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水泵控制柜。
背景技术:
2.循环水泵在使用时需要用到控制柜,通过控制柜控制循环水泵的打开和关闭,然而现有的控制柜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控制柜在使用时内部会存在较多的连接电线,当控制柜长时间使用后会在连接电线的表面附着大量的灰尘,这些灰尘如果不能及时的从连接电线的表面清理干净,会对连接电线造成腐蚀,使连接电线损坏,然无现有的清理方式往往是通过人工进行清理,增大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也会使连接电线清理的不彻底,因此我们对此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循环水泵控制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泵控制柜,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控制柜在使用时内部会存在较多的连接电线,当控制柜长时间使用后会在连接电线的表面附着大量的灰尘,这些灰尘如果不能及时的从连接电线的表面清理干净,会对连接电线造成腐蚀,使连接电线损坏,然无现有的清理方式往往是通过人工进行清理,增大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也会使连接电线清理的不彻底。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循环水泵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的顶部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控制柜的侧面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控制柜内设置有散热扇和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电器件,所述电器件设置在控制柜内,所述电器件的表面设置有连接电线,所述连接电线的外表面设置有毛刷盘,所述毛刷盘与连接电线抵接,所述控制柜的内表壁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内开设有滑槽。
6.进一步地,所述毛刷盘的一端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延伸至滑槽内,所述滑板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毛刷盘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
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与控制柜的内顶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和复位弹簧弹性连接,所述控制柜的底部设置有圆杆。
8.进一步地,所述圆杆与控制柜转动连接,所述圆杆的一端设置有转盘,所述圆杆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钢索,所述钢索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板内。
9.进一步地,所述钢索的另一端与圆杆绕接,所述控制柜的内底壁设置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内设置有粘板,所述粘板与收集盒卡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控制柜的侧面,所述盖板内设置有观察窗。
11.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与控制柜之间设置有连接百叶,所述盖板和控制柜分别与连接百叶转动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柜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与控制柜活动连接。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除尘装置可以带动毛刷盘在连接电线的表面上下循环移动,通过毛刷盘的上下循环移动可以对连接电线表面的灰尘进行清除,避免使用人工操作,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对连接电线的清理效率,同时可以避免连接电线被腐蚀,延长连接电线的使用寿命。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收集盒和粘板可以对连接电线表面清理掉的灰尘进行收集,避免灰尘散布在控制柜内,避免灰尘对连接电线造成二次腐蚀,同时设置散热扇可以对控制柜内进行散热,避免控制柜内的温度过高而使控制柜内的元器件损坏。
16.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柜的剖视图。
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3.1、控制柜;2、万向轮;3、循环水泵;4、密封装置;401、盖板;402、观察窗;403、连接百叶;5、散热扇;6、除尘装置;601、收集盒;602、粘板;603、转盘;604、圆杆;605、钢索;606、电器件;607、连接电线;608、复位弹簧;609、侧板;6010、滑槽;6011、毛刷盘;6012、连接板;6013、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循环水泵控制柜,包括控制柜1,控制柜1的顶部设置有循环水泵3,控制柜1的侧面设置有密封装置4,控制柜1内设置有散热扇5和除尘装置6,除尘装置6包括电器件606,电器件606设置在控制柜1内,电器件606的表面设置有连接电线607,连接电线607的外表面设置有毛刷盘6011,毛刷盘6011与连接电线607抵接,控制柜1的内表壁设置有侧板609,侧板609内开设有滑槽6010,毛刷盘6011的一端设置有滑板6013,滑板6013延伸至滑槽6010内,滑板6013与滑槽6010滑动连接,毛刷盘6011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6012,连接板6012与控制柜1的内顶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608,复位弹簧608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6012和复位弹簧608弹性连接,控制柜1的底部设置有圆杆604,圆杆604与控制柜1转动连接,圆杆604的一端设置有转盘603,圆杆604与连接板6012之间设置有钢
索605,钢索605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板6012内,钢索605的另一端与圆杆604绕接,控制柜1的内底壁设置有收集盒601,收集盒601内设置有粘板602,粘板602与收集盒601卡接,密封装置4包括盖板401,盖板401设置在控制柜1的侧面,盖板401内设置有观察窗402,盖板401与控制柜1之间设置有连接百叶403,盖板401和控制柜1分别与连接百叶403转动连接,控制柜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万向轮2与控制柜1活动连接,除尘装置6可以带动毛刷盘6011在连接电线607的表面上下循环移动,通过毛刷盘6011的上下循环移动可以对连接电线607表面的灰尘进行清除,避免使用人工操作,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对连接电线607的清理效率,同时可以避免连接电线607被腐蚀,延长连接电线607的使用寿命,收集盒601和粘板602可以对连接电线607表面清理掉的灰尘进行收集,避免灰尘散布在控制柜1内,避免灰尘对连接电线607造成二次腐蚀,同时设置散热扇5可以对控制柜1内进行散热,避免控制柜1内的温度过高而使控制柜1内的元器件损坏。
26.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当需要对控制柜1内进行散热时,此时打开散热扇5的开关,通过散热扇5转动产生的气流对控制柜1内进行散热,然后转动转盘603使转盘603带动圆杆604转动,当圆杆604转动时将钢索605缠绕在圆杆604的表面,此时毛刷盘6011在钢索605的带动下向下移动,当转盘603不转动时,此时毛刷盘6011在复位弹簧608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如此循环可以对连接电线607进行除尘,而灰尘落到收集盒601内被粘板602粘接,避免灰尘散布在控制柜1内。
2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8.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