基体100之间的相对转动,在 2个所述加热基体100临接位置处设置有能够使得2个加热基体100相对转动的转动结构200,
64.通过转动结构200使得2个加热基体100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
6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结构200包括有:
66.转动配合件210,至少设置1个;
67.转动件220,设置有2个,分别连接在2个加热基体100两位置相对的侧壁上,所述转动件220和所述转动配合件210转动连接。
6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2个加热基体100上与翻转折叠方向相反侧设有卡设部110,在2个所述加热基体100展开到预设角度时,2个加热基体100的相邻侧壁相互抵靠住,以实现2个加热基体100之间转动角度限位,当2个加热基体100抵靠住后,则使得两者不能继续向下转动。
69.在加热基体100展开预设角度时,2个卡设部110间围设形成有容纳空间120,2个转动件220内置在所述容纳空间120内,所述转动配合件210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20内且与所述转动件220转动连接。
70.转动件220包括有转动连接翻板和转动轴,转动连接翻板为弧形翻板。
71.在加热基体100上的卡设部110为底部和侧边敞开的弧形卡设槽,所述弧形卡设槽沿加热基体100的宽度方向设置,弧形翻板轮廓和弧形卡设槽轮廓适配并和所述弧形卡设槽内侧壁贴合固定。
72.转动轴长度小于弧形翻板长度,使得容纳空间120中间部分用以容纳转动件220,端部部分用以容纳转动配合件210。
7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卡设部110形成在加热基体100的底部位置处,加热基
体100为向上翻转进行折叠。
74.在进行翻转折叠时,2个加热基体100向上转动,带动卡设部110向上转动,最终2个加热基体100的相对面贴合在一起,实现折叠收纳,此时,2个卡设部110处于分离状态,转动配合件210和卡设部110分离。
75.当需要展开时,2个加热基体100相对向下翻转转动,带动卡设部110向下转动,当转动90度后,2个加热基体100之间夹角呈180度,被平铺展开,2个加热基体100的相邻侧壁之间相互抵接,2个卡设部110对接形成容纳空间120,此时,转动配合件210位于容纳空间120内。
76.为增强整体美观性,转动配合件210设置为两侧为弧形面结构,用以和所述弧形卡设槽的弧形面适配。
77.转动配合件210截面可以椭圆形,或者两边弧形中间为长方形的跑道形状均可。
78.在展开状态时,转动配合件210可完全遮挡住容纳空间120的内部结构,并和卡设部110贴合适配,使得整体美观性好。
79.在转动配合件210上设置有插装凸起,对应的在转动轴内设有沿转动轴轴向设置的插装孔,在装配时,可将插装凸起插入到插装孔内以实现转动配合件210和转动轴之间的转动连接即可。
8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动配合件210设置有2个,分别安装在加热基体100的两端,2个转动配合件210分别和旋转轴的两端进行连接配合。
8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动配合件210设置1个,布置在旋转轴中间位置处,在转动配合件210上设2个插装2个旋转轴的插装孔,同样可实现转动配合件210和旋转轴之间的转动连接。
82.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基体100包括有:加热架体130;
83.加热架体130用以实现对整个加热基体100的支撑固定。
84.承载基体140,装配在所述加热架体130上,承载基体140为承载板,其设置在加热架体130上后与加热架体130的顶面平齐,保证整体美观性。
85.承载基体140材质为玻璃或陶瓷,如可选用石英玻璃、微晶玻璃、高硼硅玻璃、钢化玻璃和高导陶瓷等。
86.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承载基体140选用玻璃,这样在其装配在加热架体130上时,其能够实现透明可视化,增强了整个加热基体100的美观性。
87.纳米加热膜,设置在所述承载基体140上,其通过电线和外部电源电连接。
8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纳米加热膜选用远红外纳米发热膜,其发热原理为:通过将电压通导于纳米加热膜,纳米加热膜会因震荡而产生高效的热能以及远红外线辐射,产生的高效热能则可用于对物品进行加热。
89.纳米加热膜可直接采购现有的成品加热膜结构即可,如可直接采购芜湖艾尔达科技有限公司的成品加热膜结构。
90.本实施例中为将已有的纳米加热膜应用于本技术中的加热装置中,以达到快速加热的效果。
91.纳米加热膜上自带有正负极的电触点,其通过电触点和导电件连接,导电件对应的和导线连接。
92.导电件为可进行导电的部件,其可以为导电盘等现有结构,其上方设置有和纳米加热膜上的电触点配合的连接触点,在连接时,导电件的连接触点和纳米加热膜上的电触点接触配合实现两者之间的电连接,然后导电件和导线电连接在一起,导线上设有插头,用于和外部电源设备插接。
93.在导线和外部电源插接后,纳米加热膜则可被通电,产生热量,以进行加热。
9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架体130包括有:
95.第一架体131,在所述第一架体131上形成有加热区133,加热区133为设置在第一架体131顶部处的方形加热区133或环形加热区133均可,加热区133位置对应处为镂空。在加热区133位置处需要对应的设置承载基体140,承载基体140应和加热区133轮廓形状适配。
96.具体的,在第一架体131上形成有环形的安装口132,所述加热区133为通过在安装口132内部的区域形成。
97.第二架体134,装配在安装口132处,在所述第一架体131和所述第二架体134之间形成有用于装配所述承载基体140的装配部135。
98.第二架体134为环形安装件,其承载固定在第一架体131的安装口132周圈处,并和第一架体131围设形成装配部135,装配部135为环形的嵌装槽,在装配时,承载基体140嵌装在环形嵌装槽内,以实现装配固定。
99.承载基体140装配固定后处于加热区133内,在其上方设纳米加热膜,可对放置在加热区133中的食物进行加热。
10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纳米加热膜设在所述承载基体140的顶面或底面位置处。
101.为防止纳米加热膜在使用过程中被磨损破坏,在设置时,可将纳米加热膜布置在承载基体140的底部位置处,待加热食物直接放置在承载基体140上与承载基体140接触。
10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基体140设置有2个,沿加热架体130高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布置,在2个承载基体140之间形成有中空腔体,所述纳米加热膜设置在所述中空腔体内。
103.通过将纳米加热膜内置在中空腔体中的设置方式也能够对纳米加热膜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10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在加热基体100展开后,对加热基体100的支撑固定,在所述加热架体130底部设置有从所述所述加热架体130向下延伸形成的支撑部136,所述支撑部136至少布置在所述加热架体130的两端位置处。
105.支撑部136为从加热架体130向下延伸的支撑凸起,支撑凸起布置在加热架体130的两端位置处,沿加热架体130的宽度方向设置,或者沿加热架体130长度方向设置。
106.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凸起也可以设置多个,分别布置在加热架体130的底部位置处即可。
107.在加热基体100展开后,位于加热架体130底部处的支撑部136则支撑在地面上以对加热基体100实现支撑。
1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加热架体130的一侧形成有用以容纳电线和控制部件的装配腔137,所述装配腔137顶面处设置有控制面板150。
109.控制面板150上可对应设置有相关的触控按钮,如开机或关机等触控按键,或对应在其上方设置火力等级按钮等均可。
110.装配腔137可用以进行走线和设置相关的控制板等部件。
11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